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江西省贛州市電化教育館 江西 贛州 341000)
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以高度集中的狀態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時,首先就可以改變傳統直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合理的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為學中制作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為數學教學增添更多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進而達到保證學生數學學習狀態的教學目的。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條形統計圖》一課時,為了讓思維活躍的小學生能夠在高度集中的狀態下進行知識的探究與學習,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融入學生喜歡的動漫人物形象創設有趣的動漫形象。如,吉吉國王打算在森林里種一些蔬菜與水果,蹦蹦告訴吉吉國王天氣對于蔬菜與水果的生長具有非常大的關系,一定要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合適的蔬菜與水果進行種植,為了好的收獲吉吉國王便收集了去年當月的天氣情況,打算通過去年當月的天氣情況來推測今年當月的天氣。但是面對繁瑣的數據,吉吉國王一時不知該如何下手,于是他便找來了熊大、熊二幫忙,熊大提議可以通過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去年的天氣,這樣就可以知道去年當月各種天氣各有多少天,熊二覺得畫正字太繁瑣了,提出用統計表來進行統計表示,于是他們便分開進行了數據的統計,就在熊大熊二進行數據統計時,光頭強剛好路過,他在了解了情況以后覺得熊大、熊二的統計方法并不便于進行分析,提出用條形統計圖進行統計,隨后也加入了他們的數據統計行動。在這個有趣的動漫故事結束以后,教師再分別將畫正字、統計表與條形統計圖所統計的數據進行展示,讓學生直觀的去比較哪種整理數據的方法效果較好。[1]通過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傳統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趣味化,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以更積極、主動的狀態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為學生接下來更高質量的進行數學學習任務的完成創造良好的條件基礎。
要想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就一定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形象化,但是這種教學優勢也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惰性的數學學習思維,從而影響到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2]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時,就一定要注重給學生留出思考空間,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思考與分析,以此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數學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改變傳統直接向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的教學模式,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讓學生依據所展示的平行四邊形與梯形試著去分析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征,然后教師在依據學生的猜測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驗證。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化,并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間,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消化,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很多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時,更多的是將它停留在課堂知識的講解中。但是課堂時間畢竟有限,僅僅依靠課堂上的時間學生可能還是難以透徹的消化教師所傳授的教學知識。[3]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特點合理地進行課堂教學的延伸,實現學生隨時隨地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愿望,以此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例如,部編版數學四年級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課時,為了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高質量的消化課堂教學知識,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以后就可以通過簡單的提問來查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依據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分析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薄弱之處,然后再對課堂知識進行更細致的講解與分析,并且將講解分析的過程錄制成微課視頻發送與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微課視頻的反復觀看進行課堂教學知識的透徹消化。通過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延伸,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寬廣的數學學習空間,便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進行查漏補缺,確保學生數學學習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來說具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作用。但是它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目前教學中仍然處于試行階段,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其進行不斷的優化與調整,促使其能夠在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教學價值,真正成為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得力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