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輝 甘肅衛生職業學院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向前推進,社會更加注重全面人才的發展,從而為體育教育賦予了更高的使命,在我國的高職體育教學中,多數學校注重的是學生體育項目的教學,而忽略了基礎的體能訓練,偏離了社會需求的方向。體能的訓練在體育教學中形式多樣,比如長跑運動,仰臥起坐訓練等,都是有助于激發學生自身潛力的訓練項目。由于學生的體質不同,在訓練強度上就要有針對性,確保每個學生的體能訓練都能滿足學校及社會需求的標準[1]。可見,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高職院校在當前社會上面臨的主要任務。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也隨之改變,主要以學生的就業方向為教學目標。對于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大部分的就業單位都是大型工廠,或是一線的技術人員較多。而且工作環境及流程都相對復雜,對于進入工廠的學生,要面對倒班的工作制度,對于一線的技術人員將面對工作環境的艱苦。這樣的工作環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要高一些,能夠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對于體能差的學生,可能身體會吃不消。所以,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體能訓練時,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并且要增加訓練的強度及難度,只有長期的堅持,才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增強了他們的忍耐力[2]。
高職院校的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在情感的控制上,還不能收放自如,在一些問題的判斷上還存在模糊。當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將面臨著各種工作的壓力,有一些學生可能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出現心態崩潰的現象,或是有退縮的情況。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缺乏自我調整心理造成的。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可以讓他們釋放壓力,慢慢的將自己的心態調節好。可見,長期進行高強度體能訓練,有助于學生的壓力釋放,并幫助他們培養出健康的心理。
在高職體育課堂上,教師在教學上以娛樂為主,缺少系統性的體能訓練。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只是對待學生的教育上比較松懈,學生不愛上課,總以各種理由不去參加訓練,教師發現問題沒有及時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從而導致學生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教師在課堂上安排的知識太過于簡單,沒有任何的難度,使學生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從根源上沒有意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以及對學校未來發展的影響。同時學生自身對體能訓練的意識不夠,認為課堂上的任務完成了,自己的學業也就跟上了。在課外,學生缺乏自主的訓練,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打游戲上或是熬夜上網等,長此以往,學生的體能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因此而下降。因此,加強學生和教師的體能訓練意識,不僅可以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還有利于建立高職院校的良好教學形象。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學的需求。然而在高職院校內,還是有很多的學校在體育教學上保留老一套的教學方式,內容陳舊,不夠新穎,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沒有一定的針對性,缺少專業的體能訓練內容。原本很多學生對體育課程比較有興趣,但是長時間的枯燥教學扼殺了他們愛好。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體能訓練,高職院校應當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措施,比如說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過于簡單或是難度高的訓練可能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同時,課堂內容與專業知識的聯系不夠密切。總的來說,沒有針對性的訓練,很難讓學生的體能訓練達到社會需求的標準。
現今,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體能訓練和以往的訓練模式一樣,男生的訓練項目主要以長跑和俯臥撐為主,而女生則是以短跑和仰臥起坐為主要訓練科目。總的來看,這些體育健身運動都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但是,從形式上來看,相對單一,沒有創新,長期運動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體能,可能還會降低學生的對體能訓練的追求。另外,高職院校組織開展的體育活動與個人個性不匹配,與當前時代的需求脫軌[3]。這些都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對體能訓練的熱情度,就要有新穎的教學思路及創新型的訓練項目。
