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霞 福建省三明市醫療保障基金中心
當今社會在穩步向前發展的同時,已逐步脫離不了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貢獻,其在發展中的角色極其重要,醫保基金作為社保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如若隨著社會發展,醫療保險出現問題,將會阻礙社會穩步向前。事實上,近些年來,很多問題已經逐步暴露出來,這些問題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充分重視并應當對相關問題仔細認真研究分析,做好改善改進工作,相關工作應該具備針對性,以期能夠健全醫保制度并使之不斷完善[1]。
各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以及個人均構成了醫保基金的來源,按照目前中國現行法律以及用人單位與其員工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等中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相應的比例,對員工需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進行核算,用以為各員工暨參保人,也是被保險人提供一種醫療性的貨幣資金保障,該保險具有強制性,不以營利為目的,位列中國社保五大險之一。該保險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重點要求如下:① 醫保基金所籌集的資金及其使用,務必滿足中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及各類政策要求;② 應建立健全基金財務管理各項制度規定,基金的分配,及對其綜合性的核算,以及后續的研究分析并對以上各種工作的考核,應力求全面完善,相關內容的歷次變動應詳細記錄留痕并長期保存;此外,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各項紀律,確保監察制度的建立健全,以保障基金的安全性。醫保基金的會計核算則是重點強調會計期間應能夠做到正確劃分,相關賬目的結算應能夠做到正確分期,且按照要求完成對應期間相關財報的編制工作,應當以實際數據為基礎,數據應涵蓋各項收支,力求能夠記錄并真實反映日常運行中的收入、支出,以及結余情況[2]。
醫保基金的保護對象是各主體機構的參保人員,是一種專項基金,旨在保障員工的醫療,并由醫保經辦機構應國家的法律規章向自然人或非自然人收取籌集。醫療保險基金是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國家有關規定,向單位和個人籌集用于基本醫療保險的專項基金,包括社會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兩部分,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繳納。只有執行規范的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才能使科學有效的管理成為可能,醫保基金的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從而能夠保障參保人權益,以及對醫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形成有力保障。
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規章制度的要求,中國境內的全部用人單位,包括但不限于企事業、機關、社會團體以及民非、個體工商戶在招聘用人時,應當嚴格按照醫保制度的既有規定,向醫保經辦機構繳納保險。但事實上,目前應保未保現象仍然存在,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某些私營單位及個體工商戶,以經營不善等為由,拒絕給員工辦理醫保,另有建筑業中的包工頭、手工個體經營組織者等參保意愿相對較低。二是已下崗人員或是處于失業狀態下的人員,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繳納醫保費用存在較大的困難。三是為了節約企業經營成本減少所謂不必要的開支,部分企業使用手段迫使員工與其達成拒保約定,以達到其不繳納保費的目的[3]。
醫保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本身存在一定復雜性,這不僅體現在其種類上較為復雜,亦體現在因面向參保對象不同而所核算的內容差異的復雜性。具體來看,醫療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醫療救助、精準扶貧疊加保險等。與此同時,基金有執行獨立性核算的嚴格要求,所籌錢款均應專項運用,各項要求的疊加復合,大幅增加了相關工作的復雜性,這也對勝任此項工作的能力,以及處理由復雜工作衍生的各類問題的綜合素質有了高水平的要求。總體來看,會計從業人員應當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同時培養綜合素質,這兩方面均需要補強提升。此外,在工作人員的日常事務處理中亦存在非常多的薄弱點亟待整改補強,例如會計憑證不符合制定的要求、所載內容不完整、材料未連續編號以及未能及時更正相關疏漏錯誤等等。盡管從業人員曾經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和基礎,但自覺學習的習慣卻未有效培養,對業務知識的學習不重視不主動,致使能力無法提升,更有甚者,對待工作不認真,操作馬虎不規范,使得相關信息不準確,難以反映實際情況。
一方面收付實現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如實反映醫保基金結余,實現對每一筆資金的記錄,同時能夠清晰地反映收入費用的歸屬期間能否匹配日常運行中的資金收支。另一方面,作為會計核算確認的方法之一,該種會計核算方式缺陷較為明顯,能夠提供的信息相對有限,反映醫保信息不充分,誤導信息使用人,導致醫保基金年度收支及結余不準確。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想要解決系統性問題,傳統財務系統由于其涵蓋內容較為簡單而難以勝任解決問題的角色。基本醫保財務子系統操作具有便利性但不能夠進行審核,也無法保持會計的獨立性,準確性同時也難以保障。
信息化水平的快速發展能夠給包含醫保會計核算在內的大多數核算工作量較大的工作減負,然而相關技術仍在發展中,大量的工作仍需人工完成。除上述情形外,收付實現制下,會計系統并沒有完成自動化改造。與此同時,醫保業務規模逐年擴大,因而參保和繳納醫保人員數量亦呈逐步增長態勢,人口和地區分布愈發復雜且處于動態的變化過程中,但數據的傳遞共享成為難題,難以保證其有效準確性。此外,計算機領域和會計領域的高層次人才仍然較少,更加不利于會計信息化的發展。
在醫保經辦機構內部已設置了相應的監管部門并制定職責,但具體的職責劃分卻顯然不是太過明確,雖然在劃分職責時亦難以達到嚴格意義上的平等,但其劃分仍然極其重要且必要。一是內審的重要性程度未體現出來,上層干部不夠重視,相關工作流于形式。二是賬目管理的重視程度明顯重于對收支過程的監督,諸如欺詐騙保、費用虛報等問題,僅看賬難以辨別清楚。三是從管理的整體現狀來看,尚且缺乏完善的機制,亦沒有明顯的約束,多數工作甚至是流于形式,本該發揮作用的角色沒有發揮出實際效能,職責空置。
