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慧
(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掇刀石幼兒園 湖北 荊門 448000)
涂鴉來源于一種街頭文化,具有隨意性、大眾性、即時性、流行性的特征,現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種文化藝術形式和活動,并延伸到各個社會層次和人群領域。兒童涂鴉也是涂鴉文化藝術的一種表現方式。對于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們來說,涂鴉并非家長眼中的“亂寫亂畫亂涂亂抹”,而是美術活動課堂上一種很有意義的表達方式,是孩子們在還沒有全面掌握文化知識之前展現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途徑。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本身就喜歡各種色彩和線條,涂畫也是他們的天性使然,并會在涂畫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涂鴉是孩子們生理和心理上發展成熟的必要環節,有利于表達自我情感和想法。[1]老師應該充分利用涂鴉這種藝術形式,創新美術活動,激發幼兒的創意和興趣,提升幼兒的美術素養。本文結合幼兒園小班幼兒教學課堂實際活動,分析涂鴉這種美術活動形式對于幼兒學習和成長的意義。
兒童涂鴉可以激發幼兒在美術活動上的創造力。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人的創造力和創造性思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開展事業所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需要從很小的時候就注重培養。兒童涂鴉讓幼兒不僅在涂畫的過程中享受樂趣,還可以發現自我的不同點。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的,孩子的智慧可能就藏在他的手指里面,需要孩子自己去開發和表達出來。涂鴉可以讓幼兒在每一筆的涂涂抹抹中得到自我的表達,將自身的思維和想法通過天馬行空的涂鴉來體現出來,以此得到鍛煉和提升創造力。[2]
兒童涂鴉能夠讓老師和家長了解幼兒的心理活動和情感世界。幼兒在涂畫過程中往往是隨意自由的,不受任何約束的狀態。因此,他們的筆下的線條和顏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們自己的內心狀態。在幼兒時期,孩子們的情感和情緒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比較多變,需要老師和家長多加關注。幼兒在涂畫期間,不會琢磨構圖和色彩的問題,而是由著自己的心情進行涂涂抹抹,而這看似無心之作,其實可以幫助老師和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當然,幼兒筆下的涂鴉也能反映他們的審美態度,就如同畫家畢加索說過的,兒童的涂鴉作品就是童心。老師和家長可以通過涂鴉來認識幼兒的童心,關照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和發展。
2.1 聯系生活激發幼兒創作興趣。在美術活動中,老師要激發幼兒的興趣,才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作畫。而在幼兒的內心認知世界中,由于受到年齡階段的影響,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比較多,老師要在課堂活動中引導幼兒從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對美術感興趣。只有老師激發起幼兒的美術興趣,才能幫助他們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繪畫過程中去。比如,在涂畫植物的時候,老師可以把室內或室外的一盆花放到幼兒的面前,引導幼兒們進行創新思考,讓他們根據內心的想法,與生活中的實際植物樣子進行比較,然后涂畫出自己所認為的植物涂鴉。這樣,老師就可以讓幼兒產生涂鴉植物的興趣,并通過畫筆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2 鼓勵探索發揮幼兒想象力。培養創造力,離不開想象力的提升。在21世紀的今天,想象力尤為重要,事關一個人創新的高度和成就,這也是各個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加強培養的一個內容。那么,老師就要在課堂上善于靈活多樣地提高幼兒的想象力,為培養創新精神打好基礎。幼兒所處于的階段,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渴望了解世界和身邊的一切事物。老師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推動幼兒的探索心向前發展,鼓勵幼兒進行大膽想象。在美術活動中,老師要留給幼兒更多自我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促使他們積極地去想象。比如,老師讓幼兒們涂畫圓圈,有的幼兒畫得很簡單,只是畫了一個圓形。這個時候,老師可以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想象這個圓形像什么物品,提示幼兒在課間吃的奧利奧餅干以及在中秋節吃的月餅,讓幼兒憑借想象力,涂鴉出一個餅干或月餅。那么,幼兒在涂鴉圓圈的過程中就進行了自我探索,想象圖形的其他畫法,從而提高美術的創造能力。
2.3 搜集材料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得益于他們自身的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的形成則是需要幼兒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實現。在美術活動中,學幼兒會想涂鴉某個物品,但手中沒有現成的那個物品或是相關的物品。這個時候,老師就要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搜集需要的材料,包括圖片、玩具、手工品等。在幼兒眼中,很小的一個物件都可能是涂鴉的素材。[3]而通過動手搜集材料的過程,幼兒則可以在涂鴉時注意物品的特點,畫出物品包含材料的特征。比如,有的幼兒想畫不倒翁,但課堂上并沒有現成的這個物品。老師可以讓幼兒搜集簡易不倒翁所需要的材料:雞蛋殼、扇形紙等,然后讓幼兒根據腦海中不倒翁的樣子,再結合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涂鴉。這樣,幼兒在找材料的過程中,就會對所要涂鴉的形狀有了親身的體驗,從而既提高了動手能力,也提升了涂鴉的水平。
2.4 創設游戲情境增添美術活動課堂樂趣。幼兒園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比較小,對很多事情都很難保持長久時間的注意力,容易感到枯燥無聊。因此,老師在開展美術活動中,要通過多種形式來增加課堂的樂趣和趣味性,幫助幼兒對涂鴉活動保持一定的耐心和維持度,更好地保證幼兒的課堂參與度。比如,老師在教幼兒涂鴉線條時,可以在課堂上玩一個“繞線團”的小游戲。老師準備一個線團,讓幼兒在課桌上用線條繞出各種各樣的形狀,然后讓其他幼兒在一定的時間內涂鴉出這種線條,比一下哪個幼兒涂鴉的速度最快和最逼真。老師也可以加大游戲的難度,在課堂上展示繞線團的動作,讓幼兒把老師的動作涂鴉出來。通過這種課堂小游戲,幼兒根據真實的線團認識到了線條在涂鴉時的形狀,從而把這種認識涂鴉到紙面上,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而且,課堂的氛圍也更加活躍,提高了幼兒的參與度,能夠保持一定的學習活動時間,幼兒在這種充滿樂趣的環境中,也進一步享受到了涂鴉帶來的樂趣。[4]
除了一些唱跳活動外,美術活動也是深受幼兒喜歡的活動形式。在美術活動中,涂鴉這種形式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更能發揮孩子們自由的天性,也符合他們年齡階段的學習特征和需求。而且,涂鴉也是美術活動的一種創新方式,有利于老師為幼兒提供教學條件,提高課堂美術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表現畫畫的興趣,創作出富有個性化的涂鴉作品。老師可以在涂鴉活動中,讓幼兒更加貼近大自然,緊密聯系實際生活,讓幼兒多想象美麗新世界的模樣,用自己的創新思維涂鴉出更加美麗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