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杰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時代的快速進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推進,籃球運動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結構組成,也需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掌握整場比賽的節奏,優化進攻和防守質量進而提升培訓效率。攻守轉換的意識與速度直接關系到技戰術的運用,反映了交戰雙方的綜合實力。只有運動員在對抗和較量中能夠具備良好的攻守意識,才會掌握整場比賽的節奏,為籃球技能的持久延伸奠定堅實基礎。基于此,體育籃球教學要轉變傳統思維和模式,采取有效和針對性的策略,在教學中著重滲透和培養學生的攻守意識,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展開多元化訓練,切實提升學生的攻守轉換意識。
籃球運動是團體比賽項目,個人能力雖然占據很大要素,但是要想在實力相當或艱難的比賽中取勝,還需要良好的配合與團隊協作能力。為此場上每一名球員都需要具備攻守轉換意識,在瞬息萬變的球場上,不失時機地把握比賽的主動權與節奏,將個人能力與戰略配合實現互補,以達到克制對手的目標。籃球意識主要包括行動的感知性、先見性、判斷的正確性、賽場技術、戰術的時效性等部分。首先,在籃球比賽中,需要運動員能夠通過對場上形勢的觀察,在緊張的感知狀態下還可以從容并做出正確的感知,進而更好的調整行動。同時對比賽進程有先見性,快速洞察和分析對方的漏洞和缺失,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已與擊破。其次,在賽場上籃球運動員要擴大視野,具備“眼觀六路”的能力,有目的性和預見性地對全局產生清晰的認識、觀察與判斷。最后,籃球比賽中運動員還應該認真貫徹團隊的戰術意圖,強調集體的配合,頭腦不可以沖動,而是有章法地形成有效的攻守布局,確保每一回合技術戰術都具有侵略性。
體育籃球教學中,影響學生形成有效的攻守轉換意識包括觀察力、分析判斷力、快速反應能力、戰術思維能力、應變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體能。其中,學生需要全面掌握場上動態,明確目標對事物變化做出正確的判斷。作為攻守轉換意識的前提,觀察區間要注意對方強弱防區,避免防守缺失重點,形成及時正確的分析預見判斷力。在此基礎上,為了爭取比賽的主動權,攻守轉換意識需要做出快速應對,一旦延遲貽誤戰機,就會使本方處于被動局面。思維決策能力需要熟練運用,在行觀察、分析、判斷后不斷積累,依托時機和條件規律性戰術配合行動。此外,應變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響比賽的發展趨勢,為此需要合理地采取相應對策,最短的時間里形成正確的行為,使比賽的主動權緊緊握在本方手中。最后,自我控制能力包括身體機能不佳所導致的行動遲緩、反應變慢,以及克服各種外界環境干擾的情緒調節。
體育教師教練員應該圍繞戰術核心,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采取特定的攻守轉換教學策略。一方面,提升基本功練習的熟練程度,從實戰角度滲透徒手擺脫、空切等技術,通過一對一的講解,讓學生在腦海中固化攻守轉換的內涵。在籃球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進攻和防御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甚至認為進攻就是最好的手段,但是從實戰角度來看,攻防必須相互銜接,事實證明個人主義與籃球發展趨勢并不吻合。快速攻守轉換意識的培養要從簡單的傳球、運球著手,在對抗中實現合作訓練效果。以持球突破教學為鑒,教師要注意攻防時機的轉換,將過人技能、過人動作與犯規問題進行分解練習,進而提升進攻、防守的有效概念和時機的記憶,同時采取適宜學情的教學策略和情境,達成高效快速攻守轉換意識的培養。
在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還要強調隊員的紀律性,保證學生可以按照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進行針對性的攻守轉換訓練,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動作規范性與正確性。當然快速攻守轉換意識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需要學生具有基本的協調性與靈活性,以及扎實的籃球運球、搶斷和大局意識,能夠預先判斷傳球的位置與距離,及時調整好自身的身體狀態。為此教師要在攻防技術動作速率下功夫,首先要在籃球實戰中,灌輸團隊協作的作用,同時擁有足夠的爆發力以及收縮跟放松能力,形成穩定、熟練、快速的操作技巧。其次,在不同教學階段,做到既不操之過急,又可以提升對抗能力。此外,培養學生勇猛頑強的作風,保持冷靜的頭腦,樹立攻守的信心,不斷豐富實戰經驗。
在籃球實戰當中,學生身體素質是攻守轉換意識形成的基礎,同時頑強的戰斗意志是意識作為的根本保障,為此教師要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不論是教學演練還是實戰練習,都要讓學生明晰籃球比賽規則,針對不同學生的短板和弱項,實施合理的鼓勵辦法,激發學生斗志和韌勁,從而形成有效的配合,塑造好勝的勃勃雄心。此外,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認知特點,把握籃球訓練的內在規律,引領和支配其運動的角色,在培養學生原始興趣的同時,將傳球、接球、掩護能力和投籃和籃板意識有機融合,促進學生動態化觀察能力的生成。最后通過長期持之以恒的練習,實現學生基本技巧與心理戰術的協調。
籃球教練員需要重視學生臨場應變能力的培養,這一點至關重要。唯有學生對攻守轉換的速度產生正確的理解和認知,才會在關鍵性技術實施訓練中得到實質性的歷練,促進配合的熟練程度。為此,在攻防戰術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教師應該讓隊員明確就近找人和傳球意識的重要性,一旦搶到籃板球或者搶斷后,第一時間要考慮能否發動快攻,如果被人包夾,如何將球準確輸出。為此其他隊員要做好與持球者的配合,隨時準備接應,尤其是避免失誤或搶斷球。通過簡單戰術的實施,學生會對攻守轉換速度產生新的感悟,進而在訓練和比賽當中積極行動,而不是作為場上的“看客”。在把握比賽節奏中占據先機,進而發揮隊伍的磨合效果。
很多學生剛一接觸籃球,對于攻守意識的理解并不深刻,甚至毫無概念而言。在訓練和實踐當中畏手畏腳,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此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對抗心理,立足學生個體實際,在合理的時機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掌握攻守知識框架,進而樹立自信促進系統配合。此外,適當增加運動強度,讓學生學會基本的預判,排除退縮情緒。且不能不操之過急,而是以學生心理狀態為依據,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和意識滲透策略,讓學生能夠真正形成一套有體系的攻守思維模式。
總之,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攻防能力、攻防意識的培養,摒棄原有停滯在基本理論知識層面的講解方式,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保證扎實的籃球技術基礎上,根據籃球攻守轉換類型,在攻守轉換意識培養方面下功夫,及時判斷抓住有利戰機,形成縝密的攻守轉換思維,使運動員自覺、準確抓住特征,確保發揮出真實的實力和水平,爭得比賽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