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珂寧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人才興國戰略,對于體育舞蹈教學而言,一方面需要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體育舞蹈就是這樣一門學科,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為國家的體育舞蹈事業培養高素質人才,體育舞蹈在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和增強學生體質方面已顯現突出的優勢,本篇文章從高職院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現實狀況出發,對體育舞蹈理論與實踐進行研究。
教學目標模式化,簡言之對學生的動作標準和能力要求需要達到某一客觀的標準。直接影響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和活動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體育能力和滿足不同身體素質的發展要求。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不能過于強調體育舞蹈的觀賞性,體育課堂是為了放松學生身心,減輕學業壓力的同時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而教學目標模式化,卻忽視了學生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不利于滿足社會層面對人才的培養需求。教學目標模式化導致學生千篇一律的體育面貌,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首先,當前體育舞蹈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學生缺乏興趣和鍛煉的積極性。體育舞蹈教學不同于素質教學,不能嚴格按照教科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不能只做教科書的搬運工。教科書的內容過于狹小,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其次,體育課堂不能過于嚴肅,課堂管理不能過于嚴格,不能過于控制學生。當前體育課堂拓展不足,主要表現出單一的運動項目或基礎的跑步,不僅缺乏理論上的教學,更沒有進行足夠的體育欣賞和鍛煉方法與技巧的教學。中小學體育舞蹈教學相差不大,教學內容和通識體育類似,體育舞蹈教學并未涉及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學生對體育課堂失去興趣,課堂上出現散步或翹課的情況,這說明體育舞蹈教學不能滿足學生身體發展和個性化的需求。
當前體育舞蹈教學方法過于傳統,當前體育課堂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練習為輔。體育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就無法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給教師發揮的時間較多,但卻無法保障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學環節雖然有序,但卻并沒有給學生留有自由練習的時間,學生的練習也僅僅是在教師的控制下重復。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導,過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無法真正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練習也只是單純的重復,學生無法真正掌握活動的技巧和精髓,進而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失去興趣。
體育舞蹈教學與體育舞蹈完全不同,體育舞蹈教學目的在于通過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和體育習慣,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不是讓學生真正達到一定的體育舞蹈標準,因此體育舞蹈課堂不能成為競技。簡言之體育舞蹈教學對于成績的考核側重點要與競技體育相區分,但當前的體育舞蹈教學的評價指標過于單一和片面。在體育成績的考核中,主要表現為看學生對技術和動作的達標情況,例如測試跑步的時間,太極拳的動作標準情況等等,這種教學評價并沒有真正與學生綜合素養相結合。不僅如此也沒有從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角度出發,也沒有與學生日常課堂學習情況進行結合,教師需要將與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鍛煉情況作為教學評價的一部分。
良好的體育舞蹈教學觀念能夠極大的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正確的教學觀念也是體育舞蹈教學效率的保障。體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通過觀念灌輸,強化學習,相關領導也要不斷為體育教師爭取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與其他學校積極交流體育舞蹈教學改革。同時體育教師要打破自身固有的傳統教學理念,在做好課堂教學的前提下,積極吸取借鑒其他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的經驗。在此基礎下進一步提升和發展自身的教學觀念,樹立起更科學合理的教學觀念。在思想層次上要真正對體育舞蹈教學改革有正確的認識,真正理解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從而將新的教學觀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一邊開展教學,一邊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屬于本學校的體育舞蹈教學改革道路,真正發揮體育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助推作用,為體育舞蹈教學改革常態化發展注入活力。
體育舞蹈教學內容不僅要滿足學生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需要,還要不斷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并且改變傳統競技體育舞蹈教學,不能給體育舞蹈教學帶來過度的壓力。因此,體育舞蹈教學內容可以在原有的跑步運動、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等活動基礎上進行拓展。例如增設游泳、武術、射箭、體育舞蹈等選修項目。其次要深入落實健康體育為主的教學內容,不斷選擇和拓展具有休閑放松,保健和非競技的體育項目,或定期開展體育項目的欣賞活動,在活動中進行體育技巧,藝術鑒賞和營養保健等方面知識的傳授,與傳統體育項目一同組成和豐富體育舞蹈教學內容。
