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政良
探究“體育物流”對“精準扶貧”的影響
郭政良
(中原工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為實現2020年“兩不愁,三保障”全民小康的宏偉目標,精準扶貧工作對各層組織、各個行業、各個團體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文章分析了體育物流與扶貧的關系及意義;體育物流對供應鏈上、中、下游物流模式的影響;搭建體育物流扶貧可能遇到的問題。認為:在電商持續、深化、細分發展的背景下,運用體育物流運作模式助力貧困地區經濟改善,是實現精準扶貧的一個有效途徑。
體育物流;精準扶貧;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時提出了“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1]。2015年1月習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2]。在習總書記明確提出精準扶貧的理念后,中央辦公廳在2013年25號文《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將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作為六項扶貧機制創新之一[3]。從每年全國各地的馬拉松報名就不難看出,社會大眾的體育鍛煉意識逐年增強。根據國家黨中央精準扶貧政策方針,本文提出鎖定“體育產業+經濟實力”雙貧困地區。基于體育產業供應鏈上、中、下游需求,以供應鏈下游需求帶動上游生產基地的經濟發展,比如青少年運動員膳食中的綠色農作物、體育運動裝備生產基地、體育休閑旅游勝地等。本文研究的體育物流是指基于體育產業相關商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運輸配送體系。它主要包括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兩大模塊。重點研究B2C物流模式下的銷售物流對精準扶貧的促進作用,主要涉及“倉網+配送”、“倉倉調撥”、“倉庫補貨”等具體運輸模式。
體育產業即向社會供應體育用品時所出現的同一類經濟活動的總稱,它的包含范圍很廣泛,包含市場企業的同時,還包含著有形商品和無形服務[5]。本文所述的體育產業特指的是實體的體育用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一系列經濟活動。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指出,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推進寬帶網絡覆蓋貧困村;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支持郵政、供銷合作等系統在貧困鄉村建立服務網點[6]。互聯網消費時代已成為當今社會主流,而互聯網只是實現“信息與信息之間的交互”,最終都需要通過物流供應鏈的方式實現“商品與商品之間的交互”,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2018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九巡視組對交通運輸部開展了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巡視組報告指出:部黨組將巡視整改與黨的建設相結合,全面推進從嚴治黨;與行業工作相結合,督促各級黨組織落實脫貧攻堅責任;與交通運輸脫貧攻堅相結合,加強成果運用。整改期間,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開局平穩,穩中有進,預計農村公路投資完成664億元,同比增長5.7%。這就是很好的發展契機,體育供應鏈搭建需要各地緊跟國家導向,發展當地優勢資源,共同完成精準扶貧工程。總之,體育供應鏈是新型扶貧模式之一,借助下游體育產業經濟效應,緊跟國家“精準扶貧”方針,倒逼體育供應鏈中上游的建倉選址工作不斷完善,最終達到共同扶貧的策略。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統計,2018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83.1萬億元,同比增長6.4%,特別是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8%,比2017年同期上升0.2個百分點[7]。在我國經濟總體量中,物流占比14.8%,較發達國家高出6-7個百分點,這說明我國的物流成本過高,社會物流模式不合理導致成本浪費。而物流成本高必定影響商品銷售價格,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與消費頻次也會隨之降低,長此以往并不利于扶貧工作的開展。扶貧扶的就是“愁吃、愁穿、教育無保障、醫療無保障、住房無保障”的真實貧困地區,關鍵因素就是當地農民低收入的問題。就體育產業供應鏈的扶貧策略來看,可以選擇地理位置相對較好、交通較方便的貧困地區周邊鄉鎮區域,建設電商產業園、物流智慧云倉等,拉動當地就業率,提升貧困人民經濟收入。使經濟發達地區資源傾斜貧困地區,以發達地區消費需求帶動貧困地區生產加工,進一步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最終有利于縮小各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
我國某知名體育品牌總部及工廠坐落于福建泉州,為了做好線上銷售業務,同時出于全國倉儲網絡布局思考,最終在河南商丘梁園區建設中心倉庫,它的功能就是輻射周邊六省的物流配送。針對企業來講,這樣優化了倉儲網絡與配送網絡,實現降低配送成本;針對當地居民來講,一定是給當地增加就業崗位,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
朱坤萍、孫增超[8]等人著重研究1991年—2012年河北省貨運量對經濟增長的有效數據,他們闡述了現代物流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表明從1996年起,物流業對河北省經濟增長拉動效應逐步加強,物流彈性上升較快;從貢獻率和拉動力的角度講,物流業對當前河北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逐步提高,拉動力逐漸加強,有力推動了河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供應鏈物流對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體育供應鏈物流自然也不例外。如今是互聯網時代,商品價格日趨透明,傳統的分銷模式受到互聯網銷售的嚴重沖擊。如果體育商品加工廠或者倉儲就建設在貧困地區周邊,那首先對當地居民消費是提供了一種便捷,由于當地幾乎不涉及運輸成本,所以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大力度促進當地居民的體育消費行為。
