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維錦
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是對各地各單位年度業績的一次“大檢閱”,也是對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履職表現的一場“大統考”。
考核的“風向標”“指揮棒”“助推器”作用能不能持續發力、效果能不能持續顯現,關鍵看后續的結果運用。然而,一些單位對結果運用重視度不夠,考核急于畫句號、換頻道。比如,有的對結果公開不夠,只簡單地公布等次,對分數的“來龍去脈”等避而不談;有的結果兌現力度不夠、剛性不足;還有的兌現僅停留在物質層面,與干部最需要的精神激勵、最關心的升降去留不掛鉤……如果在結果運用上“松了勁”“打了折”,這樣既背離了考核的初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部的政績觀。
毛主席曾經說過,“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同樣,面對來自各個層級、各個條線的“成績單”,我們不要急著“打板子”,也不要忙于“戴紅花”,而是要冷靜下來,舍得花時間、花精力,對考核結果進行深入分析研判:是班子協作不夠,還是個人拖沓拖累?是主觀努力不夠,還是方法措施不對?是目標定位偏差,還是基層基礎薄弱?昨天的“石頭”今天能不能搬掉,別人的“利器”我們能不能效仿?只有把這些問題找準了,把情況摸透了,責權利才會更加清晰,“大鍋飯”才能變成“大家干”,“千斤頂”才能變成“人人頂”。
堅持考用結合、獎懲并舉,讓考核貫穿干部工作的全過程,有效傳遞責任和壓力,更好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堅持正向激勵主基調,對考核中發現的“孺子牛”“拓荒?!薄袄宵S?!保皶r通過記功、授予稱號、宣傳表彰等形式予以獎勵,讓“吃苦者吃香”;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年度考核獎金、晉升工資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讓“實干者實惠”;在調學調訓、實踐鍛煉、職務提拔和職級晉升上予以重點關注,讓“有為者有位”,讓考核的“指揮棒”硬起來、“風向標”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