范吳瑕

成都向東、重慶向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不僅縮短了兩地的時空距離,也讓城市與城市之間擦出越來越多的火花。
2020年12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以下簡稱“黨建聯盟”)正式成立,川渝地區12家國家高新區組成一個“朋友圈”,交流合作、抱團發展,推進重大項目、推動人才流動,推動國家戰略逐步轉化為人們生活中可感可知的點滴變化。
“以黨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黨建聯盟成立的初衷。包括成都高新區、重慶高新區在內的12家國家高新區通過黨建聯動,齊聲唱好“雙城記”,在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礎教育等領域開展系列合作,著力形成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以黨建聯盟推動全域共興的同頻發展新局面。
黨建搭臺,主動服務國家戰略
新時代推動形成新格局。圍繞產業發展這條主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應運而生。
作為黨建聯盟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成都高新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攜手11家國家高新區圍繞“黨建引領、資源共享、發展共贏”的總思路,強化“成渝一盤棋”理念,實現各地各領域全方位無縫對接,增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
“各家高新區已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轉方式、調結構,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主力軍,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出了‘國家級的擔當,彰顯出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的示范效應。”2020年12月4日,在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聯席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火炬中心副主任、黨委委員張木表示。
第一批黨建工作戰略合作清單,是川渝兩地合作的落地之舉。12條清單,涵蓋了協同構筑黨建聯盟、協同推動黨建帶群建、協同營造優渥人才生態、協同實施專業干部隊伍建設四個方面,清晰的合作內容和完成時限為川渝兩地開展合作描出了“施工圖”。
細看12條清單,“協同發展”是川渝兩地合作的關鍵詞,也是黨建聯盟的核心作用之一。據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聯盟還將定期收集發布成員單位需求、資源、項目清單,構建“需求發布、項目收集、簽約共建、定期會商、合力推動”工作鏈條,在產業協作、經濟合作、人才共育等方面,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
“接下來,成都高新區將以黨建聯盟為重要載體,深化與其他高新區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川渝地區國家高新區黨建新思路、實現新作為。”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將黨建“紅利”化作發展勢能
產業發展是川渝地區國家高新區發展的根基。
今年,成都高新區持續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朋友圈”的對接合作,發起成立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技術轉移聯盟,共同發布科技政策、科技成果等信息,加速科技成果共享、應用和轉化。
大膽試、踏實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川渝兩地迎來新發展機遇,以黨建引領產業、融入創業、協同創新的戰略部署正成為各地高新區產業轉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四川自貢高新區,黨建對園區高質量發展起著定向把關、掌舵引路的核心作用。黨組織組團化、黨群一體化、黨建智慧化、聯動常態化、服務精細化,正助力產業園創新發展。2020年,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園區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
位于成渝地區中間節點的四川內江高新區,在“一區三園”的空間格局上,已形成以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包h建+”的引領作用,在這里的各個企業孵化器和基層社區體現得淋漓盡致。
“運用‘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惠民政策相結合,充分發揮了黨建服務中心大局的作用?!眱冉咝聟^兩新黨工委書記、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徐澤波說?;谶@一思路,內江高新區已經搭建起科技成果交易、科技金融服務、創業指導服務等七大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的培育、創業企業的迅速發展壯大,提供實實在在的助力。
