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軍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有一種制度較為特殊,那就是高校會計制度。這是因為高校會計核算主要采取了收付實現制,輔之以責任發生制,會計報表詳細地記錄了高校的資產收入支出具體明細等多個方面。根據這個報表的內容能夠了解到高校財務的運行情況,從而從多個方面做出調整,提升高校的資產效益加強預算管理。這些特殊之處也有利于高校引入現代化的管理程序。
在傳統的會計核算體系下,為了總結本年的經營狀況,制定發展戰略,高校會根據每年的預算收支明細編制預算報表。但高校會計核算方式受到了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高?,F在需要將財務和預算加入會計核算體系中,這樣才能夠加強高校對資產、負債和收入等相關會計要素的分析,從而得到更加科學的財務核算報告。
由于會計制度的改革,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涉及的內容相比于傳統的會計核算制度增加了很多工作,這也就要求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人員拋開原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適應新的會計核算制度。同樣,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也需要做出改變,曾經在工作中只需要進行會計預算和核算,但是在新的會計制度下,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應具備更加豐富的技能,學習更加先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理念,提高自身對于財務工作的綜合把控,與時俱進,學習和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適應新的財務管理工作。
對于高校的成本管理來講,以前高校只應用收付實現制,只有發生現金流動的時候才進行核算,這樣對于高校的實際資金收支并不能進行準確地把控,對于高校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成本也沒能準確的體現。而在實行權責發生制以后,對于高校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成本和費用進行了更好的規范,能夠有效地加強高校對于成本和費用的監控以及有效地控制成本。對于績效管理,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中,將績效評價添加到政府會計工作中,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該強化自身的績效觀念,比如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下,對于無形資產的攤銷和固定資產的折舊應納入績效評價的范圍內[1]。
高校原本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主要是依照國家的規范和制度對經營過程中的收入和支出進行統計和核算,隨著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會計制度的不斷變化和完善,高校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也隨之改變。以前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科學的地方,由于原本應用收付實現制,導致高校預算過程中對于資產和負債等要素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除此之外,在具體的工作中,對于同一項工作,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并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兩者之間聯系的缺乏導致各要素之間的協調性不足,對于財務部門制定預算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但是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之后,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不僅要進行會計核算工作,還要同時進行會計預算核算,這種方式一方面加強了財務預算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具備更好的素質。
落實會計制度能夠最大化地提升高校會計信息質量。在會計制度改革之前,高校是以收付實現制的方式進行非經營性的業務支出入賬,更關注現金流量的支出結余。但在會計制度改革之后,引入了權責發生制,能夠把高校發展過程中的經營業務費用成本等多個方面真實客觀地展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獲得較高的會計信息質量,還能夠幫助高校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會計制度地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校開展全面績效管理。因為在預算會計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收付實現制,核算預算收支結余。財務會計也能夠從重要的五個會計要素入手開展核算工作,這樣就能夠生成兩個報告,一個是預算會計,一個是財務會計。這樣財務體系就帶有雙功能、雙核算以及雙報告的特點。這樣高校就能夠精準地核算出不同資源的消耗情況,各項業務成本等多個方面從而全方位地開展績效管理[2]。
要想對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做出優化,就應當注重內部財務團隊的建設。要從改革、落實,這些階段入手采取多種措施。
首先,要開展財務培訓組織學習工作。重點學習會計制度改革的新內容了解其中的精神和意義。這樣財務人員能夠引入新的核算理念,從而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在全面學習相關制度細則的過程中,更好地解讀政策并結合高校的實際工作開展財務管理。
其次,一定要培養高端型人才。近幾年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高校也拓展了很多經紀業務。在會計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引入了新的預算制度、核算模式等。這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是新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挑戰。所以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當加強繼續教育。根據改革的新內容,側重培養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對于政策的宏觀解讀能力、專業能力等。
最后,針對財務部門一定要加強績效考核??冃Э己四軌蛱嵘龍F隊的質量。在設立績效考核指標的過程中可以從職稱高低、考取的專業資格證書等多個方面入手。還可以參考財務人員參加的專業知識考試、模擬業務操作考評分數等。在此基礎上采取合理的獎懲制度,這樣就能夠逐步的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3]。
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體系,并針對原先的財務制度體系做出優化。在執行會計制度改革內容的過程中,高校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發展情況,調整會計核算制度,詳細地規定具體的操作細則、工作方法。這樣才能夠有序地落實會計制度,從而為財務管理人員提供更加真實的數據信息。在精準核算的過程中還要引入其他的制度,相互配合。例如根據改革內容對于資產攤銷計提提出的賬務要求,高校要重新更新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基建管理制度等多個方面。形成制度之間的相互連接,這樣才能夠實現財務規范[4]。
根據會計制度的變革內容,高校勢必要做好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利用新時期互聯網技、大數據的技術優勢,建立完善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這個過程應當根據會計核算產生的變革內容,優化財務系統,引入新系統,做好數據銜接工作。其中包含著設立新賬套、實現線上報銷、線上自動生成憑證等多方面的工作。這樣就能夠極大地減少人工參與量,記賬工作也會更加準確。此外,根據與會計制度的改革內容,在管理資產的過程中,應當發揮信息系統的作用。詳細地記錄資產的信息狀態,這樣就能夠在第一時間更新,這些信息內容及時地查清。這也為計提資產類折舊、攤銷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由于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地引入新制度銜接舊制度,所以在過渡時期,各部門更應當做到信息共享,加強信息的協調。通過信息化的建設,把財務管理和高校經紀業務更好地融合在一起[5]。
高校在財務改革的過程中要重點參考會計改革制度的新內容,引入新的會計模式。其中應當囊括所有的基本建設會計職能,并對高校預算會計職能工作做出優化,強化這項工作。要深入地理解新的會計制度,發揮新內容的作用,推動高校會計報告制度的完善。在落實的過程中,高校既要加強宣傳,又要加強培訓,這樣才能夠獲得較好的改革氛圍。與此同時也應當針對合同管理、固定資產等多個方面做出調整,優化內部的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