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華 黃佩蓓
自主合作教學法在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
陳世華 黃佩蓓
(江西中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
以實驗法探索自主合作教學法在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采用自主合作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乒乓球技術,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交流意識也能得到很大提升,90%的學生認可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它是一種優于傳統教學法的有效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教學法;乒乓球選項課;應用
乒乓球選項課作為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學生們的喜歡,不少學生選修了這門課,然而大部分學生卻存在基礎薄弱的問題,而乒乓球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運動,如何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既能更好地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又能更好地以學生為本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的教育目標,是當前乒乓球教學改革中面臨的重要問題[1]。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強調技能技術的傳授,忽視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難于實現教育目標。針對這一現狀,創新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必需。自主合作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教學方法[2]。為彌補傳統育教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學效果,本研究探索自主合作教學法在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以期為后續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與參考。
以江西中醫藥大學乒乓球選項班學生為具體調查實驗對象,隨機選出兩個班:實驗班和對照班,每班30人,共60人,由同一教師授課,為期12周。
1.2.1實驗前測
實驗前,測試被試驗學生乒乓球基本技術指標成功率。
1.2.2教學過程
1.2.2.1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課前教師制定教學內容、任務與教學目標,課開始時,教師向全班宣布本次課的教學內容、任務、目標情況,然后全班集體做熱身準備活動后,教師利用講解、示范等教學手段向全班進行技術教學,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兩人對練,教師檢查糾錯,練習完后,老師測試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由教師打分,最后教師總結。
1.2.2.2實驗班采用自主合作教學模式
課前教師制定教學內容、任務與教學目標,并對實驗班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為確保小組間實力均衡,分組依據上課前身體素質及技術水平測試進行,優差搭配,將班級分為人數相等的五組。小組內部推選組長,由組長帶頭并組織日常練習。課開始時,教師向全班宣布本次課的教學內容、任務、目標情況,然后集體做完熱身準備活動后,教師講解示范,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自主學習探索,體會要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再通過以小組的組織形式與小組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式的交流學習討論并分享自主學習中獲得的經驗,老師適度引導答疑,進而解決各自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在問題解決后,再具體實施練習,以達到驗證的目的,教師在觀看練習的過程中及時進行糾正、講解,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為測試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教學實驗中的測驗,分數:(1)由學生打分,自我評價。(2)由教師打分,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分數相加測出成績后,將合作小組各成員成績的平均數計為該組團體基本分。(3)按個人成績占70%,團體基本分占30%的比例,計算出個人的最后成績。由教師作課后總結及講評。
1.2.3實驗后測
學期結束,測試被試驗后學生乒乓球基本技術指標成功率,方法與實驗前測試相同;并對學習興趣、合作意識、教學效果進行問卷調查分析。
乒乓球技術在實驗前后兩個班的成績見表1。從表1可見,實驗前,兩個班的成績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后,經12周的教學,雖然兩個班級都有進步,但實驗班進步比對照班的明顯,與對照班相比有著較顯著的差異(P<0.05)。說明在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都能促進學生乒乓球技術的提高,但自主合作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更有助于促進學生乒乓球技術的提高。
表1 實驗前后乒乓球技術測試對比
正手攻球 反手推擋 左推右攻 實驗前實驗后實驗前實驗后實驗前實驗后 實驗班10.68±2.7836.07±4.96 15.11±2.9737.32±3.71 8.46±1.1222.42±2.61 對照班11.03±2.9531.77±4.01 14.94±3.1034.05±4.72 8.72±1.3319.82±2.52 P>0.05<0.05 >0.05<0.05 >0.05<0.05
表2結果表明,實驗后實驗班有66.66%對乒乓球項目持有很感興趣和感興趣的的態度,而對照班只有33.33%;實驗班沒有人對乒乓球項目不感興趣,而對照班有10%的覺得自己對這個項目無興趣。這說明自主合作教學法較傳統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表2 實驗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比
班級n很感興趣感興趣一般不感興趣 實驗班3020(66.66%)9(30%)1(3.33%)0(0) 對照班3010(33.33%)10(33.33%)7(23.33%)3(10%)
表3 實驗后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對比
班級n有提高不明顯沒有提高 實驗班3028(93.33%)2(6.67%)0 對照班3012(40%)15(50%)3(10%)
表3結果表明,實驗后實驗班學生當中認為合作交流意識有明顯提高的比例為93.33%,認為合作交流意識沒有提高的是0人。而對照班學生當中認為通過乒乓球教學后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的比例為40%,分別有50%和10%的學生認為合作交流意識增強不明顯和沒有增強。說明自主合作教學法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培養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法。
