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芳
(山東省臨清市大辛莊辦事處中學 山東 臨清 252600)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和培育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渠道,而教學模式的選擇是影響課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英語課堂中,引進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既貫徹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并且利用“互助和互動”的原則,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增進學生之間有愛和諧的氛圍。以下將對合作學習的含義,合作方式,以及對于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成效的作用進行詳細闡述。
合作學習的含義為:“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此概念最早于上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并在隨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獲得較大突破進展,而取得廣泛應用的一種具有時效和創(chuàng)意的教學理論與方法。它的主要有點是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并且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學習習慣,增強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引起了原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國的教育學家的關注,逐漸成為當代主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被教育學家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合作學習是一種結構化的、系統(tǒng)的學習策略,一般情況每個學習小組的人數(shù)控制在2-6人,其中盡量保持組內(nèi)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互補,以便在接下來的合作學習中,發(fā)揮集中優(yōu)勢,揚長避短,取得最佳排列組合優(yōu)勢。他們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進行學習探究實踐,共同完成小組設立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成績,獲取小組獎勵。合作學習的方式有:
1.1 問題式合作學習,是指老師和學生互相提問問題、互相解答對方問題、互為對方教師、既能解決學生問題又能極大的增強課堂的互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1.2 表演式合作學習,即通過表演的形式,挖掘?qū)W生的自主學習潛力,培養(yǎng)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
1.3 討論式合作學習,即讓學生對某一特定問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最后完成先前老師布置的問題。
1.4 論文式合作學習,指在教師帶領和指導下,學生開展社會調(diào)查實踐活動,并以論文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社會實踐的結果。
1.5 學科式合作學習,指將兩門以及兩門以上學科聯(lián)合起來開展合作學習。例如,語文課文中學習到歌頌生活的課文,可以結合相關課目,比如可以利用美術課進行戶外寫生,繪畫美好生活,利用音樂課搜集詩歌,歌頌美好生活,等等。[1]
2.1 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英語的本質(zhì)就是一門實用語言課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復運用,反復鍛煉,而現(xiàn)實情況卻是,大多數(shù)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較弱,學生沒有自信和勇氣表達口語,一般只有在老師進行課堂提問時才能獲得口語上的訓練,這使得很多初中生學的都是“啞巴英語”。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大大地增加了學生鍛煉英語口語的機會。例如在《What can you do?》中,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提問,每次提問時都要對重點句型重點強調(diào),反復多次練習be going to do 的句式,既可以神話記憶,又可以鍛煉口語,還可以同學之間增進互相了解。
2.2 合作學習可以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合作學習能使學生把被動的接受學習變?yōu)橹鲃犹骄恐R。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習小組進行合作討論,這時的學生因為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和認可,會投入很高的熱情主動參與到探究學習中去。在合作討論過程中,學生們進行頭腦風暴,進行思想交流,或多或少都會得出自己的一些結論,最重要的是這些結論是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和實踐中得出來的,即使學生沒有完美的解決問題,只要教師稍加提醒和點撥,學生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整個過程都有自己的參與學習的過程和總結的成果。例如,在《We toured the city by bus and by taxi》這一文章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把有關旅行的問題,比如交通工具的選擇,旅行前的計劃,旅行完畢后的感受等問題布置給學生結合課本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每個人都發(fā)表意,交換思想,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最后得出一致結論,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保證了課堂目標的完成。[2]
2.3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素質(zhì)教育。釋放學生的天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潛力是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教學不僅僅是老師對學生單線的知識傳輸,教學必須是貫穿著快樂和自愿以及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或是伴隨著堅持不懈攻克難題的思考努力過程。合作學習由于采用的是異質(zhì)分組方式,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理解能力、學習能力、表達能力、視野角度都不同,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互相啟發(fā)、相互討論,思想的火花充分在一起碰撞,把人思維打開新的領域,碰撞出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提出新的發(fā)現(xiàn)。可以肯定,這樣一個知識不斷生成、不斷建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要比傳統(tǒng)教學更受學生認可,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合作學習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因為合作學習必須要求學生高度自律和一定的自學能力,要求老師有很強的把控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和豐富的知識儲備以應對學生隨時在合作學習中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所以,老師和學生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實踐為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對合作學習的方式不斷進行優(yōu)化調(diào)整,最大程度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