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全
(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附屬學校,福建廈門 361000)
AI 技術,是指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縮寫,它是研究和開發用于模擬、延伸與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隨著教育的改革,AI 技術開始逐漸滲透到教育環節,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拓展技能,實現了教育行業和人工智能的雙向發展。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也要分析如何將人工智能融入數學教學中,以提升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1]。
人工智能為教育帶來了很多變革和創新思路,其中AI 助教集計算、出題、朗讀、講解于一體,并能以卡通的虛擬形象呈現在課堂上。在AI 助教課堂上,教師不僅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功能進行遠程教育、線上教育,還可以借助人工智能進行課堂實踐、課后練習等。人工智能的引入,為教學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數學教師更要認真進行學科教研,分析數學學科的特征和本質,并結合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嚴謹性、創造性、實踐性等特點,來引入人工智能,讓AI 服務于數學學科,從而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途徑和方式[2]。
但是,當前的人工智能教學,仍然存在很多不同方面的問題,很多數學教師沒有對人工智能做充分的調查和分析,對它的功能、作用、優點、運用途徑等沒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思考,在課堂上,往往只是簡單地用AI 技術進行資料的展示,沒有充分實現AI 技術的運用價值。因此,數學教師應認真分析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并探索AI 技術對傳統課堂造成的影響,重新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目標,以實現課堂的翻轉和改革,讓AI 全面滲透到數學課堂中,進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水平。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轉變的角色、調整教學的策略和形式、優化學習的方式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突破學生的思維局限性,構建更高效的課堂,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助力。
教師可以轉變教學的角色,并借助AI 助教,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者。例如,在教授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時,教師便借助AI 技術,讓AI 助教充當課堂的小老師,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AI 助教根據學生之前的課堂、居家表現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5 名成員,且每個小組的成員在學習能力、成績、性格、愛好等各個方面能夠形成良好的互補。之后,教師為每位學生配備一臺教學平板,讓學生在AI 助教的輔導下進行認識圖形的探究。AI 助教會分別展示不同的物體及各種各樣的組合形狀,并對每個物體和組合形狀進行介紹、分解、立體展示。學生通過AI 助教的講解,了解了每個圖形的特點、性質,充分發揮了AI 技術的作用。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知識,這個時候,教師通過AI 助教進行全方位的講解,能使學生有效地感知、體驗空間與圖形,在認知空間過程中正確地構建知識框架,為學生種下一顆探索空圖形領域的種子。教師要學會轉變自己的角色,成為課堂的輔助者,同時觀察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并對沒有及時跟上的小組進行引導。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借助一些方法和手段,再現一些知識點對應的情境和畫面,讓學生進入情境里開展學習,拉近與知識的距離,從而幫助學生更加便捷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AI 具有將虛擬的情境進行立體化再現的功能,能夠使一些抽象的、復雜的概念直觀化和具體化,這樣學生便能夠清晰地看到具體的空間邏輯、空間形態,從而提升其空間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時,教師便借助AI 技術的功能,將立體圖形進行還原,讓學生通過眼睛去全方位地感受這些物體的形狀、特征。在教學之前,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任務,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學習,之后,教師為不同的小組準備幾個不同的立體圖形,讓學生進行自主分工,并對觀察的情況進行記錄,包括從正面、側面、上面等多個角度觀察出來的形狀。教師通過這樣借助AI 技術進行情境再現,讓學生們加真實、親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有效地促進了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
數據分析,是AI 技術的一個重要功能,憑借著強大的運算功能和處理功能,AI 技術能夠對一些數學數據和數學邏輯進行分析、處理和計算,并將其展現出來。而計算、數據處理,正是數學學科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貫穿于整個小學時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因此,教師在運用AI 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時,要發揮出AI 技術的計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并借助AI技術來處理數學課本里的一些知識和數據,以此來幫助學生檢驗自己的數據分析正確率,逐漸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一)”時,教師可以結合AI 技術進行數據的處理,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不同位置和方向的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對位置和方向的記憶和認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完成的作業和AI 得出的答案進行對比,分析自己出現錯誤的原因,通過這樣的思維碰撞,拓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借助AI 技術,學生也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進行彌補,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空間思維、邏輯思維,實現數學學科學習目標。
除運用AI 進行課堂數據分析外,教師還可以借助AI 技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如輸入學生的成績、能力等數據信息,讓AI 技術對學生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并按照不同的等級進行劃分,將同一個等級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教師可以根據分組的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在日后的課堂學習環節中,讓學生進行分層練習、分層探究、分層實踐,這樣能夠讓學生得到更有效的訓練,從而逐漸拓展他們的空間思維。
為了讓低年級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教師要結合AI 技術對課程進行全面的、系統性的創新和改革,讓AI 賦能數學學科教學,促進數學學科教學進步和創新,改變傳統的空間圖形領域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數學教師就需要從課程的形式、教學的內容、實踐的形式、課后的作業、教學的理念等方面進行創新。例如,在課程的形式上,教師可以結合AI 技術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借助AI 技術來進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容延伸等。通過這樣更加全面、系統性的AI 教學模式,教師能提升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達成數學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素質的目標,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AI 技術是當前教育發展的方向,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數學學科的特點,設計良好的教學策略,讓AI 技術和數學學科實現完美的融合,從而有效地促進數學學科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空間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