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麗平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福建福州 350000)
所謂快樂課堂,是指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從而加強學生音樂學習效果,促進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構建初中音樂快樂課堂中,教師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創新課前導入環節,將學生感興趣的趣味元素融入其中,充分調動其學習的好奇心及探索欲,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趣味性故事導入及音樂背景信息導入等方式,引發學生與音樂的共鳴,進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的魅力,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課堂融入感,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1]。
例如,在教學《你是這樣的人》這首歌曲時,首先,教師可以針對音樂題材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們擁有哪些優點與特長呢?”這樣簡單的問題可以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營造和諧的交流氛圍。隨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歌曲和教學視頻,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歌曲的認知與理解,激發學生聆聽的欲望,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加強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與音樂學習融為一體,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
課堂氛圍是促使學生深入感受音樂內容的基礎,教師應注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喜好特點及心理特點,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初中生具有活潑、好玩的年齡特征,對模仿及表演有強烈的熱愛,因此,教師可以將表演與音樂教學相結合,開展相關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讓音樂教學充滿新鮮感,進而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例如,在教學《校園的早晨》這首歌曲時,首先,針對歌曲信息,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在早晨上學的路上觀察路邊的景色,將相關景物記錄下來,并帶領學生在課前開展實踐活動,利用現有的校園場地資源構建一個直觀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通過校園場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合理分配角色,讓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排成一排,一起在室外進行對教材歌曲的歌唱練習。教師可在學生練習前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校園中早晨的景色與其他時間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歌唱這些自然景色呢?”引發學生思考。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教學歌曲《校園的早晨》,運用歌曲旋律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廣闊的場地和優美的旋律中得到更好的音樂學習體驗,促使學生跟隨音樂歌唱,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歌曲的感受與記憶。
在初中教育階段,要想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就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想法進行音樂創造與感悟,這樣能夠更好地加強學生對音樂專業知識的理解與認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音樂的魅力。對于初中生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征,帶領學生運用一些生活物品進行樂器制作,如在玻璃杯中倒入水、在易拉罐中填上沙子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加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認知,優化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
例如,在欣賞樂曲《賽龍奪錦》時,首先,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樂曲,并要求學生牢記歌曲中的節奏信息。在樂曲播放結束時,教師提問:“同學們,結合你們剛剛所聽到的信息,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東西能夠發出相同的聲音?”學生會陷入思考,開始回想自己在生活中聽過的聲音。接著,教師可以拿出不同數量的酒杯,倒入不同量的水進行敲擊,運用旋律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音樂,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創新意識。最后,教師可以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運用生活物品制作不同的音樂樂器,并在下次音樂課堂上進行演示,借此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從而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及創造能力的培養。
創造是快樂的源泉。在創造與創新的過程中,人們總能保持積極的態度及興奮的狀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對知識的感悟會更加深刻。同時,創造的結果能夠給人們帶來一定的成就感與滿足感。針對這一心理特征,教師在構建初中音樂快樂課堂的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編曲,給予學生展示音樂創作能力的機會,讓學生在音樂創作的過程中體會音樂的魅力,進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創作的快樂,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意識及創新意識[2]。
例如,在教學歌曲《英雄凱旋歌》時,首先,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示范演唱歌曲,在學生掌握基本演唱技巧后帶領學生歌唱,并對歌曲的內容、結構、表達方式及節奏等專業知識進行講解,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歌曲創作的認知。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進行音樂創作,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不僅可以成為歌曲的演唱者,還能成為歌曲的創作者,進而加強學生的音樂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
快樂音樂課堂注重以學生為本,強調加強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音樂教學嚴謹性的缺失。在構建快樂音樂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時刻觀察學生的音樂學習表現,綜合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進行教學反思,總結符合學生音樂學習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音樂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好的音樂學習體驗,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音樂教學的作用,體現音樂教學的價值。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運用學生熟知的事物加強學生的課堂融入感,讓學生全身心投入音樂學習中,體會音樂的魅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3]。
綜上所述,構建初中音樂快樂課堂的意義,在于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因此,音樂教師要明確音樂教學目標,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構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及喜好的快樂課堂,充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發現音樂之美,感受音樂的魅力,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