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翠英 福建省上杭縣審計局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加強內部控制成為當前各行各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對公立醫院等醫療機構來說,其財務和資產管理關系較為混亂,因此必須加強醫院智能化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對財務和資產進行有效管理,保證醫院財務、資產、藥品管理等多項工作開展更加順利。隨著醫院智能化不斷普及,為了確保醫院的財務工作開展更加有序,必須將智能化手段應用其中,不斷發揮其調節作用,控制醫院財務成本,防范重大風險,這對于我國醫療事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近年來,各地頻繁地出現醫院腐敗案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主要有多方面原因,內部控制缺乏力度成為醫院腐敗現象頻繁發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當前公立醫院系統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普遍存在重業務、輕管理的思想,醫院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的單位,人們十分看重一名醫生專家的醫療水平,而管理者大多是業務出身,因此在受到工作經歷與自身專業知識影響下,他們缺乏一定的管理意識,導致他們未能對內部控制引起高度重視;其次是缺乏復合型審計人才,風險評估技術處于滯后狀態,無法辨別智能信息系統技術相關的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不能準確地分析信息系統存在的風險,以及其帶來的影響。
智能化的運用對醫院內部控制的提高具有一系列現實意義。首先,是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精神要求,著力提高醫院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需要。黨的十九大以后,黨中央做出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決策,公立醫院作為納入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環,應該積極完善智能化內部控制,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精神要求。其次,是提升醫院預防腐敗能力的需要。預防腐敗是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的問題,內部控制理論對于預防腐敗有一整套技術流程,包括職責分工、授權審批、資產管理等,將內部控制融入智能化體系中,有助于醫院對各個環節進行全覆蓋監督。最后,是提高內部控制工作效能的需要。傳統內部控制模式下,內部控制人員對于各環節的介入具有滯后性和局限性,往往是事情發生以后才知曉或審查出來,而智能化模式下,則能進行整個流程的監控,實現對重要風險點的管理,如藥品管理中的采購和庫存,會進行重點監控,有助于內部控制工作效能的提高。
智能化應用下,公立醫院逐步建立了聯網系統,患者預約、就醫、取藥、支付等逐步實現電子化,醫院資產、財務、采購藥品器械也逐步聯網。在傳統內部控制模式下,通過職責分工、加強審核和資產管理進行控制,而在智能化應用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領域延伸到聯網系統,通過醫院系統對各個重點風險環節進行監控,提高了內部控制覆蓋的深度和廣度。
傳統內部控制模式下,主要是通過事后進行資產盤點、財務審計等方式進行控制,一旦發現問題具有難以挽救的特點。而在智能化背景下,內部控制可以通過事前控制和事中監控的方式提前發現問題,如藥品驗收記錄不全則不能錄入系統即從事前規范驗收環節,避免人為因素的差錯。
傳統內部控制模式下,雖然可以通過事前的職責分工,如出納和會計是不同人負責,事后財務審計和資產盤點進行控制,但容易存在人員相互勾結導致內部控制失效的問題,而在智能化背景下,業務的授權審批及處理,資產與財務的管理均通過醫院系統進行,所有問題均會在系統上留下可供追蹤的線索,有效防止內部控制失效。
智能化帶來便捷性的同時也使流程更加精細化,內部控制可以將觸覺延伸到各個環節,這也意味著對系統有更高的要求,對于內部控制人員和系統開發人員增加了工作的挑戰性。
在廣泛運用智能化服務于公立醫院的治理能力現代化背景下,應該加強內部控制與智能化的融合,善于利用智能化這一趨勢優化公立醫院內部控制。
加強資產管理在任何單位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內部管理工作,在公立醫院更是如此。公立醫院的資產,如樓宇建筑物、大型醫療器械等,其資產價值高,需要進行重點監督管理。在智能化背景下,醫院通過建立資產管理系統,將內部資產納入監督管理體系,而內部控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資產在建設、采購、折舊、處置的整個過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均應該實現錄入,內部控制人員通過資產管理系統實現對資產安全性的監督,必要情況下配合現場的抽查盤點予以佐證,實現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藥品管理作為公立醫院內部管理一個重要內容,具有容易消耗、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也具有出入庫高頻率等特點,在患者領用配藥時也極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因此必須利用智能化手段,不斷提高藥品管理內部控制安全性。
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是否有效,是公立醫院健康發展的關鍵部分。財務是公立醫院的血液,維系著整個醫院系統的正常運轉。傳統模式下,通過手工做賬等方式,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很難發揮監控的作用,而在智能化背景下,內部控制人員通過智能化財務管理系統對資金的安全性進行預警和監督,防范舞弊風險。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專門針對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重視。內部控制在加強信息安全管理、防范信息泄漏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智能化背景下,通過明確保密協議使用戶知曉信息的收集內容及儲存方式;通過內部的權限分工減少用戶接觸過多關鍵信息;通過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團隊建設防范黑客攻擊風險。
公立醫院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其領導人員的經營管理思維是醫院發展的重要核心和基礎。醫院領導人員如果只注重醫療技術方面的提高,而不注重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則醫院可能是一個技術優良的好醫院,卻不是一個評價很高的醫院,不注重治理能力的提高,醫院就可能存在貪污腐敗,收受紅包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更新醫院經營管理理念,即醫院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能積極引進智能化系統,方便群眾尋醫問診,同時,加強智能化與內部控制的融合發展,有效預防腐敗風險的發生。
不斷完善與優化內部控制體系,能夠為醫院健康發展帶來保障。在智能化背景影響下,需要對醫院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優化。醫院管理者在完善監督體系時應當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完善內部控制相關制度,通過制度建設約束和規范醫院職工的行為;二是加大智能化系統開發的投入,研究創新系統平臺,服務于用戶需求,將內部控制的理念嵌入到系統開發中的各個環節,這也是我國當前公立醫院在智能化背景影響下必須要經歷的路線。
在智能化背景下,要想保證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高效發展,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首先,應當通過崗位招考、外包業務等多種方式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內部控制與審計人才隊伍。其次,應定期舉辦專題培訓會議,對醫院的管理層、財務人員等進行專門性培訓,通過培訓樹立管理層和財務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提高管理層和財務人員的智能化使用能力。再次,應當簡化工作流程,財務管理人員日常核算工作要注重培養一支信息化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高效、負責、專業是建設綜合型人才隊伍最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保證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發展更上一層樓的關鍵一步。不僅如此,還需要醫院內部控制和審計部門進行獨立監管,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和審計部門在醫院財務風險中的作用。內部控制和審計部門需要不斷地監督與規范醫院各部門的工作流程與財務制度,這就要求醫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內部控制和審計部門提供一套獨立的監察設備,實現財務部門與內部控制和審計部門的職責分離,保證工作獨立性,繼而提高審計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多媒體與互聯網快速發展,醫院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是順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隨著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不斷革新與創新,醫院信息化改革成為推動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朝著更高層次發展的必經之路。所以,在智能化背景下,如何保證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更加有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通過智能化方式有利于提高公立醫院內部管理能力,以此促進我國的現代醫療朝著更高水平發展。智能化的出現能夠提高醫院內部控制效果與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也給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內部控制帶來一定的挑戰與沖擊,因此應當建立新時代的內部控制管理理念,順應智能化背景下開展相應的業務流程,提高對智能化系統的測試與開發,最終培養出合格的內部控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