綜合以上分析,追根溯源,分析問題產生的癥結,得出會計時間的確認是相關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這是因為存在兩種不同形式的核算基礎,即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這兩種形式存在差異,具體在于兩個系統指向了發生和收益實現的兩個極端。從上面可以看出,收付實現制過于簡單,難以滿足對基本醫保基金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其局限性十分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無法準確記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資產和負債狀況;二則目前基本醫保基金收支難以匹配,其結余情況不能夠得到真實且準確地反映。
會計記錄要求系指對某些對象的指導要求,該對象指相關會計業務,或是會計確認業務或是會計計量業務,基于指導的前提采取一定的記錄方法,全程將經紀業務記錄下來。可將設立的賬戶登記于賬簿之上,用以會計記錄復核。具體來看,醫保基金的跨級科目可以細分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權益類以及收入費用類等科目。傳統的科目設置在使用方面上對于特殊的會計核算無法適用,難以對基本醫保相關的賬戶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目前的會計制度僅關于科目層面,而沒有繼續對科目作進一步劃分設計。不同于區域的二三級會計科目名稱不一致,未達成統一,使得會計記錄難以完成,提升了使用財務會計信息的難度。
基本醫保基金相關財務會計信息的對外披露,系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預處理并形成處理后的信息予以對外公布,這是基本醫保基金財務會計不能夠缺失的一個環節,反映了會計處理的最終情況。但是目前國內的監督仍然缺失,民事監督職能機構缺位,既有機構的各部門職責分工很不清晰。很多情況下,上報的醫療信息未能及時進行審核,導致問題的發現也嚴重滯后。基本醫保基金財務會計信息對外披露的作用因而被弱化了,相關工作流于形式。
醫保基金經辦員對于相關財務制度,應當有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完全根據工作要求執行相關工作。工作的孰優孰劣,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發展趨勢狀況直接相關,故對其堅持落實并一一以貫之非常重要,例如:財務管理機構、財務核算、會計憑證等難題都需要獲得規范性解決。除此之外,也要不斷完善內部會計操縱制度,對財會人員的管理方法、崗位職責、管理權限制度、會計程序處理、流動資產管理方法等作出細致要求。除以上內容以外,也要不斷完善健全對賬管理方法制度。對賬管理方法制度能夠分成2個層面,為定點醫療機構對賬和業務流程部門的對賬,定點醫療機構每一個月都需要開展收入支出對賬,而業務流程部門的對賬也要按時進行。創建對賬制度,深入全面剖析對賬時間及具體內容,并建立健全制衡機制和設立制衡機構,力求達成互相牽制、互相監管的平衡監督局面。
醫保基金財務會計管理的主體是相關從業人員,對相關人員素質的提高就顯得尤為重要,重點可以從如下兩個層面予以強化:一是可以從內部進行培養,二來可以從外部進行招聘。在招聘時應當將相關的招聘要求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提高準入門檻,不僅要考慮外部求職人員專業能力是否勝任,是否擁有專業資質。同時也要考評他們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其是否具有處理綜合性事務的能力和素質,從而多方面保障入職新人的綜合水平,進而提升整體員工的綜合水平。此外,應同時著力強化對現有員工的管理,通過員工培訓、對員工工作的業績制定作出相應制度并進行考核,以及運用績效管理等手段引導鼓勵員工學習,并能夠達到使其切身感覺到受重視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努力提升執業素質和文化素養。醫保基金的諸多方面有別于普通企業,不僅體現在職業素質層面,對于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亦應該予以重點關注,不能忽視。
如若會計方法能夠改進,則醫保經辦機構的財務管理水平亦能夠得到大幅提高,具體來看可以從如下幾個層面著手實施:① 基于醫保基金財務會計核算的基本真實情況,對相應科目予以調整,不重要或者不必要的科目應從中剔除,明確會計科目并使之更為清晰化;② 變換財務會計核算的手段,更換收付實現制為權責發生制,并一貫使用,這樣講有助于提升數據的真實性和提高其準確性,將可以更真實地反映風險及醫保基金的真實資產負債權益存量情況,有利于各類風險的防范;③ 在財報中應當增加并細化說明的內容,譬如關于收入的相關說明中可以更加細化,如將欠款單位的名稱及欠款信息等明確列出,并將截至目前的收款比例一并列示,從而使得決策者及管理層通過上述信息便能夠及時掌握重點問題的具體情況。
信息化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醫保基金財務會計的核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該系統是一體化的系統,其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對財務會計的核算內容進行整合優化,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財務管理的有效性以及促使其提高執行效率。而且,通過建立信息化數據庫,對其加以利用,同時在會計系統的輔助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醫保基金會計的運作效能。同時也能夠杜絕數據丟失,有效規范記錄錯誤等,對數據安全形成保障。但在利用相關系統獲得便利的同時,應重點關注網絡安全,應當建立健全網絡安全系統,如網絡防火墻及信息安全分層系統,對數據的安全和隱私形成切實的保護,從而奠定醫保信息化發展的基礎。
以《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和國家醫保局2、3號令指導基金使用監管工作,嚴肅查處違規收費、掛床住院、分解住院等違約行為,規范醫保定點機構的服務行為。根據不同醫保支付方式的特點,結合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發現的違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智能監控規則,發揮好智能監管的作用,守好人民的“救命錢、保命錢”,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隨著醫療保險制度的完善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重視其會計和財務問題,完善醫療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措施,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解決存在的問題,充分認識黨和國家的有關指導和要求,完善醫療保險制度,保證醫療保險基金機構的平穩運行,保證財務管理的安全和準確,準確識別和規避風險,明確財務會計人員的責任,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