我國的高職院校在體能培訓考核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沒有嚴格的考核監督體系,很難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監督體系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第一,是缺乏專項的考核標準,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都沒有制定專門的考核標準,都是依據體能的考核成績分配到其它項目中,比如考核籃球場上的往返跑,以及足球場上的體能跑等。由于缺少專門的體能考核制度,使一部分學生對體能訓練不夠重視。第二,有專門的考核標準,但存在不足,或者沒有按照考核保準來執行體能訓練活動,有些制定并沒有真正從學生學情出發,這樣就導致體能考核標準不能完善、合理落實。
為了使高職院校師生增強對體能訓練的認知,就要做好校內體能訓練的宣傳工作,可以通過海報、各種體育活動來進行體能訓練的推廣,教師也可以利用手機微信等網絡傳播途徑,向學生宣傳體能訓練對學生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的有利影響。例如,對于身體肥胖的學生,教師可以督促他們加強體能鍛煉,并向學生滲透一些身體肥胖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讓他們能養成積極的體能鍛煉習慣,激發學生體能鍛煉意識。當前很多學生受電子產品影響,導致眼睛近視,戴眼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時間少,甚至有些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這對他們身體造成了很大傷害,學生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學習或者玩網絡游戲,缺乏體育鍛煉,學生思想和情緒都會受到影響,長期下去,學生不良情緒駐扎,對學習和身心都造成了很大傷害。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每日都參與體能訓練的習慣,通過每天的積累和堅持,不斷增加體能訓練強度,教師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能訓練,讓他們真正從主體上認識體能鍛煉給自身的心理和身體帶來的變化。
由于體能訓練需要耗費學生很多體力,所以需要建立規范的體能訓練體系,包括對準備活動、訓練方法以及訓練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做好體能訓練的拉伸活動,避免學生運動后身體出現肌肉疼痛。一方面,教師要掌握每個學生的身體情況,了解每個學生身體體質,對學生在體能訓練中氣息以及運動節奏進行及時調整,在訓練后要幫助學生正確的拉伸筋骨,從而避免有些學生不能適應體能訓練強度,而危害身體健康。保證每一項體能訓練都要有針對性,引導學生提高體能訓練熟練度;另一方面,高職體育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各項體育訓練內容要滿足學生日后的職業需求,以使學生可以以健康的身體素質來面對日后的工作。
隨著教學體質的改革,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形式也要進行創新,要與時俱進,不能仍采用過去傳統的、單一的訓練方法,應該使體能訓練活動富有趣味性,這樣能激起學生的參與興趣。一方面,體育教師要站在教學改革前沿,在新時代的有利影響下,創新體能訓練形式,其中還要對體能訓練時間和訓練類型、訓練強度進行合理調整,比如說教師給學生創設后退跑和開合跳等訓練活動,讓學生體驗體能訓練的樂趣[4];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學中要在課間游戲活動的設計上注入創新元素,保證游戲活動的多樣性,這樣學生不僅能積極投入游戲活動中,而且也能延續學生對體能訓練的熱情,但同時需要教師注意的是體能訓練活動的開展不能過于簡單,要體現出內容豐富性,而且對學生體能訓練有循序漸進的引導作用。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基礎課堂的開展下,適當的對訓練強度加深,對每個學生的適應的運動項目進行訓練,更有助于學生體能訓練的提升。例如對于專業是計算機或是文員的學生來說,在體育教學上就不能以訓練腿上的運動能力為主,而是要從他們的工作性質去考慮,他們畢業后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會長期坐在電腦前,長期久坐會出現頸椎病或是肩周炎等,為此在體育教學上就要側重訓練上肢運動的訓練,也可以教學生打簡化太極拳,強化他們的肢體運動,進而可以有效的減少他們日后職業病的發病率。比如說通過籃球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體能素質,還可以通過運球,傳球的方式練習身體協調能。總之,長期適當運動,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對于體能訓練的考核,一定要有專門的考核管理標準,而且還要帶有鼓勵色彩,比如說在日常的體育體能考核中,要將考核的成績和本學期期末成績綜合評分,或是將體能考核成績與獎學金、優秀三好學生等掛鉤,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體能訓練的熱情。同時學校也可以為堅持到最后的,并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獎勵,以資鼓勵他們對體能訓練的成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有利于學生們提高體能訓練成績。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合理的進行體能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幫助學生成就健康的心理素質。為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能夠經得起壓力和耐力的考驗做準備。在當前的大環境背景下,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一定要有改變,要有針對性,并提高學生的認知度等,才能夠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體能訓練,為國家培養更優秀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