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麗
根據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世界之最,便捷的體育賽事直播平臺憑借海量的視頻資源,實時的互動體驗,可重復的觀看模式,越來越成為更多用戶的選擇。根據艾瑞咨詢的推算,到2018年國內通過電腦、手機,互聯網終端收看體育賽事直播的用戶規模有望突破2.2億,龐大的用戶催生巨大的市場。2011年騰訊視頻正式上線,經過幾年的發展騰訊體育在資源控制和制作水平方面不斷完善,使越來越多的體育迷路轉粉,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觀眾對體育直播平臺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如何在體育直播行業中做大做強,成為行業領跑者,是騰訊體育的不斷追求目標。
1.1.1 全媒體平臺+優質版權
騰訊公司旗下有騰訊視頻,微信、QQ和騰訊新聞客戶端等,在吸引受眾人群和流量導入方面與其他體育視頻直播平臺相比具有強大優勢,擁有著數量龐大的用戶群體。2017年10月QQ用戶同時在線人數達到2.37億,而微信在2017活躍賬戶數則達到9億多,在瀏覽任何一個騰訊網頁均可進入騰訊體育直播網頁進行觀看,憑借著強大的全媒體平臺優勢在眾多體育賽事平臺中脫穎而出。截止2017年9月騰訊體育已經拿下NBA(美國職業男子籃球聯賽),NHL(美國國家冰球聯盟),NFL(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3家北美職業體育聯盟在中國地區網絡獨家直播權,目前與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洽談正在進行中。優質的體育賽事資源提高了騰訊體育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國內體育平臺運營體育賽事的經驗,同時還擴大了國外優質體育賽事在中國地區的跨步發展。
1.1.2 海量直播資源+高品質直播服務
騰訊體育對NBA的直播場次,單賽季就超過1500場[6],吸引了中國海量NBA球迷,除了關注度極高的NBA比賽還有英超,意甲,西甲,中超,電競等體育賽事直播,騰訊體育通過多方努力積極收購國內外的優質直播資源版權,數量龐大的體育賽事直播給國內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騰訊體育通過科技創新提升觀眾觀看體驗,改進直播質量,提高清晰度,使觀眾體驗不斷提升,簽約優秀的節目現場主持人,利用主持人的粉絲效應吸引更多的觀眾。另外騰訊體育利用自己的平臺優勢開設我的包廂私人訂制服務,通過QQ微信邀請好友一起觀看比賽,進一步提升觀眾的直播體驗。開設的實時評論區,增加觀眾在直播過程中的互動性,提高收視忠誠度。
1.2.1 直播效果和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觀眾對于賽事直播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觀眾選擇高清和超高清的直播,來提高自身的觀看體驗,而以目前我國的網絡速率并不能完全保證。據寬帶發展聯盟發布的第17期《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我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視頻下載速率為16.40Mbit/s,應用到實際傳輸中還需扣除中間損耗,導致傳輸速度上限并沒有那么高,許多觀眾在觀看高峰會出現卡克,畫面與音頻不同步的現象,只能切換清楚度。另外騰訊體育的賽事直播主要是通過購買轉播權轉播體育賽事而自制的節目相對比較少,使消費者缺少新鮮感,忠誠度較低。
1.2.2 賽事直播環境有待改善
網絡體育視頻直播平臺的進入門檻低,即使不用注冊登錄騰訊視頻也可以在線觀看視頻,為進一步增強用戶體驗,騰訊體育直播平臺開設用戶彈幕和評論區,為直播觀眾營造交流和宣泄平臺,但這同時也為直播平臺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評論區中球迷之間的言語攻擊等負能量現象,暴露了觀賽環境中低俗以及個人素質低下的問題,更有某些直播解說員為提高觀眾的關注度以低俗、惡劣的語言解說和答復觀眾,或全然不顧自己的公眾形象在公開場合態度鮮明的表達對球員的不滿。因此,加強對國內體育賽事直播互動板塊的管理,營造和諧積極的直播環境是發展我國體育直播平臺建設的重要的環節。
1.3.1 小眾化的時尚賽事資源有待開發
目前我國網絡體育直播平臺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各大平臺對有限的優質賽事資源版權進行激烈爭奪,但對一些小眾的、新興的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休閑時尚體育項目開發不足。隨著人們對于體育意識的提高和對育消費理念的改變,馬拉松跑、騎行、攀巖等休閑體育項目成為近年來新的消費熱點,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納入沖浪、滑板、攀巖、空手道和棒壘球5個項目。這些觀賞性極高的時尚運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和極限運動愛好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極限運動的推廣。而騰訊體育直播平臺對這些賽事資源的開發相對滯后,在我國各大體育賽事直播中只有少數平臺已經開始重視這些項目的開發,但是相關內容極少,而其他體育直播平臺幾乎沒有涉獵,這些小眾化的時尚體育項目為騰訊體育的直播項目開發提供了機會。
