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亮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
在不同時代下,太極拳的功能和用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古代,太極拳作為一種技擊技術被廣泛傳播;在近現代,太極拳的哲學思想指導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在現代,太極拳的健身功能被不斷研究,并充分發揮,指導人們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持續關注。通過我國武術運動員和愛好者的實踐,證實了陳式太極拳的養生功能和價值,它能夠改善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延年益壽、減緩衰老、預防疾病、調動身體能量,具有養生價值。
陳氏太極拳中含有眾多的做人道理,拳理通倫理,促使太極拳的內涵產生。在動作上,陳氏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身體不偏不倚,保持身體的平衡,使整個力量從腳掌貫穿到頭頂,要求虛靈上頂、落腳生根。中正持勁、虛靈上頂是練習太極拳的基礎,保證了經脈通暢,能夠使力量集中釋放,同時也使陳氏太極拳的動作更具美感。
陳氏太極拳講究“圓”,即身體的各個部位要放松,達到“外柔內剛”的要求。在沉肩墜肘的過程當中,動作本身對身體形成保護作用,防止在技擊過程中受傷。同時,根據陳氏太極拳的發力方式,沉肩墜肘更能使力量集中作用出去,達到攻防一體的效果。在沉肩墜肘的過程中,動作形成了陰柔美感,使動作更具觀賞性。
“放松”是練習陳氏太極拳的基礎要求。通過學習“放松中發力”的這一發力技巧,人體能夠時刻保持放松狀態,對人體內部更加專注。只有身心放松,才能使意念專注,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通過松腰活跨的運動形式,不僅讓太極拳本身具有表演觀賞價值,更讓人處于一種放松的環境當中,放下雜念。
虛實分明、動靜結合、快慢相間、剛柔并濟,形成了“陰陽魚”的太極拳風。在動作上,太極拳要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讓意念不斷延伸和方法,全面掌控自己的身體。虛實結合的動作形式,勁如抽絲的發力技巧,能夠讓意念驅使的動作放松到極致,使其兼備表演功能的同時,更具實戰價值。陳氏太極拳發力一體,上下相隨,在“整”的發力過程中,使虛實相互轉化,身體更加協調。
陳氏太極拳要求在發力的過程中由意念領導,并由意念控制身體的每一個動作,使太極拳的動作產生了獨特的美感。在“以意領氣”的過程中,鍛煉者對自己的身體始終關注,忽視外界條件的干預,使人展現出獨特的精神風貌。
堅持進行陳氏太極拳運動,能夠對心臟血管系統產生影響。陳式太極拳的動作時間較長,在肢體活動的過程中強化肌肉和關節的活動,再配合特有的呼吸方式,能夠強化心臟器官,提升心臟的血液供給能力,從而使人體更加健康。同時,在不斷地呼吸過程中,胸腔內部發生變化,內部的負壓和靜脈壓力增加,改善血液循環,從而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骨骼、肌肉和筋腱促成了人體的運動結構。通過陳氏太極拳運動的學習和實踐,能夠對全身的骨骼、肌肉和筋腱進行鍛煉,強化身體的運動能力。筋腱特有的收縮能力配合太極拳的動作,能夠對筋腱進行全面開發,強化膝關節力量。太極拳通過“靜功”和“動功”的配合,能夠對身體的各部位肌肉進行刺激,從而強化身體的運動能力。
練習陳氏太極拳,必先對呼吸的方式和發力的方式進行練習。陳式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在動作的虛實之間配合呼吸進行調整,能夠強健肺功能,增強有氧工作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而陳式太極拳的“調息”能夠使身體快速放松下來,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保持精神集中。在陳氏太極拳的動作當中,要求“以意領氣”,在練習過程中必須保持精神集中,因此,鍛煉了人的精神力量。
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形式和“氣沉丹田”的調息要求,使得人體的腹部肌肉得到有效的鍛煉,在長時間堅持下,能夠體現出“腸胃按摩”的作用,幫助人體進行胃里存留物消化和代謝。腹式呼吸能夠存儲更多的氣體,在臟器表面形成保護作用,長時間的太極拳運動能夠對胃部產生刺激,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陳氏太極拳的動作是在攻防對抗的競技動作演變中產生,具有一定的技擊功用,同時又以心、神、意、氣的運作,形成了內家功夫的特點。在練習太極拳時,需要明晰太極的拳理以及用途,才能全面地掌握太極拳的相關知識,達到陰陽平衡、強身健體的作用。通過對太極拳的系統練習,能夠改善鍛煉者的心臟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和運動系統,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長期堅持練習能夠保持身心舒暢,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