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虹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東關中心小學,福建泉州 362600)
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生活中的網絡世界逐漸被人們接受,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抖音、快手、微視等微短視頻逐漸成為國民熱門App。我國教學緊跟微短視頻的潮流,形成了新的教學方式——微課[1]。我們先來看一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著什么樣的特點。
微課不受地理位置、時間、空間限制,教師只要掌握了制作方法,就能給學生呈現一個良好的教學典范,讓學生隨時隨地反復觀看。相較于需要根據學生、教師網絡狀況而定的實時直播教學,微課則有更大的自由度[2]。由于能夠隨時保存,能夠同時保存于手機、iPad、電腦等多端設備,讓學生能夠隨時觀看且反復觀看,微課解放了學生以往受時間、網絡、次數限制的網絡直播教學。并且微課的時間短、內容中心較為突出,也顧慮到了學生的接受程度,教師容易把握微課的內容。難度適度且學習內容突出的微課,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自由選擇,很好地優化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3]。
現代社會總是提倡各種共享概念,如單車共享、汽車共享、資源共享等,微課就屬于資源共享的范疇。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微課課件、微課知識點整理、微課錯題集等,放在班級QQ 群或者網盤共享文件夾中,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多樣、適度的學習資源給學生,學生就不會局限于單一的學習資源,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喜好選擇微課的觀看和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對共享模式的實踐和優化[4]。
微課還有一個我們無法忽略的優勢,就是只要制作微課的人,掌握了制作技巧和基本操作,就能自己制作微課,完全不限年齡段、人群、性別,是人人可自主掌握的方式方法,所以學生可以在學習之余,認真學習微課的制作、操作,如此就能自己制作復習大綱類的微課,也能制作對某個知識點的歸納、對某節課的感想和總結類的微課[5]。這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思維能力,還能使學生收獲自己整理學習知識的工具,是學生自主研習的好幫手。
之所以采用微課教學,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現在課本知識點多,一些學生難以當堂消化;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與時俱進,有些課堂教學仍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粉筆灰飛滿天的黑板教學,或者是教師流水線一樣播放課件,冗長無生趣的流水賬式教學中。所以,我們也該緊跟潮流,把教學方式的革新提上日程。那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到底存在什么問題且面臨怎樣的困境呢?
小學生處在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階段,教師若不能給予學生有趣的數學教學,就難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無法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學生對數學就會越來越無感,慢慢演變成學困生。
目前很多教材是新版的,而教師如果還沿用過去的教學方式,不進行創新,就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6]。例如,在新北師大版四年級的教材中,教學栽蒜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的方式直接引入折線統計圖。圖表的直觀呈現,能豐富新版教材實例,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因為課時安排,教師不可能重新再上一遍課。這時,對于這節課并不能很好掌握的學生而言,他們在課后就無法順利練習,只會使不會的知識點越積越多。數學知識本就理解性、邏輯性強,丟了一塊可能就缺了一大片。教師為顧及課時、班級整體,無法給予學生重復的講解,就會導致學生知識板塊的不完整,從而不能使學生完全掌握數學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思維方式制作有針對性的復習微課,讓學生選擇符合自己思維的微課進行再復習,從而使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面對以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我們看到了微課的特點和它所具有的優勢,我們該怎么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呢?
微課可以包含視頻、音樂、動畫、電影、圖片等電子媒體信息。擁有多方面的電子信息,教師就不再局限于教材上一些固定的情境中,而是可以搜索、采取、制作更有趣、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并根據小學生的喜好傾向,創設他們感興趣的情境,將情境生動化,這也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輸出[7]。
而在中學段教學中,幾何知識板塊向來是小學數學教師的難題。有了微課,教師就能夠將學生要掌握的幾何知識,生動、立體、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免去了很多平面帶來的誤區,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是以新北師大版教材中栽蒜苗的教學為例,教師利用直觀的折線圖,而不是繁復的數據,給學生呈現出更加生動且容易理解的內容。
微課可以在所有覆蓋的設備上進行保存和觀看,下課后發現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知識的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缺失的知識板塊,選擇性地重新觀看微課視頻、課件、知識歸納,以及對自己的知識短板進行查漏補缺,從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8]。
我們都知道,課后的作業布置,對一節課知識點掌握的重要性。課后作業的布置,能夠直接鞏固學生課上所學習到的知識[9]。這時教師所采取的微課,就是對習題的革新。以前的習題,一般教師都是布置教材上課后的寥寥幾道題。這樣的課后作業都偏基礎,沒有層次性,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利用微課,教師可以將課后習題變成各種有趣的小游戲、小知識競賽,從而大大調動學生做課后習題的積極性。像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對課后習題的興趣,使學生快樂地學習,才是最好的模式。例如,在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課件中,就有相關的期末總復習歸納、課后知識溫習歸納、課后小習題集,這些都是結合這個小學年齡段學生的興趣趨向,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攝取知識,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印象,從而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
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思維能力是教師的教學重心。微課的引入和引用,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不僅為教師提供了方便,也考驗了教師的教學革新能力,是教師更新、優化教學的好機會。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無論微課還是其他新事物,教師都需要利用好它們,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