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臣 黑龍江大學體育教研部
我國各大高校體育教學資源配置情況一直存在很大差異,因各地區經濟水平、文化氛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不同,這種差異在各區域高校間表現明顯。而實際上,同城高校間所擁有的體育教學資源情況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而我國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共建水平也較為落后。在全球信息化的大環境下,在高等教育教學資源共享的總趨勢下,推動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是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水平、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發展、優化民族體育素養的第一步。促進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首先要明確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價值,讓實現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理念更加肯定,分析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可行性,為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和保障。
同一城市的高校間,體育教學的師資力量、場館設施、管理制度等資源配置情況不同,資源使用情況也不同。加強高校間的溝通,在滿足本校師生需要的基礎上,將剩余體育教學資源,資源使用的剩余時間在各高校間共享,進行優勢資源的分享交流,可以使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的配置更趨優化,使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更好地服務于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與其他學科教學相比,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有著同一性,教學資源的使用也有著高度的通用性。體育教學資源的共享為各高校間的體育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方便,師生間可以分析教學過程中的思想和經驗、攻關教育難題,同時也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各高校間以同城環境為基礎,發揮本地優勢,共享體育教學資源,更易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同城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
高等教育水平衡量著人口文化素質水平,高校教育情況以及校園文化也極大地影響著所在城市的文化構成。體育活動的開展、體育教學資源共享共建必將煥發城市體育運動開展的新風貌,形成新的更具活力的體育教育文化環境。久而久之,在共同的文化氛圍熏陶感染下,一個同城的高校和諧校園綜合體將逐步形成,為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
同城各高校間體育教學資源的共享行為是有理論和現實依據所支撐的。區域資源學理論、共享管理理論等對區域資源的建設與發展、資源的整合與優化管理進行了詳盡闡述,這些都可以在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中進行挖掘運用。各高校地處同一城市的地理環境、文化氛圍、城市基礎設施以及管理制度等都是高校體育教學資源進行共享的優勢,同城共建的教育目標更是教學資源共享工作的總指導。這些條件共同為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提供了支撐與保障。
據相關調查顯示,高校師生都存在著較強的教學資源共享意愿。教師對高校間的學術交流、科研經驗分享十分重視,學生對跨校選修優質課程、體育場館的使用以及學生間的人際交往等則非常積極。此外,高校層面、社會層面、政府層面都是高校體育教學的相關利益方,而體育教學資源共享可以不同程度地滿足三方的利益訴求、也可以緩解一定的需求矛盾。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既順應師生教學意愿也可以使教學環境體系中各方的利益獲得最大化。
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途徑是多樣化且具有不斷演化創新潛力的。各種體育教學交流活動、聯合運動會、教學研討會等的開展,共建體育場館,利用計算機與網絡信息技術構建教學資源共享平臺,以及以文字、圖片、視頻形式形成的網絡資源數據庫的共享,等等,都是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隨著各項技術的創新發展,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趨勢將越來越明確。
同城各高校間體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對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利用率,提升同城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整體水平以及和諧校園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區域共享理論、同城共建優勢,高校師生意愿所向以及多種形式的共享途徑,為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據。希望本文可以為同城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實現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