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云
(寧夏中衛市第七小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也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創新思維和創造性學習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具備活躍的思維,并且敢于質疑,進而充分發揮他們的探究精神。
學生在小學階段所表現出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正是他們創造性能力培養的基礎。學生并不是天生就具備這種創造性的學習能力,而是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師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培養,讓學生沖破思維定式的束縛,并擺脫框架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進一步地掌握相關知識,培養自身的能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來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作為時刻在成長中的個體,能力的發展也是從簡單逐漸到復雜的,更是從具體認知逐漸變為抽象認知的過程。小學數學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滿足這樣的發展需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不斷協調自身發展,具備獨立操作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站在多元化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這才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基礎。
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對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是讓學生在思維活動等方面進行創新和創造,重點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應該墨守成規,應該主動地提出有創造性的問題,并且主動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所以,教師首先應該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突破教學傳統方法的限制。有些時候,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相關的數學知識時只是照本宣科地講解知識,然后讓學生按照這些理論知識講述的內容去完成相關習題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當中,學生接觸到的數學題目都是比較固定的,大部分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而教師能帶給學生的就只有怎樣解決這樣類型的題目,所以學生的思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會固定在一個限制當中,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解題過程的不標準,或者是與標準答案有所不同會有不必要的丟分現象,所以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其實,有一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去思考有哪些方法和標準答案不同,但是一樣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對于學生給出的有道理的答案或者是可行性比較高的解題思路,我們都應該給予高度的肯定與贊揚。這樣的贊揚能夠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思維,讓學生意識到創造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未來的數學學習當中更好地進行創造與創新。
3.1 營造一種良好的育人環境。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數學的學習當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讓教師能夠更好地找到教學的切入點,首先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學生知道成績并不是決定成敗的唯一標準,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創造,否則沒有這樣正確的育人觀念,學生很難在學習當中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教師的教育理念也會影響到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的心情。如果教師經常帶著一種樂觀的心態去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反而學生更愿意打破常規去思考和創造,這樣對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會更有幫助。而且,這樣良好的育人環境更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因為教師會給學生更多寬松的空間,讓他們能夠跟著自己的引導,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學習氛圍當中更好地思考和與其他人交流,課堂會變得更加樂觀積極向上,而且學生也能在一個平等的環境當中展現個人的能力,這對實際培養的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3.2 鼓勵學生善于觀察。觀察是發現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在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過程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教師首先要在生活當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尤其是小學生的好奇心會更強,如果教師善于運用學生的好奇心來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內容進行觀察,或者是對于某一個知識點當中的圖形、數字進行觀察,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比較出事物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而且,教師也可以把這些相關的內容延伸到生活當中,建立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在走出課堂之后也能將這些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當中,慢慢地學會觀察生活,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有所幫助。
3.3 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善于運用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當中的一些簡單的規律,或者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體現進行充分的想象,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一些知識點我們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想象出相關的問題來進行解決,因為問題是自己想出來的,所以學生也會對問題的內容更加感興趣,更愿意絞盡腦汁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慢慢地可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一種有效方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更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扎實的知識基礎,讓他們真正有能力肩負起未來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