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順 天津商業大學
身體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大學生課程完成的質量,合理安排體能訓練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升身體能力與素養。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針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等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此,想要切實保障大學生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需要進行課程目標的設定,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體能訓練教學方案。
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的基本條件就是多樣化的體育教學課程。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大學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制定時,容易受到教學設備以及經驗等制約,單一化課程內容。比如:關于力量訓練,很多教師首先想到的就是啞鈴推舉練習與硬拉負重訓練,其中啞鈴推舉練習主要側重于鍛煉股二頭肌,而硬拉負重訓練可分為直腿硬拉與曲腿硬拉,更加注重鍛煉豎脊肌,兩者皆忽略小肌群訓練,造成學生在收縮力量方面的薄弱,使訓練效果不佳。
在進行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時,很多教師并未明確大學體育訓練目標,依賴于傳統訓練方式,導致訓練過程缺乏專業性與系統性,無法正確引導學生,造成大多數學生身體素質以及體能平平無奇。例如:關于速度訓練的訓練目標,很多體育教師并未明確規定速度達到多少為合格,所以在速度訓練中,盡管采用位移速度、動作速度、反應速度等多項訓練方式,但由于訓練目標不明確,導致部分學生偷懶,蒙混過關,最終導致訓練結果不理想。
在大學體育課程選擇中,學生擁有自主選擇能力,可根據自身特點、興趣愛好等,在足球、籃球、田徑、排球、滑輪等課程之間做選擇,大學體育課程大多針對的是非專業人員,學生缺乏體育知識與教師不了解學生是最常見的問題,因此,教師往往在制定訓練內容時容易與學生實際要求不符。在體育課程最初階段,學生可能還存有一絲興趣,致使教學效果相對較好,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逃課現象就會成為家常便飯,最終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時代在發展,教育行業也日新月異,體育教學也需要創新。通過創新體育教學,有效緩解學生壓力,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的未來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首先,教師應準隨時代的腳步,創新優化體育教學手段,設立新的訓練方式,運用分層教學法,擴大學生體能潛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體能情況進行層次劃分,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訓練方式,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適應新的訓練方式。通過分層次訓練,幫助每一位學生提升身體素質與體能水平。
其次,在新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創新體育教學,加強課程構建,可以幫助學生激發體育細胞,體驗強身健體帶來的快樂,同時也幫助教師產生符合新時代發展的體育教學內容。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體能訓練,創設體育教學課程,以學生為主體,適當加入流行元素,以針對性指導為目標,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得到重視,增加學生積極性。
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育,針對不同體育項目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而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專項訓練。例如:在進行籃球課程時,其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學生力量與速度的提升、掌握基本籃球技能等,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專項訓練時,可以加強力量與速度訓練,通過運用俯臥撐、推舉、臥舉等方式增加學生力量;通過運用負重跑、長跑等訓練增加學生速度。通過設定教學目標,可以進一步展開專項訓練,最終保證體能訓練達標。
現階段,大學體育教學項目種類居多,一般而言,學生通常會根據自身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等進行課程選擇。對于男生而言,大多選擇足球、籃球等項目;而對于女生而言,大多選擇健美操、排球等項目。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不斷豐富課程內容。例如:在進行健美操教學時,教師可以配備優美舒緩的音樂,幫助學生沉浸在健美操的課程中,提升大學體育教學質量。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利用一些外在因素,幫助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增強學生體能。
括而言之,現階段,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愈發受到重視,在教育行業的改革下,學習固然重要,但身體素質以及思想道德觀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想要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教師必須確立教學目標,豐富課程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加強學生體能訓練。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應直面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找尋解決措施,進行大學體育教學創新,使學生持有一張健康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