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彬
(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社會上所有的一切更新換代的速度都在加快,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量爆炸性地增長,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素質教育不斷普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高職學校體育課堂中顯得尤為重要。體育在高職學校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體育這一學科不僅僅可以使學生在繁重的各科理論知識學習后放松身心,更可以使學生開拓視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在這些方面,體育課程都具有其他學科不具備的優勢。
1.1 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社會的進步也離不開創新。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創新能力已經是一個人跟上時代不可或缺的能力。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給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學校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
1.2 與素質教育協調統一的需要。學校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是社會人才創新能力的主要來源。在素質教育不斷推廣的今天,要求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中始終貫穿對學生創造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學校也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轉變以老師為主的傳統,提倡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產生多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并且勇于表達,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糾偏引導的作用,不要禁錮學生的思想,更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能夠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
1.3 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終身教育理念已經在當代年輕人中深入人心,而由于當代年輕人亞健康比例越來越大,人們對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重視,隨之產生了終身體育、終身鍛煉理念。終身體育理念的產生與形成,與高度發展的人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是分不開的,體育鍛煉已經成為人們一生中健康生活、愉快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職學校體育教育是部分高職院校學生最后一個在學校中系統學習體育的階段,這對高職學校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讓學生能夠在一生中都受益于科學有效合理的體育鍛煉,高職體育課堂上就要注重學生體育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不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都能夠進行體育鍛煉,為學生能夠終身鍛煉奠定基石。
1.4 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高職學生的年齡有特殊性,他們這個年齡段思維比較跳躍、也比較發散,創新能力的培養更加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高職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通過老師對其進行創新能力的灌輸,挖掘自身的潛力,了解自身的潛能,自主克服遇到的困難,從而提升能力。可見,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夠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1 提高重視,更新理念。高職學生特殊的年齡段也導致了教學所需要的特殊性。他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還不成熟,思維方式也還沒有形式,這就更需要老師的引導。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提高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多多挖掘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針對具體問題,要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多層級解決問題,全面的權衡問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老師也要提高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理念真正灌輸到體育課堂上,體育老師的教學計劃中要融入創新能力的培養,把體育課堂轉變為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激發學生創新潛能的課堂。
2.2 合理運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高職學校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運用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培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效率與效果,老師要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多角度、全方面地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創新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創新的習慣。
(1)獨立研究與發現。高職學校體育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討論、自主思考、分組探究并且得出創造性的結論,討論結束之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們發言分享,并且利用體育課堂獨特的優勢,在課堂上直接進行實踐。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自主研究與發現出來可以用于實際的結論,更有成就感,更加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將知識的原理與方法記得更牢。
(2)主動提出質疑。高職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與困難,老師在上課之前就要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有一個簡單的預判,并且提前構思,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且主動勇敢地向老師提出問題。提出問題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開動腦筋,多觀察,敢于猜想與假設,然后進行推理驗證,反復進行,老師充當答疑解惑,及時糾偏的角色,最后通過學生與老師的共同參與解決問題,在課堂上讓學生慢慢地形成勇于質疑的習慣,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3)設置生活情境。很多教育教學理論、教學知識與生活都是分不開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高職的體育教學中同樣可以運用。高職學校體育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多種教學工具與體育器材,演示出生活中真實的情境,使學生發散思維,提高興趣。
(4)討論與合作。老師在體育課堂上要多發起學生之間的討論,為學生創造暢所欲言的條件,但是前提是老師要提前做好計劃,討論也要有目的性,比如針對不同的體育鍛煉理論,讓學生分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進行討論與博弈,最終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動腦和創新。
(5)有針對地教學。高職學校中,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思想不同、身體素質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原來受過的教育也不同,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老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不能“一刀切”,因材施教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開展教學,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并且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與體育要領。
不僅濤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教學,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專業進行差異性教學。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體育老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活動項目,不僅完成了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還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知識,一舉多得。
2.3 創新教學方法,開發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上,老師可以把原本的教學任務稍微壓縮一下,課堂上留出10-15分鐘的時間,運用這些時間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課程大綱之外的、有趣好玩的、簡單易操作的游戲或者體育動作。在學生學會這些體育動作之后,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充分發揮青年人活躍的思維與想象能力,編排成自己喜歡的成套連貫的動作或者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新的游戲,并且讓小組之間進行PK。PK機制就提高了學生們參與的投入程度,最后讓較為優秀、比較有特色的小組進行演示,老師和其他學生都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予以完善。老師可以將比較適合課堂的連貫動作和游戲融入之后的課堂之間,提高學生的成就感。這一過程就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創新能力等。
體育課堂有其他課堂沒有的場地優勢,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問題上,老師一定要能夠借助體育課堂的優勢,將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與豐富的教學經驗相結合,樹立創新的理念,在創新教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