“體育+物流”不是簡單的組合,基于大眾體育消費觀念不斷提升,這是體育帶來的市場效應,然后從通過線上、線下、批發、零售、O2O等銷售渠道,最終無法繞過的就是供應鏈倉儲、運輸環節,因為這是體育產業的經濟紐帶。運用現代物流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用戶畫像,根據市場需求改進體育產業物流模式,比如:共建智能倉儲、使用多倉發全國模式實現經濟圈效應、優化物流路由網絡等。歸根結底,我們要討論的是體育產業供應鏈上、中、下游的物流模式與扶貧之間的關系。
體育產品的供應鏈上游模式比較單一,都是由原材料供應,比如衣服的原材料包括棉花、顏料、毛、麻、天然纖維等,由原材料種植地或者產地供應給品牌工廠,因為加工廠的需求量過大,所以在這兩端之間的物流模式通常采用“大批量、低頻次”的整車運輸或集裝箱海運模式。由于單次運輸量較大,因此該環節的運輸成本相對較低。
體育產業供應鏈中游模式要取決于體育商品的銷售模式。一般來講,在工廠附近設有中心倉庫RDC(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它的作用是便于將工廠生產出的商品就近儲存,然后結合下游銷售訂單,通過OMS、WMS系統智能分揀訂單,或是直接進行配送給消費者實現F2C(Factory to Customers),或是往下一級倉庫分倉,即分到更小的單元區域倉庫(DC倉)。中游運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調貨、補貨,由于每個DC倉輻射區域有限,通過系統管理,當DC倉中某一種SKU商品數量缺貨預警時,就會產生調貨訂單,信息流轉到工廠倉庫,由工廠倉庫分別向各個DC倉進行補貨。模式的運輸行為是整車和零擔物流,運輸頻次隨訂單增加而增加。
體育產業的供應鏈下游物流模式指的是在最后一個環節直接將體育商品運輸至消費者手中的環節,這是實現物體最終交付的環節。在B2C銷售模式中,供應鏈下游配送網點分布比較廣泛,因為消費者分布比較散,但由于個人消費訂單數量普遍較少,通常采用快遞模式運輸至最后一公里。
目前各地基層單位都在圍繞著“兩不愁,三保障”方針進行扶貧到戶,存在著各自為戰,沒有考慮地區之間的聯動作用。根據體育供應鏈的思維,以下游消費者需求拉動中上游貧困地區的企業投入生產,從而促進貧困地區經濟改善。但也面臨以下問題:
第一、搭建“體育供應鏈”進行精準扶貧,既為供應鏈物流,就離不開基礎交通道路條件的約束,由于扶貧對象多處貧困地區,交通運輸條件不夠完善。成本高、時效差,影響體育企業在此地搭建工廠或倉庫,和終端服務水平。
第二、招商引資的企業不成規模,單家企業引入困難太大,無法形成產業聚集區,需要時間沉淀和政策支持。如: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騰云電商產業園,現已建成8萬平方米,于2015年開園至今,正式入駐并且運營的企業寥寥無幾,百度推廣、中方檢測、蜂鳥科技等知名企業與之前規劃的藍圖大相徑庭。
第三、建倉、建廠需要根據大數據預測,只有全國性規模的大型體育類企業才具備這種實力。供應鏈中的智慧云倉是根據多年用戶消費數據做出的分析,分析不同地區的用戶、銷量,從而研發體育新產品。然而準確預測全國各地區訂單銷量,又決定了企業的供應鏈結構和智慧云倉選址,而供應方之間的關系也環環相扣。因此,云倉選址是個綜合性難題。
體育物流與精準扶貧存在復雜的直接聯系,它屬于行業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代物流趨勢更傾向于打造經濟圈,比如京津冀、江浙滬、中原經濟圈、珠三角等等,這樣經濟圈模式直接優化了物流線路,為體育商品、物資運輸節省成本,云倉配送模式應運而生。因此,要鎖定國內大型體育企業或制造業,為它們搭建云倉配送網絡,為云倉選址時傾向于貧困地區,以此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但是,體育物流是為體育商品銷售服務的傳遞介質,受約于消費者市場,所以搭建體育物流云倉體系也存在三點問題,即(1)貧困地區交通條件較差,制約體育物流的云倉選址;(2)貧困地區招商引資不成規模,單家體育企業入駐意義不大;(3)體育消費者的需求制約銷售策略,而銷售策略制約體育物流的云倉選址,能否準確利用大數據分析體育消費者需求的企業數量有限。
對于供應鏈中上游的建倉選址這個焦點問題,提出三 點建議:(1)扶貧工作不能喊口號,落實到實處就是要求各行各業實時結合國家政策方針。各地政府在積極建設農村道路、城市干線的同時,要關注于體育企業之間的聯合,道路建設進度的信息共享才可以吸引企業投資。(2)貧困地區受各種條件限制,招商引資難度較大,可以轉變思路,從貧困地區相鄰地區著手引入體育大型產業投資建廠、建倉,引入企業創造出來的就業崗位有意識傾向貧困地區農民。(3)建議從大型體育相關企業、制造業入手樹立標桿,分析體育物流各個環節的成本,建設云倉的選址盡可能靠近貧困地區,最終貼合國家政策方針,從體育行業扶貧角度,扎實做好體育扶貧工作。
[1]新華網.習近平赴湘西調研扶貧攻堅[EB/OL].[2013-11- 0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3/c_117984236.htm.
[2]中國政府網.習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時強調: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EB/OL].[2015-01-21].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1/content_2807769.htm.
[3]新華網.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EB/OL].[2014-04-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_01/25/c_119127842_.
[4]李婧,習近平提“精準扶貧”的內涵和意義是什么[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508/04/t20150804_6121868.shtml.
[5]張川海.體育產業經濟效益對經濟建設的作用[J].現代營銷,2019(5).
[6]新華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EB/OL].[2015-11-08]http://www.cpad.gov.cn/art/2015/12/7/art_46_42386.html.
[7]丁永民.我國鐵路物流園區經營融鏈發展策略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9(5).
[8]朱坤萍.孫增超.張洪博.河北省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4(8).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ports Logistics" 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GUO Zhenglia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1191, Henan, China)
郭政良(1990—),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