表4結果表明,實驗后實驗班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組織形式認為非常有效的占 90%,而對照班為40%;實驗班認為無效的為0,對照班有3.33%的學生認為無效。說明實驗班學生對自主合作教學法教學的有效性贊許度程度比對照班學生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授課形式的贊許度高。
表4 實驗后教學總體效果對比
班級人數非常有效比較有效無效 實驗班3027(90%)3(10%)0(0) 對照班3012(40%)17(56.67%)1(3.33%)
自主合作教學法是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結合。所謂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個人意愿開展學習的過程,而合作學習是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下,每個小組學生之間進行的互動式學習。自主合作教學法的特點是教師只起引導作用,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中,學生有足夠的自由去進行符合自身需求的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現狀合理訓練;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協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該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乒乓球技能,同時還能促進個性發展[3]。如周潔等學者在其論文中通過對乒乓球專項項課學生進行教學實驗得出:“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能提升其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意識和技巧,使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為終身體育意識打下良好基礎”[4]。本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班的教學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班,實驗班學生不僅球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學習興趣、合作交流意識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說明自主合作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是適于乒乓球選項課教學的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教學方法,值得推廣借鑒。
進行自主合作教學法教學,建議:(1)適當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應根據乒乓球選項課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能體現乒乓球選項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的問題情境,保證乒乓球選項課自主合作教學法開展,如正反手擊球:為什么有的人發球時腳會用力在地上蹬一下?由此引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那如何有效率的發球?正手攻球的支點在哪里?如何才能把握好發力的支點和落點,這些問題針對性強,既是正反手擊球教學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此部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問題,又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2)科學合理分組并選定實驗班的各組組長,是有效自主合作學習的關鍵:實施教學前根據學生們的性格、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技術水平、上課積極性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合理的分組,使各組的基本情況大致相同,好的搭配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實施,有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小組活動過程中水平提高快的學生對進步慢的學生積極指導,使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活動過程中用探索、發現的方式因勢利導學生,對學生的需要給予幫助,不能直接回答,鼓勵組間交流討論,擴大學生活動范圍,同時選擇乒乓球技術好、具有組織能力的體育骨干學生擔任組長,利用骨干做好引領者的作用,且平時成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計算,強調學生的集體榮譽感。(3)完善課程評價考核體系,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合作學習中:在原有的傳統考核方式的基礎上,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增加過程性考核比例,將自主合作學習納入過程性考評系統,如由小組長記錄每項自主合作學習時目標任務完成每位學生的貢獻(發言的次數、質量等)給予量化評分。(4)師生共成長: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不但要熟悉本科學專業的知識,還要具備本學科以外的相關知識比如:組織能力、指導能力、創新意識等,才能更好地融入新型的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劉健,高荻.乒乓球課為例淺談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及改革對策[J].科技信息,2012(7):383.
[2]張天聰.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1):180-181.
[3]周潔.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在乒乓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體育世界,2011(1):54-56.
[4]谷金清.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高校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6(367):43-44.
The Application of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of Table Tennis Optional Course
CHEN Shihua, et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Jiangxi, Chian)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JXJG-14-12-23),江西中醫藥大學校級教改課題(2019jzyb-4)。
陳世華(1964—),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黃佩蓓(1964—),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運動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