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 平
(作者系江蘇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江蘇省教育系統黨建研究會秘書長)
■眭 平
抓辦學方向、抓組織覆蓋、抓隊伍建設、抓綜合考核,是江蘇高校黨建工作的實踐特色和重要經驗。近年來,江蘇高校各級黨組織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高校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蘇高校黨建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個綱和魂,理論武裝持續深入、基層基礎持續夯實、主體責任不斷壓實,以高質量黨建推動江蘇高校高質量發展。
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確保按照黨的要求辦學立校。在思想統領上下功夫。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全省高校改革發展。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推進新思想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確保中央部署要求在江蘇高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立德樹人上下功夫。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大力加強馬院建設,遴選21個示范馬院和13個培育點。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實施“領航·揚帆”計劃,累計重點培養50名優秀青年思政課教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在意識形態上下功夫。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導權和話語權,落實和健全高校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工作機制。重點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培訓和宣傳輿論陣地管理,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不給錯誤思潮和有害言論提供發聲場所和機會。創新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提高輿論引導水平。
全面建強戰斗堡壘,確保黨的組織領導有效覆蓋。完善領導體制機制。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建立省領導聯系高校制度。健全高校“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會參與”的內部治理體系和結構,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情況報告制度、書記校長經常性溝通制度、班子成員談心談話制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保證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機制協調運行。高校院系黨政共同研究決策重要事項、共同負責落實各項工作,在教師引進、課程建設、教材選用、學術活動等重大問題上把好政治關。建強基層黨組織。實施高校黨支部“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推進全省高校1.3萬個以上黨支部全面達標,達標率99.5%;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建設質量高、作用發揮好的優質黨支部;在建黨百年之際打造100個左右彰顯江蘇高校特色、創新成果突出的特色黨支部。“十四五”期間,接續實施高校三級黨組織“固本強基”建設計劃,培育創建黨建工作20個示范高校、200個標桿院系、1000個樣板支部,推動解決三級黨組織“上熱、中溫、下冷”問題。印發高校院系黨組織、基層黨支部工作標準,培育建設“一院一品”黨建品牌和“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示范點。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建立高校書記履行黨建工作責任述職制度,全面推開院系黨組織、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以規范民辦高校書記選派為重點,進一步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強化黨組織按期換屆、落實黨政董“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確保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持續開展基層黨建“書記項目”,著力解決“老大難”問題。開設“高校書記校長第一課”專欄,推動領導干部“當好辦學治校第一人、上好立德樹人第一課”。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隊伍,推動教育強省建設任務落實。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以5年一次的高校黨政紀集中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全面落實紀委書記、組宣統部長擔任黨委常委(或委員)。每年舉辦高校書記校長暑期學習會、2期院系黨政負責人培訓班、6期基層黨支部書記示范培訓班,持續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達標率99.5%以上。增強師生黨員隊伍活力。實施教師黨員先鋒工程、大學生黨員素質工程,開展向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南理工王澤山院士學習活動,總結推廣南航徐川“思政工作法”、南師大長江學者汪永進“樹人支部工作法”等經驗做法。指導高校做好大學生、青年教師和高知群體發展黨員工作,健全完善骨干教師發展黨員的“雙培養”機制。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等制度,組織評選“兩優一先”、最佳黨日活動、優秀微黨課、黨建創新項目,營造濃厚的黨建工作氛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高校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構建教育宣傳、典型示范、倡議承諾、考核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印發高校學風建設意見、學術不端行為處理規程、研究生導師職業道德規范十不準等,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
開展高校綜合考核,推動黨建和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彰顯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在黨建考核內容上涵蓋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五大建設和黨委書記抓黨建等方面,在考核重點上突出黨建重點任務落實和難點問題解決,并通過“乘數計分法”將黨建與高質量考核得分相乘,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倍增效應,以考核倒逼黨建工作真正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嚴在經常,使黨建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的融合機制更加落實。明確高校高質量發展方向。高質量考核內容涵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五大職能。區分本科和高職二種類型、高水平和普通院校二個層次,實施差異化特色化分類考核。突出年度發展實效,將發展性增量和水平性存量指標權重占比設為6:4,將定量和定性指標權重占比設為8:2。科學設置考核流程,實行高質量發展與黨建、學校自身高質量與服務江蘇高質量、高質量發展與滿意度評價、黨建和高質量與領導班子辦學治校能力、現場考察與綜合評價的“雙印證”考核。精準編制數據計量辦法,確保考核結果客觀、公正、高效,變多頭考、多次考為統一考、綜合考,切實減輕高校負擔。注重發揮考核結果正向激勵作用。落實好考核結果與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年度統籌增核一次性績效工資總量掛鉤的政策,研究好考核結果與財政獎勵經費掛鉤的政策,并作為管理評價使用領導班子和成員的重要依據,形成精神鼓勵、政策嘉獎、資金支持、干部使用的正向激勵機制“組合拳”,更好地發揮綜合考核的“指揮棒”“助推器”“方向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