1.3.2 互聯網用戶不斷增加
201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7.51億,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24億人,并根據國務院46號文件,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隨著體育直播市場環境不斷快速發展,政府對賽事轉播權限制逐漸放寬,除了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等少數幾類體育賽事不可轉播外,其他國內外各類體育賽事均可直接購買或轉讓。騰訊體育應繼續引進世界各地的不同類型的優質體育賽事資源,滿足不同體育愛好者的觀看需求。
1.4.1 各種體育賽事直播平臺興起
截止到2017年與體育賽事直播相關的平臺已經超過了200個,各種體育賽事直播平臺風起云涌,隨著國家對體育產業的政策不斷放寬,人們對體育消費的不斷升級,國內資本巨擘紛紛投資到體育直播產業中來,尤其是互聯網巨頭的涉足,阿里體育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簽署十年戰略合作協議共營校園體育,蘇寧體育簽約2018-2019賽季中國排球超級聯賽等,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體育直播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騰訊將面臨更多的體育賽事直播平臺的競爭。
1.4.2 營銷方式單一
騰訊體育視頻直播平臺采取的盈利方式主要有融資費、廣告代理費、會員費、打賞費和版權分銷,然而直播平臺需要支付賽事轉播版權費、直播解說員聘請費和網站維護費等一大筆開銷。許多體育直播平臺因經營不善而負債累累,最終倒閉。2017年騰訊體育賽事直播已經基本實現收支平衡,但是要想達到長期的盈利模式,還需擴展多種盈利方式。尋求新型的直播盈利模式,多方拓展盈利模式,是完善我國網絡體育視頻直播產業的重要途徑。
隨著體育賽事侵權案件的多發,加強對體育賽事轉播權的保護已各界機構討論的熱點,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于體育賽事轉播權的保護需要建立立體綜合治理機制。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加快立法,國家應明確規定體育賽事轉播權的法律性質,完善并修改相關法律條文,做出明確規定,統一體育賽事節目侵權案件的裁判標準,使體育賽事節目的轉播權保護有法可依。從企業層面來說要增強企業版權保護意識的建設,建立強大的版權保護團隊,對體育賽事直播節目進行全方位立體保護,直播平臺通過媒體的宣傳和引導,規范網民的網絡道德素養,自覺抵制非法獲得資源,為體育賽事節目市場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隨著體育產業的利好政策相繼出臺,體育賽事轉播權政策放寬,使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進駐體育賽事直播產業,超高的直播技術和新型的內容是吸引觀眾的制勝法寶。騰訊體育在NBA體育賽事直播中利用先進的技術和高科技演播廳,新型的觀看體驗,進一步提高平臺的知名度。為進一步創新企業,在產品技術方面,應打造一批制作水平高的精英制作團隊,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改善體育賽事直播效果,以提高體育賽事觀賞性。運用先進的VR/AR技術、3D技術、360°全景拍攝等新型技術手段,將解說主持人和嘉賓融合到體育比賽現場和球員身邊,擺脫傳統的體育直播模式,真正實現深度互動。在產品內容創新方面,隨著體育賽事轉播權價格迅速攀升,為緩解直播平臺引進優質體育賽事轉播權較高成本問題,騰訊體育應積極通過自制大批優質體育賽事節目,將體育與綜藝,電影、網紅等娛樂內容結合起來,打造體育賽事明星真人秀節目,體育網紅直播、體育游戲和體育電影節目等。騰訊體育還應加強對體育新聞報道隊伍的建設,摒棄 “標題黨” 陋習,為大眾提供有營養高質量的體育資訊,進一步增加觀眾的粘合力。產品技術和產品內容雙創新必將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關注度。
目前對國內體育賽事的網絡媒體直播,只針對國內頂級體育聯賽,對國內各級聯賽,尤其是基層的各級體育賽事直播的報道寥寥無幾,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賽事活動,實現我國 “體育強國” 的目標和 “全民健身” 的戰略,并不能僅僅依靠一兩個頂級賽事的傳播,最重要的是加強全民參與體育運動的力度。加強對國內體育賽事的全方位報道,是國內專業體育直播平臺尋求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國內的專業體育網站要充分發揮體育傳播的領頭羊作用,培養民眾的本土意識,加強對本土各級體育賽事的報道力度,變更民眾對本土體育賽事發展理念,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到國內體育賽事的環境中來,立足本土體育建設,將我國優秀的本土體育賽事發揚光大,早日實現建設我國體育強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