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峰 劉 禹
泰州市在換屆準備工作中,推動所有村(社區)科學制定“五年發展規劃”,確保換屆后的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屆期有規劃、年年有計劃,接續奮斗、有諾必踐。
明確“三個導向”破解不管用難題。有的村(社區)發展不快、后勁不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委”班子有任期無規劃、有規劃無計劃、有計劃無措施、有措施無特色。為改變這一狀況,泰州市在規劃制定過程中強調三個導向:一是“志氣高、路子好、做得了”的目標導向。要求村(社區)設定“跳一跳才能夠得到”的奮斗目標,提出放大優勢、形成特色,解決問題、接長短板的思路,拿出符合實際、務實可行的措施。二是公平公正的效果導向。著眼提高發展成果普惠性,指導村(社區)統籌考慮自然村、村民小組、居民小區之間的均衡性,謀劃民生實事,保證群眾權益。三是落地見效的結果導向。要求村(社區)在今后五年中,每年對照“五年發展規劃”,同時落實上級黨委政府新部署新要求、群眾新訴求新期待,逐年制訂年度計劃,細化完成重點任務的措施。將“五年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作為考核村(社區)“兩委”班子及成員履職情況的重要依據。
創設“四步流程”破解不規范難題。四步流程即“一問二學三聽四研”。“一問”,即“問群眾訴求”。指導村(社區)黨組織采取多種方式,了解黨員群眾、企業、駐區單位的意見,梳理形成“群眾訴求清單”。“二學”,即“學新思想、學新標桿”。既用新思想定向領航,又向老典型尋策問道,市縣聯動梳理形成100個鄉村振興典型村(社區)名錄和鄉村振興政策匯編,鄉鎮層面帶領村(社區)黨組織選擇兩個資源稟賦、功能定位相似的學趕對象進行學習觀摩,逐村(社區)形成“成功經驗清單”。“三聽”,即“聽黨委意見、聽領導意見、聽外腦意見”,有針對性聽取鄉鎮(街道、園區)黨(工)委、片區領導和分工鎮干以及大走訪大落實走訪組、聯村企業、鄉賢能人等的意見,梳理形成“建議意見清單”,起草“五年發展規劃”初稿。“四研”,即“村居兩委研、村居代表研、鎮街黨委研、黨員大會研”。在“兩委”會議研究、黨員群眾代表討論、鄉鎮(街道、園區)評審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打磨“五年發展規劃”初稿。換屆選舉時,村(社區)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向黨員大會作工作報告,提請大會審議通過“五年發展規劃”,形成“目標任務清單”。
強化“三項指導”破解質量不高難題。一是鄉賢外腦全程指導。各村(社區)黨組織“五年發展規劃”編制小組,吸收老干部、鄉賢能人、“外腦”參加編制工作,提高編制小組的整體層次。二是試點先行示范指導。明確各市(區)將省、市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作為“五年規劃”制定試點村,配齊配強指導力量,為面上“五年發展規劃”制定提供樣板、積累經驗。市一級掛鉤聯系姜堰區溱潼鎮西陳莊村,市委組織部蹲點調研,與“兩委”班子共同謀劃五年發展思路。三是組建團隊專業指導。在高港區先行試點探索,區級層面抽調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等部門專家,組建鄉村發展規劃指導隊;鎮級層面由聯村企業“興村特派員”、鄉賢能人、走訪干部組建指導組,加強對“五年發展規劃”制定工作的指導和幫助,有效提高規劃制定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