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鈺潔 西安體育學院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開始接受高爾夫球運動[1]。高爾夫揮桿動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針對性的對揮桿動作進行運動學分析是現階段行業領域研究的熱點,因此本文選定對象為四川旅游學院高爾夫球隊球員,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揮桿運動學特征分析,找出影響其揮桿的因素,分析共性,找出相關特征規律,利用相關數據得出結論,豐富國內高校高爾夫運動研究理論體系,以便于更好的指導高爾夫運動技術訓練。
本文選取四川旅游學院高爾夫代表隊的12 名桿數在80-90桿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本本文通過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外文數據庫,收集了五年來國外關于高爾夫揮桿的文獻資料,發現其研究趨勢,為本研究的實驗設計和視頻分析提供參考。
2.實驗法
本實驗以四川旅游學院高爾夫隊的高爾夫運動員為實驗對象。本實驗運用的儀器為3 臺擁有高速攝像的智能手機,其拍攝頻率為90HZ,拍攝分辨率為1080×480,對測試內容進行數據采集。
3.數理統計法
本文采用三維分析軟件Simimotion 對運動數據進行分析,采用低通濾波器2ndorder 方法對6hz 下的原始數據進行平滑處理,并利用該軟件進行相關的角度運算。分析數據導出后,采用Excel 2010 對所選運動學數據進行描述和分析。
良好的揮桿動作是穩定揮桿的重要源泉,即揮桿過程中每個階段所花費的時間占總時間的比例。揮桿動作的質量影響著擺動過程中的動力傳遞,最終直接影響著擺動速度和擊球效果。揮桿動作應遵循慢導、慢上、快下的原則,但整個揮桿動作的速度和節奏可根據個人習慣做調整。保持穩定的揮桿速度和節奏是非常重要的[2]。
1.時間測試結果
揮桿過程各階段所用時間占總時間的比例是揮桿節奏影響動力傳遞,最終直接影響揮桿速度和擊球效果[3]。節奏應遵循慢上快下的原則,但整個揮桿節奏的速度因人而異。運動員在不同位置處理揮桿動作時,應保持穩定的揮桿動作,相同的揮桿節奏。
2.速度測試結果
桿頭速度和擊球效率對球的初始速度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初始速度等于桿頭速度和擊球效率的乘積,桿頭速度指的就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剛接觸到球的時候球的移動速度;擊球效率是桿頭速度對球速的一個非常明顯的轉化,球的材質、桿面的材質等這幾個方面會對此產生深刻的影響與變化[4]。
1.時間運動學特征分析
擊球距離通過的桿頭速度進行確定。當在擊球的時候,就會造成桿頭的速度非常的大,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球的初始速度都趨于一個非常高的速度水平,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擊球距離變得非常的原。當擊球時間和桿頭速度他們處于頂點的速度的時候,最大桿頭速度和擊球時間大體是上一致的。這樣桿頭出現峰值速度受到了各個連桿的作用力的影響。
2.速度運動學特征分析
球的飛行距離主要受球的初速度、起跳角度和反旋轉的影響。根據框架,不難發現,飛行距離最終由四個因素決定:頭部速度、擊球效率、動態面角和擊球角度。球的初始方向主要受桿面角度和桿頭軌跡的影響。球的偏轉方向主要由桿面角度和桿頭軌跡決定。
1.身體姿態影響擊球效果
通過對上面三種技術動作進行一定的分析可以看出,肩關節軸和髖關節軸的最大旋轉幅度等也同樣受到擊球的影響,但是肩髖分離角受到的影響比較的小;重心的位移對平球位置沒有造成多少的影響;在擊球的時候,肩關節軸角度、髖關節軸線角度等受到球位方面的影響還是非常的顯著。
2.高球位易向左傾,低球位易向右傾
通過對三種揮桿飛行數據的分析,發現低、高位擊球距離減小,高位擊球更為明顯。初始方向變化不明顯,總體趨勢偏右。球在高球位置的旋轉軸傾向于向左傾斜,而球在低球位置的旋轉軸傾向于向右傾斜。
1.針對球的高低位置變化,重點調整位置和姿態
縮小擺動幅度和體力程度,保持良好的擺動節奏,避免肩部和上肢過早或主動發力。在高低球位中,應繼續保持揮桿動作,揮桿節奏,根據球位調整擊球位置以及身體形態。
2.加強對肩、髖關節旋轉能力的訓練
在進行訓練時,應加強對肩、髖關節對球的適應能力還有旋轉的控制能力的訓練,還有對身體核心部位進行訓練的加強、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增加下肢對身體的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影響,這樣能夠使得身體的力量順序進行一定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