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華
(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大南中學 廣東 中山 528447)
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為了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引導來激發學生的潛力,構建靈動的語文閱讀課堂。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變化非常活躍,所以靈動的閱讀課堂的構建是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以針對性、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拓展閱讀思維能力。經過反復的引導與培養,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及優秀的閱讀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會大大提升。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期間,教師通過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引導,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有著積極的作用,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1)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聽、說、讀、寫等融合拓展,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引導,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狀態進行閱讀,從而對語文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展得到保障。(2)強化語文教學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在靈動課堂的構建要求下,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強化學生在課堂中主人翁的地位,通過積極的指導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樣一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能夠留給學生,學生可以進行更多自主性的探究分析,推動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實現了語文教學應有的教育效果。
2.1 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目標。不管是什么學科的教學活動,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就很難得到保障。因此,在構建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提前做好規劃,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且要保證教學目標是貫穿課堂的,以此來推動課堂中教學的順利開展。[1]例如,在講解《偉大的悲劇》一課時,教師提前對該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結構等因素的差異性設置了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保證了不同情況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比如,對于閱讀能力及認知結構相對較為優秀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拓展延伸,研讀深層的主題,讓學生分析為什么作者要給失敗者做傳。對于學習能力及閱讀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則要求學生感受斯科特身上人的精神魅力,并完善自身的人格。通過分層次的教學目標設置,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被激發出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2 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教師作為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組織者及引導者,對教材的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學生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為挖掘,在課堂中當學生出現思維困惑之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準確表達,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此外,通過對教材的深度挖掘,可以對教材形成自身獨有的見解與感悟,以此來構建適合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受到感染,增強閱讀教學的效果。例如,在語文閱讀課堂中,學生由于本身的年齡特性,對待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經常會提出一些與教學目標不相符的問題。在面對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情況時,如果教師對教材進行了深度挖掘,可以嘗試著轉換角度進行思考,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準確把握學生是否掌握了課文內容,使得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更加靈動。
2.3 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新課改的引導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教師需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構建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過程中,同樣需要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及時發展處理學生遇到的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2]例如,在學習《藤野先生》一文時,教師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嘗試著去理解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蘊含的感情色彩,完成這一步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針對性的安排了后續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體會到魯迅在文章中蘊含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總的來說,構建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能夠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同時也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先反思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做好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