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輝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宣和鎮曹山小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是以往的閱讀教學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教師沒有給到學生自主的權利,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存在著問題,能力也沒有因此得到提升。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學習,要給到學生學習的機會,適當減少自己授課的時間,給學生更多時間去體驗和感悟。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培養進行論述。
文學作品本身來說是沒有任何的生命的,而讀者賦予了作品更多的內涵和意義。閱讀角度不同那么呈現出來的作品的意蘊也就存在著差異性,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應該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多角度并且有創意的去完成閱讀。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堅持重學輕教的原則,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閱讀和交流,進而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能力。[1]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要在學生閱讀之后鼓勵學生自己發表對于閱讀的見解,有的學生通過閱讀認識到了外國列強的殘暴,有的學生通過閱讀認識到了清政府的昏庸腐敗,而有的學生建立起了一種家國情懷,認識到了我們一定要努力強大自己。而面對學生不同的感悟教師要做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變得更加的自信,有效的實現學生創造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創造力需要質疑的存在,有了問題才能獲得思維,所以教師應該培養的是善于發現問題和指出問題的人才,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創新的沖動,教師一定要多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閱讀文本,引導學生和文本還有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進而獲得思維的碰撞。
要想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在個性化閱讀中獲得個性化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必須要給到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權利和自由選擇閱讀的空間,這樣才能讓學生自己選擇閱讀的主題。所以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學生閱讀習慣,多了解學生的閱讀心理,能夠從學生的個性和共性出發設定閱讀教學的內容,處理好教師的教和學生學之間的關系,能夠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自己選擇閱讀的內容,教師給到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學生也才會更有興趣去進行閱讀。[2]比如在開展部編版小學語文《貓》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老舍筆下的貓貪玩、老實、勇猛、活潑可愛,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但是文章內容較長,按照特定順序進行學習,可能一節課下來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內容,那么教師不妨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交流自己喜歡哪種貓。這樣的閱讀給到了學生機會,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交流中可以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從而培養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能力。
語文這門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本身就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語文閱讀的內容和目前兒童的生活也保持了一致性。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充滿了好奇心,也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經驗結合文本針對某個問題有自己的見解,而且會提出大膽的問題,作為教師要做的就是多鼓勵和支持,進行有效的引導,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自信心,進一步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
學生本身就存在著差異性,這種差異性表現在了興趣、喜好、性格和知識水平各個方面。所以個性閱讀的表現也就存在著差異性。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能夠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去閱讀,注重學生閱讀過程,把學生個性要充分地彰顯出來,這樣才能達到閱讀的效果。[3]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七律·長征》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比如可以讓學生朗讀,可以鼓勵學生講和長征相關的故事,也可以讓學生辦和長征相關的手抄報等等,通過不同方式讓學生把閱讀的內容呈現出來,而且學生可以在閱讀中進行讀寫結合也可以進行課內外閱讀結合,這樣給到了學生彰顯自己才能的平臺,學生參與閱讀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實現了自主閱讀,也可以獲得個性化學習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堅持重“學”、輕“教”的原則,能夠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實現學生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