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 王穎瑞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香江學校 廣東 廣州 511300)
《課程標準》提出:對小學中高年段學生來說,學習古詩詞的目標在于: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為了讓現代小學生更好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能在小學階段有深度的鑒賞古詩詞,我和本校老師一起進行了《小學古詩故事教學微課程的實踐與探究》的課題研究。我們在不改變史實的基礎上,撰寫內容生動而豐富的詩歌故事或詩人故事。
2.1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字,會寫一個字。能正確讀寫“收篙、停棹”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聽故事、看圖畫、結合注釋,想象詩中的情景,感知詩歌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通過古詩的學習,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2.2 教學片段。
片段(一)故事導入,初識楊萬里。
1.師:(出示楊萬里的圖片):孩子們,你們看看認識他嗎?
生:不認識。
師:我給大家講一個有關他的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肯定知道他是誰了。
生(對故事非常感興趣,注意力集中)
宋朝的時候有個姓楊的官員,他十分關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但是呢他總喜歡說皇帝和其他官員哪哪做的不好。把皇帝氣得火冒三丈,一直不重用他。皇帝不理他,楊大人呢也不想自討沒趣,于是他就過起了游山玩水的生活。有一年初夏,他跟朋友一起出去玩,那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他突然發現有一處池塘,遠處的泉眼汩汩的冒著涓涓細流,旁邊樹木的樹蔭倒映在水中,長滿綠葉的樹枝隨風飄蕩,池子里的荷花才剛剛露出花苞,竟然已經有一只蜻蜓被它吸引落在了上面。于是馬上寫了一首詩。孩子們知道哪首詩嗎?對,就是《小池》。咱們一起背誦一遍。
生:齊背《小池》。
(通過故事的講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即讓孩子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也把曾經學過的同一作者的作品串聯起來,喚起學生記憶。)
片段(二)讀古詩,想象畫面,學《舟過安仁》。
師:現在我們都知道這位楊大人是誰了。有一天,我們的大詩人楊萬里乘船路過安仁這個地方,在船上,他看到一幅特別有趣的景象。孩子們,他看到什么了呢?我們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舟過安仁》。
師:孩子們,讀完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1:我看到了兩個小孩子在劃船。
生2:我看到了他們打了一把傘。
師:老師看到了四幅圖,想不想看看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樣?但是,我要增加點難度。這四幅圖我打亂了順序,你們幫我找找分別對應的是哪句詩,好嗎?(出示四幅圖畫,學生一一找到對應的詩句)
師:耳聰便會聽,目明便會看。你真是一個耳聰目明的孩子,真棒。找到了相對應的詩句,你可以用一兩句話來說一說每幅畫的意思嗎?
(出示自學提示)給大家一點提示,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你看到了誰在干什么?誰來?
生1:第一幅:一艘漁船上坐著兩個小孩。
生2:第二幅:他們把撐船的竹竿收起來,把船槳停下了,坐在船里。
生3:第三幅:怪不得沒有雨他們還撐著一把傘。
生4:第四幅:原來不是為了遮擋頭上的雨,是為了把雨傘當風帆來用,讓船前進。
師:孩子們你們真的很會學習,讓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一遍《舟過安仁》,宋,楊萬里。
(通過看圖找詩句,根據圖畫說詩句的意思兩個環節,讓學生輕松明白詩歌的主要意思,為下文鑒賞詩歌做鋪墊。)
片段(三)再讀古詩,煉字鑒賞,體會情感。
師:理解了這首詩,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在首詩中,你最喜歡哪一句或者哪個字?為什么?
生1:我最喜歡“怪生無雨都張傘”這一句。因為這句話引出了為什么這兩個小孩不劃船反而要撐傘,因為他們不是為了擋雨是為了把傘當帆,讓船前進。
生2:我最喜歡“收篙停棹坐船中”這一句,因為我覺得這一句寫出的畫面就是小孩子干的事情,我也干過類似這樣的事情。
生3:我最喜歡“怪生”這個詞,因為這個詞的意思是“怪不得”,我從中感受到詩人看到小孩子頑皮時候那種包容的心態,就是覺得小孩子這樣很好玩。
孩子們你們很會讀古詩,作者正是帶著這種喜愛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充滿“童趣”的詩,請你們帶著這種喜愛之情再讀一遍吧。
生:齊讀。
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有趣的情景,贊賞了小孩子玩耍中透露出的聰明機靈,表達了作者對兒童的喜歡之情。
片段(四)小組合作,看圖編故事。
師:結合剛才大家說的,看圖想象編故事。看哪個組的同學最能干,派一個同學來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編寫完整故事)
現場改寫《舟過安仁》的故事,點人范讀。
《舟過安仁》這首詩歌內容并不難理解,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卻有很大的提升。為了讓學生更享受學習的樂趣,我把古詩課設計的如同玩游戲。在聽故事中,了解更多詩人的生平,找正確詩句對應圖畫中,讓學生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在討論自己喜歡的詩句或字詞中,體悟作者的情感。
這種學習成果的實現,是基于以往學生積累了許多古詩的故事。積累古詩的小故事,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改善課堂氛圍,拋棄傳統的知識傳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更能夠激發學生興趣,改善死水一潭的課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