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興 商丘工學院
武術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形成也有著獨特的淵源故事,武術作為古代戰爭中的一種傳承技術,對于習武之人而言,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抵御外敵,因此武術運動深受古人追捧。然而,當代社會習武之人屈指可數,即便是武術學校的學生,練習武術的意義也與古人有著天壤之別,直接影響著武術文化的傳承,對此,筆者有幸與大家一起研究在文化傳承視域下高校武術的教學探究。
由于自媒體網絡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代年輕人熱衷于網絡電子產品,忽視了古人長期弘揚的“武術文化精神”,因此由于缺乏鍛煉的年輕人也為武術教師帶來了很多的困擾。作為高校的武術教師,倘若想要實現發揮武術教學的價值,首先要明確高校武術教學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武術高校在教學過程中理應堅持提升學生體魄和弘揚中華文化的理念,一方面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目的,另一方面要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武術精神講究磨煉人的堅毅的品格以及正義武德的培養,通過正規的高校武術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耐性,磨煉學生的性格,還能使學生養成習武之人的良好習慣,對于將來的人生也有著極大的幫助,只有實現了武術教學的有效意義,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傳承才能更好地得到實現。
即便高校武術教學在教育方面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文化傳承背景下卻依舊存在著很多的教學問題,一是學生的不夠自律,行為不受大腦的指使。古代的習武之人之所以能夠獲得高成就,離不開夜以繼日的努力耕耘,而有些高校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惰性以及畏難情緒,使得武術教學無法順利進行。倘若學生真正熱愛武術運動,理應克服夏日的炎熱以及冬日的寒冷,為了成功而學會約束自己。二是學生尤其缺乏自信,對武術要領的領悟不明確。武術運動不僅考驗學生的品格,還能體現出學生的天賦,倘若想要在武術方面有所造詣,必須領會武術運動的要領,首先要提升自我自信心,其次要明確武術精神的力量,最后再不斷地研究探索武術運動的學習要領,只有熱愛和不斷鉆研才能學有所成。三是學生上課效率低下,教學方法不奏效。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傳承傳統文化,還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思想以使武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相融合,而有的高校卻未能有效的開展武術教學活動,加上學生對武術教學內容興致不高,造成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不達標,作為高校武術教師,理應不斷的觀察教學中的問題,而探索武術教學要點已然成了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1]。
不但要實現文化傳承,又要進行有益的武術教學,由此產生了武術教學的三大難點,一是學生的武術精神認知力如何提升,以及如何讓學生愛上武術運動。事實上,最初選擇武術學校并非學生的第一意愿,很多因素來源于家長的施壓,因此學生對武術文化的學習以及武術運動的訓練容易產生排斥心理,然而,作為學生的武術導師,理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熱情,并適當地鼓舞學生學一門技能,即武術運動的防御技能。二是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潮流?,F代高校的武術教學不同于古人的習武之術,現如今的武術教學既需要給學生灌輸武術文化知識和傳統文化理念,還需要通過在武術現場教學過程中有所收獲,即各種武術運動的考核,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還是一種防御技能的培養,筆者認為武術教師終身需要學習的便是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三是要將武術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知識相互融合教學,讓學生既能愉快學習武術,又能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底蘊。文化作為民族精神的養料和根本,既能為人類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也能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支撐,每一項教育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支撐,因此高校武術教育者理應根據時代發展及時把握住教學難點,及時找到解決難點的辦法,使武術教學變得更佳有質有量[2]。
國家治理講究治國方針,教育教學則講究教學原則,在文化傳承的視域下,為了更好地提升武術教學質量,增強武術教學口碑,高校應秉承這三項教學原則,一是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相融合的原則。當代年輕人理應在武術學習的過程中,銘記古人的歷史文化,推陳出新,通過文化的傳承進行文化的創新,在武術訓練過程中感悟傳統文化的真諦,從而發現文化的力量,再通過文化的創新增強對武術的理解能力。二是武術教師用心專業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的原則。教師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不僅自身需要具備專業的能力,還需要運用有效的方式給予學生專業的指導,讓學生在更好的條件進行學習,而學生也應積極配合教師的用心指導,并加以勤練和不斷領悟以求進步,不僅能夠有效增強學習印象,還能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武術的學習。三是使學生實現專業能力與全面發展教育宮進步的教學原則。武術教學格外注重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即武術運動效果,武術學習不能僅限于強身健體,還應學會必備的技能,能夠讓學生畢業之后擁有一技之長。武術教學是一項偉大的教學,教師需要做學生的好榜樣,專業能力必須夠強,再者還要學會分析學生的特點,在無形的武術教學過程中,在細節里磨煉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3]。
針對高校武術教學面臨著各種教學問題,以及武術教學中所具備的教學難題和重要的教學知識點,高校要積極采取高效長遠可運行的教學措施,一是高校要重視武術教學的知識傳遞,光注重武術訓練無利于對文化的傳承效果。高校是學生教育的引領者,理應充分利用武術教學資源,加強對文化教學的重視,以輔助文化的傳承。二是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跟上時代的潮流,為學生量身定制出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武術知識。三是建立健全學生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獎懲制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以及約束學生的懶惰行為,使學生保持更佳的狀態進入武術學習。
高校作為教育的實施者,對于學生的優良教育以及文化的傳承具有偉大的責任,為了更好地在文化傳承視域下進行武術教學,高校必須先了解清楚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教學問題,正確掌握教師的武術教學方法。并通過教學原則的實施,和學生共同配合進行武術知識的學習,以及武術運動的訓練,才能將文化傳承更完美地滲透入武術教學中,只有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才能更有效地推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這樣一來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將成為學生不斷奮斗追求的榜樣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