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君梅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鎮那勤小學 廣西 防城港 538000)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培養和塑造人的特殊藝術。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培養能力的過程,也是造就和構建人的靈魂的過程。一節成功的小學數學課,必須使學習者獲得完美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如何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如何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參與,主動獲取數學知識?這,就給數學教師提出了要求:時刻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誘惑,讓數學引領學生的心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就這方面的問題我談談個人的淺見和做法。
在課程開始時,學生在課程中的興趣度會影響他們對知識的獲取度。學生如何產生好奇心和反思心?現代心理學的學術研究表明,令人興奮的新課程的引入是讓學生輕松有效的獲取更多知識的重要方法,并且孩子對學習的渴望源于他們的心里需求,所以要求老師正確開展教育活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一些新穎的導語,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創設教學情境,讓數學走進生活,讓學生在數學中看到生活的影子,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班上有一位同學的爸爸、媽媽分別在防城和東興工作,爸爸4天回一次家,媽媽6天回一次家,今天他們倆一起回家。同學們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他算一算,至少要過多少天,他的爸爸、媽媽才能一起回家?”小孩子天性淳樸,樂于助人,事情就發生在他們的身邊,幫的是朝夕相處的同伴。所以話音剛落,他們已經紛紛舉起了小手,課堂氣氛異?;钴S,新課進行得很順利。提供給學生的教科書非常貼近生活,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現實的數學教育過程中,學生們了解了為什么存在數學問題以及生活中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從而使學生主動且積極的參與數學教學和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學生對數學有一個較為全面、客觀的認識,對數學現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有效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快樂學習,創造學習。眾所周知,許多孩子在東方教育測驗中發現數學十分枯燥和無聊。一提起數學課,就認為是生硬枯燥的公式和無休無止的計算。其實,數學是小學生喜歡的一門有趣的科學,它不僅對學生的發展起著作用,還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教育中,我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準備教學材料,引導學生獲得經驗并靈活地做出反應,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約分”時,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讓孩子們用分數知識玩牌。課堂上,學生們兩人一組,各出一張牌組成一個分數,兩人輪流約分,剩牌多者為勝。這節課雖然上的是數學,但更像是玩游戲。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不是為玩而玩,而是教師帶領他們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質疑,在玩中釋疑,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
現代數學不僅是學生在校的一門必修課,還是他們在生活和社會上的一重要課。數學教育也應該從簡單的知識教育轉移到多維研究教育,以便更多的學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在每堂課的最后,老師試圖讓學生分享他們的一小部分學習成果,然后在課后,為學生提供研究和學習的材料,并使學生更愿意主動學習。如學習了“小數”知識后,我讓學生在學校、去商店、去市場等公共場所收集小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了解了小數的寫法、意義,也培養了學他們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學習完“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后,學生們已經會興致勃勃地用剛學的知識測量教室的長、寬、高,并計算出教室的表面積是多少。同時,如果探究過程中還有未解決的問題,學生則可以現對問題進行分析調查,確定是哪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后在進行計算。如學完“立體圖形的體積”后,我提了一個問題:“把一個長方體削成一個最大的正方體,取決于哪個條件?”學生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卻沒有達成共識。我沒有馬上公布答案,只是告訴他們現實生活中有他們想要的結果。第二天,他們帶著長方體的紅薯、紙盒,正方體的泥巴,木頭箱子……問題的正確答案來了。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狀態,并通過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他們獲取更多的知識,他們可以從有限的上課時間中學到更多。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并長期地保存這一份興趣,把興趣與學習聯系起來,讓興趣為學習服務,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數學教師要時刻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誘惑”,吸引學生想學、會學、樂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