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勵霞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福建莆田 351100)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普通高中的教育目標是立德樹人,培養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沒有具體的教學情境,沒有展開具體的活動,這些目標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議題式課堂教學實施的三大要素是“議題”“情境”“活動”,其符合《課程標準》的育人目標要求[1]。2019年12月,筆者參加公開課教學交流并執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課,現談談對基于核心素養的議題式教學的幾點思考。
政治認同,就是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學生發展政治認同素養,必須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才能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活動是議題式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活動線由商議(讓學生通過協商討論的方式去形成一個確定的結論)、爭議(讓學生爭辯、爭論,在“越辯越明”中開闊思維、追求真理)、建議(讓學生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主張)等環節組成。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筆者圍繞一個情境即2020年全國多地發生了連續多日的強降雨天氣,有27 個省200多條河流發生了超過警戒線的洪水,3000 多萬人受災為切入點進行課堂導入,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創設三個活動環節層層剖析,讓學生親身感悟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做的,為什么這樣做,并思考假如自己是黨員會如何做。
子議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沖鋒前線呢?”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討論2 分鐘,得出這與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密不可分的結論。學生深刻認識到黨的性質、宗旨、執政理念、指導思想、衡量工作的根本活動準則,了解了什么是檢驗政黨的試金石。
子議題:“中國共產黨在抗洪中如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列舉案例,1998年的洪水中被救下的6 歲男孩羅杰,如今成了一名武警,參與了2020年的抗洪救災。學生在先進事跡中尋找激蕩人心的、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故事,深刻認識到共產黨人的血脈在人民,根基在人民。
子議題:“面對特大洪水,假如你是一名共產黨員,你會怎么做?”“抗洪”自身可能面臨危險;“不抗洪”會有更多人失去家園,甚至失去生命。教師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升華學生對黨的認識,進而使學生更加信賴和熱愛中國共產黨。
科學精神,是人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精神取向,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正確的思想理論分析問題,解決矛盾。培育科學精神,能夠讓學生對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情境是議題式課堂教學的載體,情境線分為描述性情境(讓學生把信息點與教材知識點聯系起來,實現從具體到一般的認識)、論證性情境(讓學生探求原因而創設的兩難問題情境)和決策性情境(讓學生了解目前方案舉措的困境并再次決策或提出預測)。
針對2020年特大洪水這一情境,筆者在本節課設計了總議題:“中國共產黨抗洪成功的秘訣”;三個子議題:“中國共產黨抗洪為什么能沖鋒前線?”“中國共產黨在抗洪中如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面對特大洪水,假如你是一名共產黨員你會怎么做?”在問題情境中,學生逐漸深化對共產黨員的正確認識。
法治意識,就是要求公民懂法、守法、用法,并參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使學生懂得法治才能讓社會和諧,有助于他們在生活中實現堅持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有機統一,嚴守道德底線,維護公平正義,做社會主義法治的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筆者通過思辨性小問題“身為一名軍人黨員,能不能不參加抗洪?黨大還是法大?”讓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和交流活動,使學生懂得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也必須依法執政,遵守法律法規,履行法定義務,維護法律權威。法律的制訂過程受黨的統一領導。這樣,學生就會懂得在我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其中,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這樣,學生在建構知識過程中能夠提高思維辨析能力,使知識理解、思維提升和素養培養達到有機統一,在對思辨性問題的自主生成過程中,能夠從內心認同三者的有機統一。
公共參與,就是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發揮主人翁意識,有序參與公共事務,敢于承擔社會責任。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素養,有益于學生積極參與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公共社會活動,增強社會公益服務意識,培養樂于為民的意識和解決現實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
“議”只是議題式課堂教學的手段,“行”才是最終的目的和歸宿。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把“議”中的知識情感認同貫徹到今后的生活中。
教師點撥:“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險阻,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首先是用正確的理論武裝頭腦。今天,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的人民利益至上情懷的感染下,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重大災難,哪里出現的第一個身影一定就是共產黨員。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教師升華:通過對中國共產黨人的了解,我們明白了一些道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奮斗,最可貴的精神是拼搏。扛得住艱難,才能配得上夢想!愿你們走過泥濘,都能見到更美麗的風景!
本課的整個議題式教學過程聚焦“中國共產黨抗洪成功的秘訣”,培養了學生擁護和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讓學生懂得了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性質、宗旨、指導思想、執政理念、衡量工作標準,深化了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科學認識。筆者通過設置小問題“黨大還是法大”,讓學生懂得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依法執政,維護法律的權威,從而讓學生樹立法治意識。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會自覺向黨組織靠近,培養公共參與素養,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議題式課堂面向全體學生,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為目標,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課堂,才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益。最美的教育永遠在路上,教育工作者唯有不斷實踐和探索,才能奏響時代教育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