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詩懿
(江蘇省南京市邁皋橋初級中學第29中分校 江蘇 南京 210000)
素質教育盛行,道德與法治這門科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要認清教育形勢,不斷轉變教學理念與思維,不僅要促進學生詳細掌握基礎文化課知識,還要時刻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不斷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是比較單調且枯燥的,學生對此不容易理解且容易失去興趣,所以老師要轉變教學策略,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有趣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投身學習,讓學生的核心素養獲得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學“民族文化”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我就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信息技術巧妙地融入教學,在備課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在網上給學生搜集了有關世界各地的文化圖片、文字、視頻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了合理匯總,制作成了一段時長為幾分鐘的視頻,在課堂為學生播放視頻,視頻展現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給學生創建了形象且生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學習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視頻展示完,學生仍舊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高效的學習能夠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取得最佳效果,使學習事半功倍。于是我在教學中,便會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元素的引入,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學有關地球自然問題的時候,我就根據教學情況引入了生活元素。在課堂上,我充分結合實際,用語言創設地震、洪澇、臺風等多種多樣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災害情境。然后把全體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都談一談面對這些自然災害的時候可以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對學生來說,我創設的這種教學情景是非常生動且熟悉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均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以積極的態度在小組進行討論,談一談應對措施。在學生討論后,每個小組都要匯報討論結果,然后對結論進行評價,對正確的結論給予肯定,對于錯誤的結論要及時指出并糾正,使得學生更好地了解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讓學生掌握了道德與法治知識,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生活元素引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不感到陌生,促進學生更加投入地學習知識,提升學習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實踐能力是學習任何知識的基礎能力,也是核心素養中必須具備的素養之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我們共同的世界”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為了使學生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我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主題為“我為地球清掃衛生”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我向學生分發了簸箕、掃帚等多種多樣的清掃用具,引導學生義務打掃學校,讓我們生活與學習的環境更加干凈整潔。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均能順利參與,并且認真高效完成實踐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還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又例如,在教學生正確成長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我根據實際的情況為學生開設了“我的房間我整理”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我引導學生整理自己的房間,讓學生將整理前與整理后分別拍下照片比較。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而且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動手操作會得到很大的收獲,這種幸福感是實踐帶來的,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的實際情況,借助必要的教學內容,創設多種活動,正確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使得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當前提倡素質教育形勢下,更加注重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知識,使他們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并且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治老師,身上的責任重大,老師們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合理變革,用學生更加喜歡、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