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偉
(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 福建 寧化 365400)
在初中時期,每個科目的理解難度存在不同,針對數學課程而言,學生需要運用強大的邏輯思維才能夠有效的內化數學知識點,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賦予教學方式獨特性、新穎性,以便吸引學生對數學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學進度進行學習。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光憑教師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對知識處于淺層的理解狀態,只有進行自主思考,才能夠內化知識,才能夠理解知識背后的深層次含義。對此,本文圍繞初中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習效果的影響進行探討,希望給教師帶來啟迪。
初中階段有很多學生依然沒有擺脫小學學習模式,即完全跟隨教師的講解進行學習,這種情況造成初中生在最初學習初中知識時缺乏有效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因為他們欠缺這方面的意識,而如果學生不能設計明確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則不能有效完成教師所要求的學習任務。長此以往,還會讓學生在初中階段依然對教師過于依賴,這種心理非常不利于學生成績的進步,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引起重視。尤其初中生已經存在一定的學習壓力,學習的知識點也更加抽象且難以理解,面對這些海量的知識點,學生一方面要提高聽講效率,另一方面還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唯有如此才能將教師的課上講解進行有效的吸收,這意味著學生需要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然而上述這些內容所提及的學習能力,是很多初中生所不具備的,所以當學習效率無法提高時,學生最終產生抵觸心理。
2.1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制定學習計劃是一種能力,學生最初無法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所以初中教師要輔助學生做好計劃安排,在幫助學生制定計劃的時候,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避免學生在完成學習計劃時過于艱難。無論是復習還是預習,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都能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從而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部分學生缺乏自制力,即使制定了學習計劃,但是不能按照預期的計劃進行學習,致使學習計劃流于表面。對此需要教師給予指導,讓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能夠對學習計劃引起重視。
比如教師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如下計劃:首先對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進行探索,對解答過程進行充分的體會,隨后對類比與轉化思想進行理解,并對得出的結果進行比較、驗證、歸納,在這個環節中能夠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如此一來,學生按部就班的依照學習計劃學習,便使學習的過程更加順暢、更加有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在帶領學生解決一元二次方程問題時,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接觸到的問題由簡單逐漸向復雜過渡,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避免問題難度和學生學情不符,造成學生的抵觸心理。尤其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其他學生已經掌握了知識內容,但是這部分群體學生依然陷入思索之中,所以教師對其要格外關注。結合這部分群體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做“特殊”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鞏固知識基礎,逐漸縮短和其他同學的學習差距。
2.2 實施合作式教學,提高自主協助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通過小組學習方式進行鞏固,比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職責,都需要對自己需要解決的學習問題進行思考,而且由于涉及到小組的共同榮譽,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夠展現自己對小組的貢獻,所以便能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索。此外,學生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能夠實現思維的碰撞,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完善,能夠取長補短,促使自己的學習素養得到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也會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以及強化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因此教師要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以便能夠適時為學生組織該項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強化自主學習能力。但是教師設計合作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很容易使活動存在失衡狀態。比如學生分配到的學習任務時不合理,基礎差的學生如果分到難度較高的任務會產生抵觸心理,而學習基礎強的學生對于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則會失去興趣,甚至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產生質疑;此外,在時間規劃方面也容易出現問題等等,很多因素都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產生阻礙。除此之外,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對于數學綜合能力強的學生而言,在和基礎差的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而且部分基礎差的學生容易對學習基礎較強的學生產生依賴心理,所以在劃分小組時要注意科學合理性,促使每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能夠在小組中展現個人的特色。
比如在講解《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時,這節教學內容存在相應的探究性和活動性,學生不僅要掌握數據收集、整理、分析、決策的能力,還要會制作頻數分布直方圖以及扇形統計圖,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開展合作教學模式,促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收集數據以及繪制圖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探討。和自主思考模式而言,小組合作學習無疑增添了很多的趣味性,所以學生的學習狀態往往會更加積極。學生在學習這節課之前已經對統計圖知識有所了解,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舊知識點設計某一學習主題,并且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每個組員互相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責,比如各小組成員分別負責數據收集工作、數據整理工作以及數據繪制工作等,當制作環節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分析結果,最后確定最終結論。隨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名組員,將結論在班級中分享,由教師負責講解。事實證明,當學生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后,都能夠積極自主的進行學習,尤其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想為小組做貢獻,所以能夠有效結合現有知識完成學習任務。雖然學生是在小組協作模式中共同獲取結果,然而對學生自主思維能力依然有明顯的提高作用。
總之,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也是重要的主要學科。在傳統教學中,數學教學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學氣氛也相對沉悶,因此作為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調整優化,及時作出優化創新。數學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自主地位,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情況下,更好地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學生對自主學習的信心和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實現初中數學輕松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