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統戰部機關黨委、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者按】2020年,江蘇省黨建學會研究成果豐碩。各課題組緊盯新時代組織工作亟須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扎實開展黨建調研,形成了一批質量較高的調研成果。本刊特開設“學會之窗”專欄,選登優秀調研成果,推動黨建研究工作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統戰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統一戰線的重大決策部署,以機關黨建工作引領全省統一戰線發展,發揮了省級機關示范表率作用,但仍存在責任不清晰、隊伍能力不強、創新不足等問題。課題組對部機關及其直屬單位黨建工作進行了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分析了省統戰機關黨建工作的制約因素及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策建議。
對機關黨建和統戰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八大,從嚴治黨一直是中國共產黨黨建工作的基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相當長一段時期以來,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也一直存在。省統戰機關或多或少地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存在“燈下黑”現象。
缺乏機關黨建與統戰工作銜接的程序性規定。其一,民主黨派機關中共黨組織受統戰機關黨委領導,工作定位是組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促進民主黨派機關建設。但在實踐中,由于沒有成文的規定,民主黨派機關中共黨組織在組織活動開展、經費支持等方面存在困難,導致黨建和統戰工作“兩張皮”的問題。其二,統一戰線的制度機制在嚴格意義上應屬于國家憲法性文件。而目前民主黨派參與協商民主的制度安排屬于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層面,沒有形成政黨協商的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其三,規范黨政領導干部與民營經濟人士聯系交往的正面和負面清單還沒有出臺。
對黨員干部隊伍的認識不充分。走訪中了解到,能力提升是黨員干部最迫切的需求,但是目前黨組織活動沒有與提升業務能力結合起來、與黨員干部的需求結合起來。
考核評價、監督機制不健全。一是缺乏考核評價機制以及激勵機制。多數被調查者不知道省委統戰部黨建責任清單,下級黨組織和黨員無法進行考評和監督。二是基層黨組織履職監督亟待加強?!氨O督主體不明確、監督沒有保障”“未能定期向上級黨組織反映情況和提出意見建議”“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和保障黨員權利不受侵犯不到位”等問題依然存在。三是作風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存在“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等問題,組織生活中深層次思想交流少,淺層次交流多。
自身隊伍建設不足。一是理論水平亟待提高。對于應知應會的基本理論知識學得不深、悟得不透。二是不少黨員干部對機關黨建漠不關心。在問及“省統戰系統機關黨建工作中落實主體責任存在哪些問題”時,三分之一的黨員選擇“責任清單沒有公示,普通黨員不了解”,而這些黨建制度都已掛在江蘇統一戰線網頁上。三是工作能力不足。大局觀念不強,一些處室不愿意承擔壓力和責任;進取精神不夠,習慣于依靠老辦法開展工作;服務意識欠缺,深入統戰一線行動遲滯、方法不多;工作落實不力,不重視抓落實、不善于抓落實、不致力于抓落實的現象,還在相當范圍內存在;部分黨員“不善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敢發表意見”的問題嚴重。
聚焦凝聚共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黨建以及統一戰線的重要論述,對照做好檢視剖析,針對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抓好整改落實,提高對機關黨建意義的認識。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政治引導作用。
推動機關黨建與統戰工作銜接的程序性規定出臺。開展機關黨建與統戰工作政策法規的調研,向上級部門提出出臺機關黨建以及與統戰工作銜接程序性規定的建議。推動制定政商交往正、負清單,便于操作的同時,促進親清政商關系建設。建立統一戰線溝通交流協商成果落實追蹤反饋機制。
充分認識黨建和統戰工作對象。進一步了解統戰工作對象的特點,探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中年輕一代凝聚共識的方法;在民族工作中研究探尋對中國共產黨領導認同增加的機制和路徑;積極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在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中發揮作用;探尋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多種路徑。
健全機關黨建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將省委統戰部黨建責任清單作為各級黨組織學習的內容,告知全體黨員干部。探索建立從部務會、機關黨委到基層黨支部黨建與統戰工作的考核機制,賦予下級組織和普通黨員監督的權利,提供行使監督權力的渠道。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以及激勵機制。根據機關、直屬單位不同性質設立有差異的考核評價體系。突出抓好人才使用這個激勵杠桿;加強基層黨組織履職監督機制;強化作風建設。創新學習方法,開展討論式學習方式,促進黨員間、同事間深層次思想交流。搭建黨員之間、同事之間交流學習的平臺。
提升隊伍素質。提高政治站位,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做表率,在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上做表率,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決策部署上做表率。提高統戰隊伍的能力和水平,強化培訓,加強制度建設,提升隊伍政治意識、思想意識、組織意識、作風意識、紀律意識。深刻理解和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心理學等溝通交流的方式和手段,掌握現代科技手段,以過硬本領提高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