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水 梁 雪 張 新
1.邢臺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邢臺 054000;2.邢臺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河北邢臺 054000;3.邢臺市交通局,河北邢臺 054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國戰略,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康養旅游作為新的旅游方式和業態日益受到重視。健康旅游作為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進入到黃金時期,其中,中醫藥健康旅游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健康旅游形式。2019年10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提出中醫藥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發布。中醫藥健康旅游與中醫藥傳承創新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應該加大中醫藥文化價值的發掘,為中醫藥健康旅游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人們對中醫藥的認同感,普及了大量的中醫藥知識,中醫藥健康旅游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1]。
河北省是傳統的中醫藥大省,產業基礎好,并于2019年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目標是要建設成為“中醫藥強省”。河北省中藥工業企業實力強勁,其中以嶺藥業、神威藥業等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中藥材種植業方面,河北省中藥材產量在全國也穩居中上水平。河北省目前致力于推進中醫藥與健康旅游融合發展,積極創建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開發中醫藥健康旅游線路。
中醫藥健康旅游是以中醫藥文化、健康理念及養生理念為核心的,包含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中國傳統哲學、文學、史學等均有密切聯系,在文化傳播中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邢臺市目前擁有河北省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兩個,為邢臺九龍峽河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養生基地和內丘扁鵲廟景區;培育基地一個,為臨城岐山湖藍天碧波生態莊園,數量在河北省內排名靠前,彰顯了巨大的發展潛力[2]。
邢臺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扁鵲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近年來,河北省和邢臺市積極圍繞扁鵲中醫藥文化進行發掘,為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支撐。本部分將以扁鵲中醫藥文化與內丘扁鵲廟風景區為例對邢臺市中醫藥健康旅游文化價值進行分析[3]。
2019年,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會同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3部門聯合印發了《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扁鵲計劃”》,提出了重點實施中醫藥文化挖掘整理等五大行動,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扁鵲文化為核心,融合燕趙醫家流派文化元素,集中中醫藥文化傳承保護、研究開發、創新利用于一體的河北中醫藥文化體系。2020年3月,邢臺市召開中醫藥發展座談會,研究中醫藥產業“1+6+6+N”規劃設計[4]。2020年5月,邢臺市出臺《關于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試行)》,其中明確支持中醫藥康養文旅產業發展和跨界融合,提出支持扁鵲文化康養旅游品牌打造,對扁鵲文化研究院、扁鵲中醫藥博物館、扁鵲學院、扁鵲康養示范區等項目參照省重點項目標準給予支持;同時對以中醫藥文化題材的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劇及文化實景演出,優先納入文化精品獎補范疇。
扁鵲廟,又名扁鵲祠、鵲山廟 、 鵲王廟,河北省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在距離邢臺市內丘縣城西26公里的鵲山腳下,距離邢臺市區車程約為50公里。春秋時,扁鵲曾為晉大夫趙簡治好其兒子的病,大夫為表感謝,將這一塊土地賜給扁鵲,所以這里是扁鵲真實生活的地方,是其第二故鄉。扁鵲廟始建于戰國時期,歷代均有修葺,目前是中國建筑年代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紀念祭祀扁鵲的廟群,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其保存有大量宋、元、明、清歷代碑刻100余件,是研究扁鵲中醫文化和中國醫學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扁鵲廟于2014年入選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2020年11月入選第一批河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成為邢臺市最負盛名的中醫藥健康旅游景點[5]。
通過以上分析,扁鵲文化是邢臺市中醫藥健康旅游的重要文化財富,內丘扁鵲廟風景區具備優質的文化資源和底蘊。去哪兒、攜程旅行等網站游客評價中,均有其對增長中醫藥文化知識的評論,但有部分游客表示景區的實物展示內容不夠豐富,很多內容需要想象力補充,而且游覽時間全程僅一個多小時,若專程前往,吸引力不足等問題。總體來說,邢臺市中醫藥健康旅游在文化傳承方面有如下不足。
第一,文化傳承內容形式創新不足,對青年群體的吸引力較弱。中醫藥文化屬于典型的中華傳統文化范疇,文化底蘊厚重,以目前邢臺市中醫藥健康旅游的形式來看,主要以古建筑、碑文等文物展示為主,較為枯燥,體驗性不佳,趣味性不足。
第二,文化傳承的渠道創新不足,對新媒體重視不夠。目前,邢臺市中醫藥健康旅游景區在傳統互聯網網站建設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沒有互聯網網站,或者許久沒有維護,信息陳舊,不能給游客提供足夠的參考,也未能展示其文化內涵。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中,內容更新頻率不高,影響受眾的關注熱情。而新媒體,如短視頻等平臺,內容稀少,對景區的宣傳幫助很小。
第三,與其他文化融合程度不高,文化特色不明顯。邢臺市歷史悠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邢襄文化,此外,在革命歷史時期,邢臺的紅色文化也形成了深厚的底蘊。目前,邢臺市中醫藥健康旅游項目與其他文化的融合程度不高,未能形成獨特的中醫藥健康旅游優勢,對景區景點發展助力較少。
中醫藥健康旅游內容豐富,其中與文化傳承有關的形態主要包括中醫藥文化科普傳播導賞以及體驗服務,會議、會展文化活動等,此外與其他文化融合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也是重要的形式[6]。
第一,拓寬中醫藥健康旅游文化服務的內容,豐富文化服務的形式。除傳統的中醫藥文化遺存展示外,將非遺、文物與一些現代化形式相結合,比如設立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標本館、中醫藥體驗館等形式,讓游客對文化有切實感受,達到傳承文化的目的。重視會議、會展、演出、研修和節慶等文化活動的開展,為旅游項目吸引更多的關注與實際客流。
第二,加強宣傳渠道建設,尤其重視新媒體的作用。目前游客選擇出行目的地對于OTA(線上旅行社)平臺非常依賴,要重視各平臺的信息更新與游客評價。互聯網網站建設方面,要注重內容的豐富性,突出多媒體時代的特點。公眾號建設方面要加大投入,提升內容質量,積極擴展受眾數量,真正達到對景區以及文化的宣傳作用。對于當前流行的新媒體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提供優質的媒體材料,并且重視其傳播過程。
第三,加強與其他文化的融合,形成文化特色。在中醫藥健康旅游活動中,不僅要發掘中醫藥資源,還要發掘中醫藥人文旅游資源內涵以及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與保護,注重中醫藥文化與邢襄文化、紅色文化的結合,“活化”中醫藥文化遺址,豐富中醫藥健康旅游景點的內容,增強相關景區的吸引力。
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還處于初始階段,重視其文化傳承力,對于中醫藥健康旅游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順應文旅融合的趨勢,加大中醫藥文化內涵的挖掘,才能實現中醫藥健康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邢臺市中醫藥健康旅游應該加大文化宣傳力度,提升文化傳承力,力爭培育出更鮮明的產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