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靖 廈門巿湖里實驗小學
籃球運動不僅是一項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同時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在傳統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關注規則和技術的傳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學生的心理感受,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將游戲教學法合理引入到小學籃球課堂教學的話,不僅可以活躍籃球課堂教學氛圍,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進而使學生在身心愉悅中掌握籃球技巧,真正提升小學籃球教學水平。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通過分析籃球游戲教學的概念和意義的基礎之上,提出具體教學對策,進而幫助小學體育教師更好的開展籃球游戲教學,以便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
游戲教學秉承“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已經成為現代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內容。小學籃球游戲教學就是在對小學生傳授籃球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中,合理采用各種游戲手段,使小學生心理上和生理上得到刺激,激發籃球學習熱情,從而使籃球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有利于幫助學生順利掌握籃球技巧,幫助小學體育教師順利完成籃球教學任務。
小學籃球教學的主要目標應是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籃球技術教學和技能訓練則相對而言是次要的。如果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籃球和游戲有機結合的話,可以使課堂氣氛得以活躍,進而不斷提高學生在籃球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興奮度,并得以較長時間保持興奮狀態,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籃球訓練中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兒童是用情感認識世界的。這說明學生包括情緒態度在內的非智力因素對教學成功與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籃球游戲教學具有趣味性、挑戰性特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潛在的心理動機,進而使學生通過籃球教學活動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與此同時,由于籃球運動本身就是一項團隊活動,如果將游戲融入其中的話,可以更好的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學生情感交流,有利于促進學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體育動作標準來提升身體素質,但是一些籃球技能動作雖然看起來簡單,但由于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進而導致其難以完成高質量的體育技能動作。對此,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籃球技能動作標準,并能夠親身示范提升籃球動作完成質量。
課前一個簡單的小游戲,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走、跳、跑等基本動作,而且鍛煉了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的默契精神,使同伴之間更加密切配合。借助游戲互動,也能讓同學之間指出各自的不足,形成相互競爭的勢頭,使其不斷改正自身的錯誤動作,最終全面提高自己。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天生愛玩游戲,因為這樣可以帶給他們很多趣味性。游戲法在于設計巧妙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參與其中,既有合作又有競爭,豐富的故事情節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其中,深入的了解籃球這項活動。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征來設局情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可預期的教學效果。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團結協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設置團結的小游戲,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團結的力量,這樣才能提高彼此之間的協作性,讓小集體變得更有活力。游戲教學法將個體融入集體,通過集體獲得勝利。因此,游戲法具有協作性。如:傳球代跑、迎面接力等小游戲。只有通過團隊的協作才能夠取得團隊勝利。
游戲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規則也同樣多樣,學生需要在短時間理解規則內容,想好策略,做出正確反應。因此,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求勝欲望和積極進取的能力。
游戲教學是新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作為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依據學科核心素養目標,遵循體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積極探尋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身體素質比較差,籃球雖然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動,但是在每個年齡階段,使用籃球的方法也是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的,具體實踐課程前要先向學生介紹籃球運動的技巧,規則。在上課時,老師要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準備好戶外活動所用的用具,上課時,教師要親自進行示范,對其中的動作要領做好總結,再傳授給學生,例如:籃球在排球、運球和投球上分別講究利落、快速、精準。教師在總結后可以變成“球、人一線,拍球同腹高,投球要對好,球、人一起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意思明確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實踐才能掌握其精髓,所以在教授籃球時,教師不能一味地講解運動要點,更要實地訓練。掌握知識在前,訓練過程在后。只有經常訓練才能夠更好地運用打籃球的技巧。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平常的訓練無非就是一群學生做幾套籃球動作,反復練習幾次就結束了。但是在游戲法教學中,就是要學生體驗趣味。例如:在老師的哨聲中不間斷的訓練不同運球方式,一聲哨單手拍球,二聲哨雙手拍球,哨聲不斷變化,學生由此可以訓練反應能力,有效的掌握基本籃球技能。或者也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傳球游戲,提升學生的傳球技巧。還可以利用蹦床訓練學生們的扣球能力。也可以利用平常周末時間組成小球隊,進行一場有教師指導的籃球比賽,賽后讓學生自己總結需要改進的地方。總之,多種不同方式的訓練,都是想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來促進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濃厚的體育學習興趣才能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進而取得較好的籃球學習效果。由于小學生對游戲有著天然的喜愛,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必須緊緊抓住這一心理特點,將游戲合理融入籃球教學中,設計一些具有對抗性的籃球游戲,在培養學生對抗意識的同時激發他們的籃球運動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入圈中籃球對抗游戲,將學生以二人為一組,在圈定的范圍內一個運球,一個搶球,運球方要通過身體掩護和運球走位竭力避免球被搶走,而搶球方則是要全力搶球,如果搶到球則雙方位置互換。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必須遵守游戲規則,不能出現任何惡意犯規行為。學生通過圈中籃球對抗游戲不僅可以培養自身的對抗意識,而且可以有效激發自身的籃球運動興趣,從而實現寓教于樂。
籃球運動作為一項集體運動,這就要求隊員必須進行有效配合才可以順利完成。因此,在小學籃球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團隊意識出發,為學生創設組合型游戲,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將“全場人盯人”游戲應用于戰術訓練環節中,首先將班級先按男女進行分組,然后再將其分成二組數量大致相同的兩個小組開展“全場人盯人”的攻防訓練。通過組合型游戲,在增強小學籃球課堂戰術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配合默契度和團隊意識。
籃球基本功作為學生參加籃球訓練的重要基礎,學生是否具好良好的籃球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籃球水平,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在籃球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從學生身心特點出發,嘗試引入一些趣味型游戲,更好地營造生動活潑、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能。例如,傳接球作為籃球的基本動作,如果教師只是單純要求學生進行傳接球動作訓練的話,必然會導致學生由于感到枯燥而難以提升體育動作標準。對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組織他們在小組內開展相互傳球,當教師喊停時,球在誰手上誰就要進行才藝表演,從而在體育游戲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傳接球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雖然體育課不像語文數學一樣,但是教學評價也是不能缺少的一個步驟,有的學生可能在籃球方面比較突出,如果有了老師的表揚與激勵,這樣他會對自己更有信心。完善的教學評價在日常的授課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不論什么樣的趣味課堂都需要有指引。因此,評價體系的建立多元化、立足實際。由教師把握總方向,給出具體意見,再收集學生們的評價以及需要改進之處。這樣的雙向互動,讓學生了解老師,也能讓老師設計出更加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籃球運動以其獨特的優勢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體育教師應該讓學生的這種興趣保留下來,并且能夠使其受益終身。從小通過籃球運動提高自己。當下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小學籃球課堂也必將迎來新的面貌,以往的一味強調打籃球的技巧與方法,可能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抑制學生的天性,如果讓學生直接接受教師的想法,他們將不能認識自身的發現問題,發掘不了自身的潛能。因此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點,以新面貌面對學生,以新方式教導學生,讓學生重塑對該學科的認識,深入研究學生個性,從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中開展不同的教學方式,定制不同的成長計劃,讓其學有所得,讓學生在游戲情節中提高自己,不斷推動課程創新以及籃球運動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