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海 棗莊職業學院
新時期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在實現管理目標的基礎上,盡量提升財務管理的價值,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其他工作的開展[1]。在這一過程中,應注重基于審計視角發現財務管理的問題,有效解決相關問題,避免影響擴大化,從而實現高校財務管理優質化、高效化、精準化、和理性化。
高校審計工作屬于高校財務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夠為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和決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有利于發現與解決問題。通過財務審計工作開展,能夠從審計的視角發現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更具有客觀性,從而有利于問題解決方案制定,避免影響擴大化,從而強化財務管理效果[2]。其二,強化財務管理效果。在實踐過程中,財務管理與財務審計的模式、方法等存在差異,可以將財務審計理解為一種“特殊”的財務管理模式,能夠為財務管理提供相應的信息和決策依據,促進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3]。其三,有利于降低財務風險。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風險來自人員、制度、方法等多方面,通過財務審計工作開展,有利于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4]。例如,通過財務審計可以發現一些工作人員是否存在營私舞弊的行為,財務管理相關信息是否真實等。
基于審計視角進行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問題總結,并對其有效解決,從而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經過總結,相關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基于審計視角分析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問題,預算管理方面工作開展滯后,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預算編制不科學。具體實施部門工作人員現在預算編制時,采取經驗模式,或者編制人員根據各部門上報的相關信息直接進行預算編制,導致預算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差距,不利于資金使用價值提升和管控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預算執行效果較差。通過審計結果進行分析,高校在預算管理方面,存在??铍y以專用的問題,在未經相關部門審批的情況下進行預算款項挪用,從而導致資金使用“換亂”,財務管理工作復雜性增加。
通過審計可以發現,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即上報的會計信息與實際的信息之間差距較大,不利于資金使用管理,嚴重者將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和貪腐問題的出現。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其一,收、支、余信息不真實。高校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未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足額的將相應收入、支出、余額上報國家相關部門的行為,致使其在有關方面的資金使用不規范,隨意性較大,不利于管理工作開展。例如,一些高校將學費、住宿費等非稅收入,實施坐支坐收模式,在“代管款項”上長期掛賬,少報實際收入。其二,資產信息不實。高校存在相應的資產,這些資產主要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多種模式,而其在進行資產信息上報時,存在信息與實際之間不對稱的問題。例如,在負債信息方面,高校對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相關項目未及時核算收支和清理,存在長期掛賬的情況,導致負債不實。
當前,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風險管控能力不足的問題,從而影響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并增加財務管理問題發生率。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缺乏風險意識,將“完成目標,沒有問題”作為評價自己工作的主要依據,并未分析當前的財務工作是否存在風險,從而導致風險管控方面工作開展滯后,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問題發生率。另一方面,高?,F有的財務管理人員,在財務風險管控方面能力不足,對于財務風險難以準確識別、分析、防控,致使財務風險管理過于形式化。例如,在審計過程中發現,高校財務管理雖然達到預期目標,并未出相超預算的情況,但根據現有數據分析,超預算的風險較高,如果未及時采取相應的風險防控策略,將會增加超預算問題發生的概率。
其一,完善預算編制體系。預算屬于高校財務管理的基礎性工作,為了解決預算編制不科學的問題,應建立針對性的預算編制體系。具體操作過程中,應包括預算編制的依據、預算編制的方法、預算編制的流程、預算編制后的審核等內容,從而增強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與此同時,本文認為,在預算編制之前,具體工作人員應進行所需信息的搜集,并對各部門上報信息進行核實,保證信息真實性和全面性。還要對一些虛假信息進行調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從而提升相關人員在預算編制方面信息提供的責任意識。除此以外,在預算編制之后,應進行審核,并在審核過程中體現服務意識。例如,某一項工作預算較少,如果增加預算可以強化其實際效果,則應建議增加預算。由此可見,高校財務管理的預算編制并不僅僅是滿足需求,而是要實現價值最大化。其二,建立預算執行制度體系。預算執行工作屬于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應保證其有效執行。在制度建立方面,應明確??顚S谩⒖铐椗灿脤徟戎贫?,并對一些未經過審批而隨意挪用預算資金的人員或部門進行處罰,嚴重者還需追究其刑事責任。除此以外,在高校預算管理方面,還應體現動態化的管理思想,相關部門和人員及時將預算執行信息上報財務管理部門,由其進行評價和分析,如果存在超預算情況,應分析原因,及時進行問題解決,避免問題擴大化。
在實踐過程中,為了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應建立會計信息管理制度,相關方面建議如下:首先,明確會計信息上傳制度。作為管理部門應明確高校會計信息上傳制度,具體包括上傳的責任人、上傳的內容、上傳的模式、上傳的時間、上傳的流程等,保證會計信息能夠規范化上傳,從而為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依據。其次,完善會計信息審核制度。相關部門應針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設置會計信息審核制度,這一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例如,定期對高校的資產、存款、收支等方面信息進行核查,并根據核查結果與高校提供的信息對比,得出結果。還可以與銀行等部門合作,使其及時提供高校存款等信息,實現動態化管理。除此以外,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應在有關方面建立針對性的獎懲制度,對于一些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明確其責任人,根據有關方面的規定,進行獎懲,從而使一些工作人員在有關方面提升責任意識。為了強化效果,還要適當拓展追責范疇,即如果某個工作人員上傳的信息失真,其直屬管理領導也要負一定的責任,從而加強領導對這一工作的重視和管理投入。
為了提升高校財務風險管控能力,應加強財務風險管控投入。在人員方面,應提升現有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使其認識到財務風險管理屬于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應重視這一工作的開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應將財務風險管理寫入相關制度之中,作為財務管理人員工作職責之一。與此同時,還要在財務風險管理方面建立針對性的績效考核制度,明確績效考核目標,將風險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除此以外,為了提升高校財務管理人員風險管理能力,應聘請專業人士通過實例開展培訓工作,講解高校財務風險來源、識別方法、管控策略等內容,提升其專業水平。本文認為,對于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為了提高風險防控效果,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組建專業化的風險管控小組,負責這一工作的實施,對于財務管理的每一項工作皆要進行風險分析和評價,并將風險評價結果作為財務預算計劃編制、管理目標制定、管理策略設置的重要依據,體現在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過程之中。例如,教學樓建設工程當前的預算雖然能夠滿足要求,但超預算的風險較大,為了保證項目順利開展,可以適當增加預算額度,或者針對性的設置“風險備用金”,如果發生問題,可以及時進行解決,保證工程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審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促進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應注重審計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本文從預算管理、會計信息管理、風險防控管理等方面完善高校財務管理體系,為高校財務工作優質高效運行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