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明
(福建省平潭第二實驗小學 福建 平潭 350400)
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再適合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要求,不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只需向學生講解知識點,并一昧地讓他們通過做題鞏固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在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這中方法是根據現有的教學要求而產的,符合現在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學的要求,可以提高教育質量,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培養,所以應該把這種教育理念融入到當前的教育方式中,這樣的教育模式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分層教學,這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學生自身所處的環境和智力發展等條件不同,學生在思想和理解能力方面的發展也各有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就顯得非常明顯,學生中的一些人對數學很感興趣,有積極的學習心態,并且對數學知識有很強的理解能力,于是他們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難以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學習進度緩慢,甚至懼怕數學,針對這種現象,教師需要靈活應對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分層教學的意思是老師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水平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再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讓學生把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數學知識,讓數學理解水平低的學生也可以輕松學習數學,確保所有學生能能夠共同進步和發展[1]。
2.1 按照學生能力劃分多個小組進行分組教學。雖然分組教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傳統的分組教學法是基于學生座位的遠近來進行分組的,這種分組的方法除了可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之外,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沒有任何優勢,也不利于學生自己的成長,更不用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可以將學生進行重新組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劃分組數,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來指導和幫助學生的學習。由于每個組的學習水平不同,老師也需要根據當前組的情況設計合適的方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整體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例如,當我在 進行6 年級簡單的方程式教學時,我按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簡單方程知識是小學高年級數學點重要而復雜的知識,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學生學得很快,而另一些學生學得慢。所以我通過分組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這些學生進行分組。我把學生分成3組,第一組主要是已經掌握了這個水平的知識并且還可以繼續學習的學生,這一組的學生我給他們分配了比較難的作業,另一組是基本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學生,這一組學生給他們分配一些比較基礎和難度適中的題目進行練習,第三組學生是沒有完全理解知識點的學生,我為這一組學生分配一些難度簡單的知識點進行練習,通過幫助和教導學生理解知識點,在這一組學生上面多下功夫。因此,根據三個小組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漸漸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都處在同一水平上了,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提升。
2.2 科學設置數學分層教學內容。教師在設置分層教學 時,合理科學的設置分層教學的內容 是很重要的。在設計內容時,教師應仔細考慮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時,應仔細考慮這些問題是否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要。如果一些學生對數學很感興趣,可以問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對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根據他們的知識理解程度不同,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同學繼續深入學習,也可以讓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掌握知識。例 如在問題1. 一個班有 40 名學生,男女的比例是 5:7,那么男女各有多少學生?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學習能力低的同學來回答,并給出幾個類似的問題讓學生解答。 問題2.某班男生女生比例是7:5,男生比女生多10個,男生女生有多少?這個問題比上個問題復雜一些,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習者來回答。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和能力。
2.3 優化和完善分層評價體系。分層評估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分層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進行分層評估可以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檢查學習目標的實現情況,它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并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因此,老師有必要改變傳統評估方式,根據學生的水平實施分層評估。例如,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題目,為優秀的學生在整個考試過程中加試綜合題,基礎學生做基礎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整個考試中設置不同問題,有利于提升學習效率[2]。
小學高年級數學 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分層教學 的優越性,真正讓學生可以喜歡上數學,主動去探索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在各個層次上取得進步,全面提升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使用分層教學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對提高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果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