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婧
(新疆阿圖什市昆山育才學校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隨著素質教育發展,現階段朗讀教育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社會人士的關注,許多教師都意識到了朗讀教學對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作用。本文將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現狀,并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
1.1 教學中心偏離。現階段許多學校都加強了對語文教育的重視,但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將語文教學的中心放在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課文內容的理解上,不重視朗讀教學,學生在教學中缺乏足夠的朗讀時間,教學中心偏離[1]。朗讀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的記憶,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思想情感感悟,對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在現階段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導致學生缺乏朗讀意識。尤其是在南疆地區小學教學中,大多數學生為少數民族,學生受民族語言和地區方言等因素影響,漢語口語較差,在朗讀中口音比較濃厚,很少有學生能夠準確、流利地將一篇文章完整地朗讀下來,即學生的朗讀能力普遍較低,再加上教師對朗讀教學不夠重視,學生缺乏足夠的朗讀訓練時間,導致朗讀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1.2 教學方式單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朗讀的重要性。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受文章的意義,體會文章的情感,這樣便能夠實現朗讀教學的目的,又能夠達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的目的。然而,在現階段朗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先對學生進行識字認字教學,再對文章進行講解,在閱讀和講解結束后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樣會導致朗讀時間短暫,且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朗讀指導,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情感表達缺乏關注[2]。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課程教學結束后讓學生進行朗讀,不但會降低學生對朗讀的興趣,還會降低朗讀教學效率。
1.3 沒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小學低年級學生受發展限制,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不高,但這一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因此,這一階段是朗讀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朗讀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還要重視學生朗讀中的情感表達,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改正錯誤的朗讀方式。教師在朗讀教學中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這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優化評價體系,利用教學評價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不斷更正錯誤,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2.1 重視朗讀教學。要想提高朗讀教學的作用,教師必須加強對朗讀教學的重視。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朗讀教學中,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范讀,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范讀時,要做到語言準確流利且富有情感,注意語句之間的停頓和語句的語調,利用抑揚頓挫的朗讀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教師要在教學中堅持朗讀示范,讓學生在長期的朗讀學習與實踐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正確意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朗讀不只是簡單的發音和識字,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朗讀計劃和朗讀教學目標,做到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朗讀,從整體上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2.2 優化朗讀教學形式。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分散注意力,且自制力較差。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時間有限。因此,語文教師要豐富教學形式,提高語文朗讀課堂的趣味性,用豐富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朗讀。如教師在朗讀教學中可以設置分角色朗讀、競賽朗讀等朗讀形式,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朗讀氛圍,提高朗讀的趣味性。例如,在《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朗讀,在學生朗讀過程中進行正確的指導。教師還可以將朗讀教學滲透到課文教學的每個部分。如在課前讓學生用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在課文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分段朗讀,在教學小結時讓學生進行角色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意識,讓學生在朗讀中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2.3 優化教學評價。語文教師在朗讀教學中要不斷優化教學評價,在學生朗讀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一方面,朗讀評價能夠樹立學生的朗讀自信,提高學生的欲望。另一方面,朗讀評價能夠指出學生的問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總而言之,朗讀教學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學生語文的學習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加強對朗讀教學的重視,豐富朗讀教學形式,提高朗讀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朗讀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