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光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廣東 龍川 517300)
在初中階段大多數的學生都有自身的想法和個性,他們更加渴望有自主的學習機會。那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教師開放教學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給予初中生們更多的自主性,這就正好貼合初中生們的需求。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初中生們能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實現自主學習、共同學習,最終實現共同進步。本人將針對如何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展開探討如下:
1.1 調節課堂氣氛。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探究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激活課堂的氣氛與活力,并給予初中生們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當教師開展小組合作模式,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增加了更多的多變性。在此前提之下,課堂的趣味性也隨之增加。
1.2 培養學生思維發展。在課堂上,數學教師使用小組合作教學的形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激發初中生各方面的創造力。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實際上更多的時間是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教師的講授時間會隨之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組成員勢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通過合作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問題。在持久的訓練之下,初中生的思維活躍度上升,對于其思維的持續發展可謂有利無害。
1.3 培養初中生交流表達能力。當學習過程多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時,初中生們就隨之增加了許多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在此時,教師若是能在各個小組之間和小組內部進行調和,逐步引導初中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持續交流和互動之中,初中生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就得到提高。
2.1 從實際出發。教師在制定小組合作學習伊始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出發,合理地進行組別劃分和成員選擇。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個性的匹配度、學習能力的高低、團隊之間的和諧度等都是決定小組學習效率的重要成分,因此,教師要格外重視,并思考如何在實際教學中著重解決這一難題。
例如,教師在教授《整式的加減》這一章節時,可以先將這一部分學得較好的同學挑出來,作為一個小組長,接著小組長可以自己尋找隊友,或者是接受其他同學的入隊申請。在此期間,教師要注意觀察同學之間的關系,避免將有矛盾的同學調節到一個隊伍之中。若是不可避免,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也要對這一小組多一些關注和調節。在各個小組能組合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小組相同數量的題目讓他們解題。由于各個小組長對于這部分的知識掌握都較為熟練,因此,小組長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小組成員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教師只要適時從旁協助即可。另外,若出現一整個小組成員學習水平都較高的情況,教師可以考慮配以一些難度相對較高的題目。在這樣的小組合作中,小組有足夠能力的組長帶領,并且組內成員關系能保持一定的和諧,那么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就會給初中生們學習帶來真正的幫助。
2.2 正確選擇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章節。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到:并不是所有的數學章節都適合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要對每一個章節先進行評估,篩選探究性、自主性強的章節內容來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不可將小組合作教學這一模式生搬硬套入各個章節之中,為了“小組合作”而“小組合作”,這樣將會失去小組合作教學的作用。
例如,教師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章節時,鑒于初中生們初次接觸方程計算,對于方程計算的方法和技巧并沒有一定的認識。若是讓初中生以自己的能力去探究出解題方法可謂是十分艱辛。因此,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教授教學為主,幫初中生打好方程計算的基礎。
然而,當教師教授到《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章節時,初中生在初中的低年級階段就接觸到了,由此,對于方程的解題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技巧。此時教師不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初中生們先自己探討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題思路,并逐步引導他們尋找到正確的解題技巧。
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組這時,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就是給予了初中生們探索新知識的空間。當他們利用自己已經學習到的技巧來舉一反三,最終得到另一解題技能,在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不言而喻。與此同時,初中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探求會增長,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也隨之提高。
2.3 增加適當競爭。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適當增加各個團隊之間的競爭感對于提高初中生的學習熱情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還能夠提升他們對于集體的榮譽感。教師可以采用獎勵小禮物或者計分的模式來記錄各個團隊的表現情況,讓初中生們能確切地看到自己的表現,從而更加投入于團隊協作中。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若是應用合理,那么對于初中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幫助是極大的。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教學準備,合理設計好小組合作模式的展開方式和內容。幫助初中生提高其數學素養,并且讓他們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各方面素質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還應當起到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初中生們能在小組合作這一新式教學模式下得到更好地教學,自身的素質得到更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