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杰 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學院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許多新行業充滿著機遇,但新業務也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發展則可以通過對各環節標準化,進而提高經營效率,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財務共享的定義
財務共享是企業持續化發展中所必需的財務管理工具。財務共享的開展可以使財務管理工作的通用職能集中,通過財務共享平臺對財務信息的集中處理以及共享,使得財務管理工作更加標準化、系統化,從而有效地確保財務信息質量,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效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并且可以更加高效地為業務工作提供支持,為業財融合打好基礎。
2.業財融合的定義
業財融合是指把業務和財務進行全面融合,通過對流程的再造,促進管控前移,為業務分析與決策提供更好的支持。通過業財融合,既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創造財務管理價值最大化;又能更進一得明確企業業務活動的相關情況和目標,從而能夠合理地配置企業資源、有效地控制業務成本,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1.財務共享助力于業財融合的實現
通過搭建一個高效的財務共享平臺,搜索分析各種信息數據,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業務工作的了解,迅速找到業務工作中的問題,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與此同時,在業財融合狀態下,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必須提高對自己的要求,需要跨專業得去學習新知識、新業務,了解對方的專業技能,促進各類信息的傳達,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2.財務共享是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手段
業財融合需要由財務和業務部門牽頭,并協同各部門、各下屬公司全面梳理企業原有的業務流程,從根本上反思流程,使企業能夠更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標準化”,最大化地發揮財務共享的作用。
1.有益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是持續增加企業經濟利益,這往往離不開各環節的工作,如若業務無法與財務進行高效協作,則難以提高企業資源配置的質量,無法發揮財務管理優勢。這就要求業務信息能及時傳遞至財務,實現兩者的有效銜接。
2.有效防范企業風險
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拓展,必將面臨各種新風險,通過業財融合,嚴格、高效地管控企業各經營環節的活動,發揮風險控制、內部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風險防范作用,可以從源頭上管控企業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3.有助于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實現企業的既定目標,必須不斷完善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全方位的發展各項業務。業財融合發展能高效促進企業綜合了解各項業務,明確業務發展的戰略方向和目標。與此同時,在幫助企業實現既定目標的情況下,員工個人也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這有助于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不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并不長,財務共享建設目前也處于起步階段,各相關理論還不成熟,同時也缺乏相關實踐經驗。因此,一些行業先行者很難有成熟的同行業規范和理論可以借鑒參考,導致在財務共享建設時往往過于集中在財務基礎工作建設上,未能充分結合自身行業和企業的經營特點。
特別是某些大型集團公司的財務共享建設,因其業務可能遍布大多數行業、地域跨度也很大,如何建立一個適用于各行業、各地域,并能顯著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且能持續推動業財融合的財務共享平臺會變得愈為困難。
在財務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其理論和實踐有著較大的差異,雖然在理論上較為完善,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某些大型集團公司,由于規模大、管理層級多、下屬公司的地域跨度大,導致其所需的信息系統更為復雜,系統開發的難度也較大,難以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和管理模式的轉變而不斷實現信息系統的更新換代。另外,一些企業因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設能力較弱,只能選擇與其他信息化企業合作開發,而合作開發過程中雙方信息溝通的準確性等問題都影響著企業業財融合的效率和后續更新維護。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許多大型集團的財務共建設已經初顯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比如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過于固化、各集團下屬公司地域跨度大等,都會阻礙財務共享業務流程的建設。
這些問題在建設初期通常難以預料,需要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不斷加強財務管理能力,同時也需要不斷積累經驗,才能夠持續把問題解決優化,并通過制定融合標準與流程,打破業務、財務之間的隔閡。
現今,業財融合復合型人才緊缺,財務共享建設及業財融合的理論知識還未能進入到專業的人才培養體制中去,日常工作中也未能積極應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無法快速進入財務共享時代,無法在業務與財務融合中做出貢獻,有礙企業持續發展。
在組織結構方面,財務共享的組織架構不能一成不變,它與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態和管理模式是密不可分的,需要緊隨企業的發展和戰略規劃而進行相應機動、靈活的調整。根據企業經營狀態的轉變,以企業的實際經營需求為核心,以企業的整體資源為基礎,不斷優化調整財務共享的組織架構,以更好地適應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
流程設計是發揮財務共享作用的重要基礎,企業可通過細化業務管理分支,以財務共享為依托,提高業務與財務互動效率,為把控業務動態提供支持。同時,也需要強化標準與流程,在企業高層領導的支持和授權下,由專業人士設計開發財務共享下的業務流程,通過試運行后再予以推廣使用,既可以減少可能出現的問題點,又可以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去除重復、無效的管理環節,并且隨著后續工作的展開,需要根據實際需要對流程進行梳理、分析,不斷優化管控標準與流程。
在構建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信息化系統的優勢,促進企業財務和業務數據處理與管控水平的有效提升。
1.規范信息錄入標準
在制定數據信息錄入標準時,可以利用各行業已經建立的標準信息庫,將所有信息數據都轉換為國際通用或行業公認的標準化數據,加快業務數據與財務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
2.優化升級信息系統
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對信息系統的要求也會逐漸改變和提高,這使得信息系統必須不斷進行維護和升級,以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尤其當企業在發展中開發了新的業務,新業務帶來的信息數據可能與之前有著較大差異,無法用原有的方式轉換為標準化數據,需及時對信息系統進行優化升級,減少數據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信息差錯。
3.利用大數據實現數據信息的高效共享
隨著企業經營發展的持續擴大,必將對財務共享數據信息的處理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目前的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來更高效地捕捉市場上的信息數據,及時掌握市場變化,迅速高效做出反應。
隨著社會發展,會計工作也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企業財務人員既要有專業的會計能力,同時還要兼具管理和信息系統的操作能力。企業可以通過加強員工工作期間的培訓,提升其專業會計知識、信息系統操作能力、數據信息處理能力等;通過加大對相關內容的宣傳,提高員工對業財融合型財務共享的認同感,并且定期答疑解惑、廣泛征求員工意見、組織座談會,及時疏導員工負面情緒,提高其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減少人員流失。
當今時代,經濟在飛速發展,財務共享建設及業財融合發展必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大趨勢,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發展既可以提高企業利益、強化財務服務質量,也能有效防范風險、助力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但是,這是一項復雜而又全面的工作,企業不僅需要持續完善業務流程、規范管理制度,還需要不斷優化更新信息系統,并根據實際業務需求來轉變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