無論是在自貢高新區還是在內江高新區,黨建都是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在重慶高新區,黨建在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支撐作用則更為明顯。位于重慶高新區科學大道核心段一側的科學谷項目正在加速施工,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科學谷項目的關鍵崗位均為黨員,在日常施工過程中,黨員帶領項目參建方明確‘百日攻堅行動目標,制訂計劃,科學分工,責任到人,不斷提升施工效率?!敝需F四局重慶科學大道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張鵬亦表示,作為科學大道核心段一期工程施工方,公司2020年進駐項目現場便專門成立了黨支部,激發黨員干部工作熱情,確保整個項目如期完成。
“紅色陣地”為發展添動力
位于重慶榮昌高新區的榮昌非公黨建教育展示中心,是黨建工作的“有形陣地”,如今已成為不少團隊考察黨建工作時必到的點位。
“展示中心從組織保障、人才保障、政策保障等方面為企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做好服務,助力企業更好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榮昌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楊琨介紹,當地在重視黨建工作“有形陣地”建設的同時,也重視“無形陣地”建設。目前,榮昌高新區已建立“互聯網+黨建”工作模式,依托微信、QQ等平臺建立“高新區非公企業黨建群”、“高新區黨建、群團微信群”、“非公黨務工作者之家”等黨群工作“云”陣地。
以“紅色陣地”服務好產業發展,這是川渝12家黨建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的做法。四川瀘州高新區積極探索陣地建設共享模式,建立“黨群之家”,按照“1+N”(1指園區陣地,N指企業陣地)原則發揮陣地的最大效用。目前,瀘州高新區正在建設集黨建、群團、工會、統戰、人力資源等于一體的瀘州高新區黨群綜合服務中心。
“陣地共享”的理念不斷在各個國家高新區延伸。走進綿陽高新區內的汽車博覽園黨群服務中心,只見里面設立了紅色影院、紅擎書吧、親子樂園、健身小屋等活動空間,黨員職工可以在這里享受到溫馨服務。同時,該中心還能為由15個汽車銷售企業黨支部組成的“紅擎黨建聯盟”黨組織、園區企業提供黨建活動場所,服務好產業發展。
如今,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的成立,“陣地共享”的內涵被進一步豐富。第一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工作戰略合作清單中,其中一項合作內容就是“探索黨建陣地共享、共用機制;收集各個高新區內可有償或無償提供的黨建參觀陣地、廉潔文化基地、黨建活動會議室、場地等資源,整合出黨建資源清單,以方便信息互通,快速融合”。共享、共用的理念,讓分布于川渝地區各個國家高新區的“紅色陣地”,成為推動園區發展、凝聚紅色力量的重要平臺。
凝聚川渝發展的“紅色力量”
“今年,成都高新區組織成渝高新區機關部門開展‘重溫黨史國史線上專題黨課活動,推進成渝高新區機關黨建工作同‘屏共振。”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黨建聯盟還組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務工作者開展聯合培訓,以黨史專題培訓提高理論素養、政治素養,為黨建高質量發展匯智聚力。
像這樣的人才交流已在川渝地區12家國家高新區之間頻繁開展。比如,成都高新區在派出2名干部前往重慶高新區掛職的同時,也接收重慶高新區、內江高新區11名干部掛職,促進他們分享發展經驗,增進相互了解。
“未來,希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成員之間能加強交流,通過高層次人才論壇、干部掛職、企業管理和經營人才觀摩研修等交流機制,建立常態化的人才引進、企業交流平臺,為企業帶來更多機遇和學習機會?!彼拇ňd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疑將吸引人口回流,促進核心城市擴散與聚集并存,并實現區域中心城市在政策推動、基建配套升級和產業提檔升級的共同作用下迅速成長。
從協同推進人才戰略到推動成渝地區國家高新區企業、學校聯合建立專業技能、技術提升實踐基地,從聯合舉辦高端人才論壇到組織成渝地區國家高新區的企業家或黨務工作者赴各個高新區學習考察,清單內容正一步步變成實實在在的舉措。
一手抓人才交流,一手抓品牌建設。川渝地區12家國家高新區都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黨建品牌:成都高新區探索“六融六促”黨建工作法,打造“紅色天際線”樓宇黨建品牌;四川樂山高新區在非公黨建中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創新打造“紅·領·帶”黨建品牌;重慶璧山高新區的有友食品重慶制造有限公司創建了“五星計劃”黨建品牌……這些紅色品牌成為支撐企業創新發展的“紅色引擎”,凝聚起黨建創新的“紅色力量”。
“去年底,我到成都參加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成立儀式,與兄弟單位代表交流后很受啟發,像成都高新區的‘黨建增信創新舉措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辫瞪礁咝聟^工業促進中心副主任馮文靜表示,不同地區的國家高新區都推出了契合自身區域經濟發展的黨建工作機制和創新舉措,“下一步,我們將與成都高新區進行務實合作,做足做深做細做實黨建聯盟的工作”。
川渝一盤棋,發展一張圖。黨建聯盟讓川渝地區12家國家高新區緊緊相連,聚合力、凝人心,在創新突破,先行先試中賦能川渝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