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必德(Peter Salovey)
當地時間8月28日上午,耶魯大學舉辦了2021-2022學年的開學典禮。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PETER SALOVEY)在開學演講中這樣說:
51年前,耶魯大學校長布魯斯特(Kingman Brewster Jr.)向入學新生發表開學演講,歡迎他們來到耶魯,就像我現在所做的一樣。
當時,耶魯大學剛經歷了非同尋常的一年。在那個時代,越南和東南亞地區戰火紛飛,民權和女權運動朝著新的方向發展。在如此風云變幻的整體社會背景之下,許多人開始擔心耶魯大學的未來,對大學存在的價值及意義深感迷茫。
彼時,看著臺下聚集的大一新生,布魯斯特校長打心眼兒里理解他們,體察他們的焦慮,洞悉他們對耶魯的生活及畢業后進入社會的迷茫。然而,在演講中他并沒有直接回答這些困惑,而只是期待學生們繼續努力學習,去圖書館,寫論文,做實驗。他要求學生們好好去做一名學生。他提出了一個縈繞在學生心頭久久無法解答的問題:“當世界置身一片火海,支持你們潛心求學的動力究竟何在?”
此時,我們面臨同樣的困境,我們所處的世界似乎再次深陷一片火海。美國正處于“9·11”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我們正在與新冠疫情斗爭。但這并非全部。今年夏天,我們目睹了全球多處可怕的野火、干旱和洪水災害。你們中有些人甚至親身經歷了這些氣候災難。其實,除了氣候變化,還有種族主義、極端主義、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這些復雜的挑戰,需要我們盡快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
世界身處一片火海。我們不得不再一次追問,當下年輕人求學的意義何在?年輕人又該如何平心靜氣地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我們求學耶魯是為了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社區乃至整個世界。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想起了穆薩(Musar)運動,這是一場19世紀發源于立陶宛的猶太運動。穆薩運動以及猶太教以外的類似宗教和道德實踐的核心思想是,在向社會之外尋求改變之前,我們必須改善自己——審視我們的價值觀,擴大我們的知識,并發展同理心和想象力。
據說當時的一位猶太拉比曾這樣描述:“開始的時候,我嘗試改變世界,但我失敗了。所以我決定縮小范圍,只嘗試影響波蘭的猶太社區,但在那里我也失敗了。于是我把目標鎖定在我的家鄉雷丁(現為白俄羅斯)的社區,但也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功。然后我又把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改變我自己的家庭上,但依舊以失敗告終。最后,我決定改變自己,這就是我對世界產生影響的原因所在。”
正如這位圣人一樣,首先我們必須從提升自我開始做起!大學時代是發展自己的優勢和才能的時機,是以你認為用不可能的方式挑戰自己的機會,是獲取知識和構建理解的時候,也是你不斷探索未來世界的歲月。在耶魯,你會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相聚在一起,接觸到全新的觀點和思想,從探索宇宙大爆炸到討論一本小說的結構,你們可以跨越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追尋和探索宇宙萬物中一切未知問題的答案。
提升自我意味著離開你的舒適區。去報名參加一些聽上去有趣但陌生的課程,去找那些令人敬仰的教授展開一場出乎意料的對話,去參加一些與你觀點不同的演講者的講座,聆聽他們的觀點。無論你學到什么或加入什么樣的社團,我堅信當你離開耶魯的時候,你將不再是今天的那個你。
耶魯的強大之處在于我們共同學習,互相啟發。雖然來自世界各地,但我們具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改善自己,從而改變世界。這也是我們的最高理想,正如耶魯的使命宣言所述,“耶魯致力于改善世界,為今天也為后人,耶魯以為社會各界和全球各地區培養領袖為己任。”
你們就是這樣的胸懷理想、抱負遠大的領導者。這一使命也是我們對布魯斯特校長在五十多年前提出的那個問題的回答。我相信他所說的“潛心學習”意味著你們不是一心只讀圣賢書,更要關心天下事。這意味著孜孜不倦,意味著批判思考,意味著開拓創新——不僅是開拓你們自身,還有整個世界。
這意味著利用你在耶魯的時間為未來的考驗做好準備。在這個意義上,如果我們要完成耶魯大學的使命,并且確實要改善世界,那么“潛心學習”就不僅是值得鼓勵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我想以我最喜歡的一位民謠歌手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的歌曲《當世界置身一片火海》(World's on Fire)中的幾句歌詞來結束本次演講:
當天空放晴時
我們的夢想將再次起舞
家園將在灰燼上重建
是的,世界正置身一片火海。但就在眼前,我看到很多值得保持樂觀的理由。作為耶魯社區的一員,你們的夢想相連,你們的努力共通,在引領和服務明天的道路上,你們蓄勢待發。
歡迎來到耶魯!
(摘自“靠譜英語”微信公眾號,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