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玲
(福建省福清市實驗小學,福建福清 350300)
單元承載著學習的主題意義,是構成課程內容的基本組塊?,F行的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由若干部分和板塊構成,各個部分、不同板塊功能各異,但都圍繞同一個話題展開,因此,各板塊之間有著或顯或隱的聯系。單元整體教學是教師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在充分理解編者意圖、精準預判學情的基礎上,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重組、調整與開發,并優化活動設計,進而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手段和策略。
主題是教學的切入點,因此,關注、理解主題是單元整體教學的首要環節。教師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和把握應基于《課程標準》,以服務學科育人和學生發展為宗旨,仔細研讀教材,認真分析學情,整合相關教學資源,兼顧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準確把握主題意義,找準主題意義的落腳點。
例如,教學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The Olympic Games時,教師通過認真揣摩、反復比較,找到三個教學板塊的關聯點,并進行有機整合,以“認識奧運”“回眸奧運”“備戰奧運”為基本思路,緊扣單元主題,分別實施三個課時的教學[1]。
Part A 部分教學圍繞“認識奧運”,教師通過讓學生欣賞Part C 中的歌曲You and Me,自然呈現單元主題The Olympic Games;之后,教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使學生聚焦單元主題;最后,教師用Part C 中Learn to write,通過補全句子的方式檢測學生對Olympic Flag 知識的掌握情況。
Part B 部分教學圍繞“回眸奧運”主題,教師先用視頻呈現北京奧運會壯觀的入場式情景,讓學生學唱Part C 中的歌曲You and Me,以此聚焦單元主題;之后,教師通過“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29th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引導學生運用一般過去時梳理北京奧運會舉辦的時間、口號、主題曲等;最后,以Part C 中的chant:One World,One Dream歡快的韻律節奏結束本課時的學習。
Part C 部分教學,在充分復習Part A 和Part B 的基礎上,以“備戰奧運”為主題進行拓展提升,復現運動類單詞和詞組,如run,swim,high jump,long jump等,請學生用現在進行時描述視頻中運動健兒們備戰東京奧運會的訓練情景,為Unit2Physical Exercises的教學做好準備。
本單元的三個話題根據主題內涵依次展開,從不同角度體現主題,指引學生從內容、語言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使學生全面領悟單元主題,整體分析教材文本,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言情境的創設應完整連貫、前后一致,力求教學流程自然、順暢,為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在閩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3Planning a Trip中,Part A 部分講述的是Sally 和Wang Tao 談論國慶節旅行計劃,Sally 通過交談得知Wang Tao 國慶假期將去臺灣旅行;Part B 部分對話講述的是Wang Tao 向Ma Li 了解臺灣的氣候,為出行做準備,同時學習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 等詞匯;Part C部分通過“Do a survey”“Learn to write”等鞏固本單元的主要語言教學內容。教師結合單元整體分析,確定了圍繞My Trip 設計各教學環節的語言情境及活動。
首先,教師呈現曾經的旅行照片,師生一起談論去過哪些地方旅游,旅行過程的經歷和感受如何,并讓學生談論自己是否喜歡旅行,最喜歡在旅行途中做什么。交談中,教師介紹外出旅行的最佳時機為節假日和寒暑假,復習已學的節假日名稱,如Spring Festival,Christmas,Summer vacation 等,自然呈現本課新知:National Day is coming.
其次,教師通過梳理問題:“When will Wang Tao go for a holiday? Where will he go? Who will he with?How will he go there?”使學生聚焦對話內容,同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小組內討論Wang Tao 的旅行計劃,整體掌握相關語言,如“Will you...?Yes,I will.No,I won't.National Day is coming.My aunt and Uncle live in Taibei.”
最后,教師在創設語言情境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他們的共同關注點,圍繞學生熟悉的場景或感興趣的話題,選擇適恰素材創設真實、自然、生活化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有效達成整體語言學習目標。
確定好主題、情境和教學內容之后,教師要通過適當的教學任務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單元主題觀照的教學任務設計要更加注重具體項目與主題情境的有效融合,建立項目之間的內在聯系,明確各個課時教學活動對學生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應力求語言知識與技能相結合、任務與功能相映襯,體現綜合性、關聯性、遞進性、實踐性等特點,引導學生圍繞單元主題深入進行多元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及遷移創新,進而使學生整體理解主題內容,拓展思考探究空間,提高綜合表達能力,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8Farewell為例,教師在第一課時Part A 設計了如下學習任務。
(1) Before-reading:Look and say
瀏覽Part B 中Ask and answer 部分的相冊,請學生回憶Our primary school life 和Sally's primary school life in China,為呈現課題Farewell 進行情感烘托。
(2) While-reading
①Read and think.快速瀏覽語篇,讓學生回答問題:“What is Miss Gao's suggestion?” ② Read and choose.細讀語篇,請學生選擇恰當的短語回答問題:“What can they do for Sally?”③ Read and say.再次理解文本,運用“Why not...? Let's...?”對Farewell Party提出自己的建議。
(3) Post-reading
①A plan for farewell party.②Make a year book.(Part C 的內容)
在教學中,教師基于單元主題,圍繞單課情境give suggestions 并融合Part A 和Part C 的相關內容,設計了一系列相互銜接、緊密聯系、層層遞進的語篇學習任務。
在讀后環節,教師設計讓學生制作畢業紀念冊的任務,并分解到三個課時中予以落實。畢業紀念冊以Farewell 為主題,貫穿單元學習的始終,學生在不同的課時完成不同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抽象的語言學習與生動的實踐體驗有機結合,學生在“做”中進一步深化了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厘清單元知識結構,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言知識,有效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主題、語境、任務是相互聯系、彼此呼應的。因此,教師在關注學生習得語言知識的同時,要著眼于每一單元的獨特性,以主題串聯教學內容,進行既有梯度又有深度的教學設計,使具體教學內容與板塊特定功能達成有機統一,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培養英語學習能力,在活動體驗中塑造文化品格,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