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中國與不丹簽署《關于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的簽署是中不解決雙方邊界爭議道路上的里程碑,既為未來兩國正式建交奠定基礎,也將進一步削弱印度在邊界問題上“攪渾水”的借口。
推進中不邊界談判,有利于推動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
10月14日,中國政府代表、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同不丹政府代表、外交大臣丹迪·多吉通過視頻方式在北京和廷布簽署《關于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
該備忘錄的簽署是中不解決雙方邊界爭議道路上的里程碑。多名專家指出,中不“三步走”或將類似中印邊界談判“三步走”的框架,即先確立邊界劃界的基本政治原則,再具體解決邊界爭議問題,最后簽署協議并在現地勘界。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研究員王瑟表示,“三步走”路線圖諒解備忘錄的意義重大。中不邊界談判從1984年開始,到現在已舉行了24輪正式會談,但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備忘錄的簽署為加速中不邊界談判、打破當下僵局奠定基礎,對未來中不實現正式建交也是重大利好。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王世達表示,中不邊界問題較為特殊,其不僅關系到不丹,更是中印關系中的一個負面因素,中不邊境爭議一度成為2017年印度挑起中印洞朗對峙的借口。在此背景下,如果中不邊界談判取得重大突破,將進一步削弱印度在邊界問題上“攪渾水”的法理性,使印度少一個在邊境地區挑釁中國的借口。
此次中不備忘錄的簽署正值中印在兩國邊境西端對峙已持續17個月、中印進行13輪軍長級會談之際。10月10日,中印兩軍在莫爾多/楚舒勒會談點中方一側舉行第十三輪軍長級會談。但會談并不順利,印方仍堅持不合理也不切實際的要求,為談判增加了困難。而在會談前一天,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曾放話指責中國軍隊仍在邊境地區“大規模集結”,并強硬聲稱印軍也將繼續駐留當地。同期,印度一些媒體借機造謠解放軍士兵在藏南地區實際控制線附近“越線被扣”,隨后這一消息被中國軍方辟謠。
一名南亞事務專家表示,中不在此時簽訂備忘錄,雙方各有考量:不丹既希望展現出對解決和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邊界問題的誠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傳遞出試圖擺脫印度干涉的意愿;對于中國而言,由于近幾年印度在邊境地區頻繁制造事端,中方通過和不丹推進邊界談判,可主動把握事態發展方向,避免跟著印度的節奏走,且中不邊界談判的推進也有利于反向推動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
此事也向外界清楚地展示出,中國對于和周邊國家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誠意,也是對印媒多年來抹黑中國“霸凌他國”的一次有力反擊。
中不邊界問題的最大障礙是印度
在過去這些年里,印度的阻撓是中不邊界談判遲遲未能取得重大進展的最大障礙。一旦不丹與中國劃定邊界,那么印度就會成為唯一沒有與中國解決邊界問題的鄰國。
據王瑟介紹,此前中不兩國在邊界問題上一度達成一些共識。但印度覺得這些內容損害其利益,尤其是在中不邊界西段地區,相關進展可能會對該國的西里古里走廊造成威脅。在洞朗危機后,中不兩國曾長時間沒有舉行關于邊界談判的工作組會議,這正是印度干涉因素的一個明證。
由于地緣因素,印度長期以來對不丹的外交安全政策具有巨大的話語權。自從1949年印度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至2007年,不丹的外交均接受印度“指導”。2007年后,雖然印不兩國廢除了外交指導,但印度對不丹的干預仍然存在。
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期間,在不丹西部的軍事重鎮哈阿,駐扎著印軍駐不丹軍事顧問團司令部和旺楚克·洛宗軍校,構成了一個由印度軍隊主導的軍事區域。而對于印度的存在和“幫助”,當地居民有著復雜的情感:一方面,作為一個小國,不丹需要印度這樣一個龐大的鄰居;但另一方面,印度挑起的與中國的矛盾可能會將不丹拉入深淵,這令他們感到恐懼與擔憂。而一些接受過高等教育或了解國際局勢的人則認為,印度說的“為了保護不丹”其實是一種謊言。
王世達表示,印度在建國后一定程度上繼承甚至加強了當年英國殖民者對喜馬拉雅山沿線和周邊國家的影響力,這一影響力對不丹尤為明顯。由于地理因素,不丹被深鎖在喜馬拉雅山內陸地區,其包括燃油、糧食在內的基本生活物資都需要通過印度進口。這導致印度對不丹的內政和外交政策都有極大的干涉能力。
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中國國力增強,不丹加強與中國聯系、尋求同中國建交的動力正不斷提升。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攀介紹,從1985年開始,不丹開始和多國建立外交關系,并與中國保持一定數量的外貿關系。在抵制達賴集團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竄訪的活動上,不丹一直以堅定的態度支持中國,流亡藏人對該地影響也較小。
印度在關鍵節點可能對不丹施壓
此次中不兩國簽署諒解備忘錄迅速得到印度方面的關注。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林丹·巴奇在定期新聞發布會上評論,印度注意到中不簽署的這份備忘錄,“不丹和中國自1984 年以來一直在進行邊界談判。印度同樣也一直在與中國進行邊界談判”。不過,巴奇沒有回應不丹是否向印度通報上述諒解備忘錄的問題。
多家印度主流媒體的報道均形容印度外交部的表態是“謹慎的”。《印度斯坦時報》稱,鑒于印度和不丹在外交政策上的密切協調,印度不太可能因上述諒解備忘錄而措手不及。該報還援引專家的評論稱,考慮到這份諒解備忘錄可能對目前緊張的中印關系造成影響,印度的謹慎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
印度現下無明顯反應,但并不意味著其在接下來的中不雙方實際推動邊界談判中不施加阻礙,中不實際解決邊界問題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備忘錄本身敏感性不高,但達成實質性協議則有較高的敏感性。因此,印度大概率會在接下來中不談判到達一個關鍵節點時,向不丹政府施壓,阻止不丹落實中不兩國已達成的方案,甚至施壓不丹向中國提出更大的要求,以達到破壞談判的目的。”王世達分析。
“中印在20世紀90年代就確定邊界談判框架,本世紀初簽署‘三步走備忘錄和相關政治原則。然而直至現在,兩國邊界談判并未取得任何進一步實質進展。”王世達稱,參照此前中印的先例,中不“三步走”備忘錄的簽署展現出兩國實現邊界劃定的“光明前景”,但道路仍然充滿曲折。
(《環球時報》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