教師需要設置協作型體育舞蹈活動,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層次的區分,具體比如對學生進行上肢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的課程之中,教師采用多場地、不同項目的形式,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況,設置協作型的體育舞蹈活動,此種活動的優勢在于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協作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協作型體育舞蹈活動動作要領以及技術技巧。而當前協作型體育舞蹈活動與競爭型體育舞蹈活動的最大區別,主要是協作型的體育舞蹈活動講求學生,需要與其他人共同配合完成此項體育舞蹈活動,而協作型的體育舞蹈活動,更加關注學生與自己同學以及其他成員之間的配合能力。在活動中,學生們可以通過與他人的合作,成功的完成體育項目,這樣就能夠鍛煉自己的體育技能,并為體育舞蹈活動的順利展開提供有利的條件。這是當前豐富教學內容的實踐舉措,那么作為高職體育教師,就需要結合高職院校體育舞蹈教學開展的現實情況,為學生們制定協作型體育舞蹈活動的方案,方便學生們與其他人進行合作,以提升同學們的體育舞蹈的水平[2-3]。由此可見,設置協作型體育舞蹈活動,為體育舞蹈活動的順利展開提供有利條件,這是當前高職體育舞蹈教學改進措施之一。
體育舞蹈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的重要條件之一,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提升體育舞蹈教學高效化。在體育舞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優化上,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來進行選擇,以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方向。并不斷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和放松相結合,結合現代體育舞蹈教學方法,賦予當前體育舞蹈教學人文性,科學性和休閑性的特征,從而實現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體育舞蹈教學活動,陶冶情操,提升身體素質,并培養良好的鍛煉和生活習慣。
教師設置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對抗型游戲,該游戲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激發起學生的競爭意識,而當前體育舞蹈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設置對抗型體育舞蹈活動的意義在于,消耗學生的過多的體能,這樣才能夠開展類型各異的體育舞蹈活動,以供學生自由選擇,比如說對抗型游戲的選取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游戲的融入能夠為學生營造舒適的教學環境,而輕松以及舒適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學生們更快的融入到體育學習的氣氛之中,讓學生們更為迅速的掌握對抗型體育舞蹈活動的技巧,幫助學生們緩解體育舞蹈活動之中的心理與精神的緊張。由此可見,設置對抗型體育舞蹈活動可以緩解學生們心理與精神的緊張,這是當前高職體育舞蹈教學改進措施之一。
最后改變傳統的體育舞蹈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全面評價,從以學生為本的角度出發,改變傳統單一的以體育標準為評價的情況,評價過程要真正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和鍛煉的過程,注重對學生個性發展的評價。例如將學生出勤情況、學習態度、課堂紀律和學生自我評價等都納入教學評價中去,將評價模式變得更全面,呈現出動態的評價過程。注重對學生個性發展的評價,利用考試督促學生進行學習,鼓勵學生利用課堂教學評價的模式,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興趣。
制定合理的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計劃,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們緩解日常課業的壓力,另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體育理論的認識,并開闊學生的視野,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之中,教師需要設立各項目的考核制度,從而提高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的質量,合理的體育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計劃,能夠讓學生們體會到體育舞蹈教學的優勢,從這一點我們能夠看出當前高職院校體育舞蹈的活動開展,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需要為學生們營造寬松的練習氛圍,讓學生們完全放松下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開展體育舞蹈活動,而教師需要制定合理的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計劃,讓學生們深度參與到體育技能活動訓練以及活動評價與體育教學的實踐中,這樣就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對自己以及他人體育舞蹈運動水平的了解程度,從而明確自己在體育舞蹈運動學習之中存在的問題,并為高職院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現狀以及改進措施等的相關研究提供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借鑒。
綜上所述,體育舞蹈教師和相關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當前體育舞蹈教學改革的現狀和影響因素,并與自身情況相結合尋求突破。體育舞蹈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校體育的現實意義,不斷反思課堂教學,總結經驗,吸收和借鑒最新的教學成果,積極改變和創新教學方式,本篇文章從高職院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現實狀況出發,進一步提出高職院校體育舞蹈教學的改進措施,具體四個方面展開論述,旨在為體育舞蹈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供合理化的意見以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