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華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第二十中學 山東 青島 266111)
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符合了新課標改革的方向,是一種體現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各方面能力這一教育思想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以一個或一類問題開始,通過學生的自我思考和探究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能夠推動學生對大自然的現象、變化或者規律等進行思考和發現,使得學生培養自身的科學素養。
初中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方式都有差異,所以他們對待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那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對一個問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讓他們在課堂上站在不同的立場相互碰撞進行知識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是學生自己總結和發現而得到的,并不是教師機械講課而獲得的,教師要做的只是總結一下學生們的觀點并提出其中有用的。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們不僅在課堂上的地位提高了,而且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也隨之得到了提高。
比如,在初一教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展示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羊多利從培育、出生,到以后面對的社會爭議等這個多媒體視頻,讓學生邊觀看邊思考,在看這個視頻的時候能從中發現什么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專心致志地看視頻,并積極的發言和討論。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問題,有的學生會說,多利是母羊3生出來的,但是為什么它和母羊2長得那么像呢?有的學生說,多利的出生,三只母羊都有參與,那么到底誰才是多利的母親?有的學生還會說,多利的出生沒有公羊的參與,那么是不是下一代的繁衍就不需要異性了?有的學生思考得更深刻,羊可以克隆,那么豬或者牛甚至是人就都可以克隆,這樣的話社會將會變得很亂,可是科學家們為什么還要發明克隆技術呢?一個視頻引出了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這種問題和他們以前學的知識并不相符,這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想要主動去思考,成功地引入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
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提問問題的時候應該給學生設置懸念,這樣能夠使學生集中上課的注意力并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探討過程中,有助于學生初中生物知識的掌握。而且,設置的問題也不能全部都是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一個引入教學內容的介質。為了能夠讓學生對初中生物知識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教師在提問的時候需要注意給學生設置一個懸念,使學生主動思考并提出問題,讓生物課堂的學習更加深入。利用教材中的“思考與討論”部分來進行提問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比如,在學習“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細胞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增殖和繁衍的?”這一問題進行課堂的引入,在這之后,“細胞的分裂具體指的是什么?”“細胞是怎么進行分裂的?”“細胞分裂有什么樣的規律嗎?是隨意分裂的嗎?”等一系列的問題供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究。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問題的想法對學生進行延伸提問,“小樹苗是如何長成參天大樹的?”,學生在學習了這個單元的知識之后,就會了解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深入了細胞分裂的過程。因此,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給學生設置一個懸念,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自覺地參與問題情境中去。
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和創新,小組合作成為了探究式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將班上的全體學生進行合理且科學的分組,分成幾個人數均勻、水平均勻的小組。在分組的時候,還要特別注重性別因素,因為大多數女生都比較內向,需要男生來帶一帶氛圍,要了解學生,小組內的成員要和平共處,實力相當,才能夠更好的磨合小組內的成員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上開展探究教學,促進小組內和小組間的合作。
比如,在開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實驗室內進行,然后給每個小組分發一棵植株和一個顯微鏡,首先提問學生自己組的植物它的名稱叫什么?它的最初形態應該是什么?它是為什么會長成這么大的?它本身又有什么結構層次?等等,學生在結合已學的知識之后會了解植物是由一個細胞分裂分化而來的。通過查看教材和資料,學生會了解植物的結構層次是由細胞到組織再到根莖葉等器官再到整個植物的個體。那么學生就會提問,植物之所以會生長是哪一層次發揮的作用?如果在顯微鏡下,能區分植物的各個組織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組內討論,到底植物是哪個層次發揮的作用呢?學生也可以取下來一小部分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
課外探究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活動要具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學生參與活動。
比如,在學習“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校園中的各個角落進行觀察,記錄一下我們校園中有哪些生物。首先,教師要提問學生生物是什么?生物有哪些分類?生物的生活環境和生長特點是什么?等等,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觀察,學生在花池的土壤中,磚縫下,空氣中等地方發現了各種生物,并把看到的生物分類記錄。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思考有哪些因素會對生物產生影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同伴的幫助下,通過解決一個個問題,發現了生物的奧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對提高生物課程的教學效率也大有幫助。
問題探究式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它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完善了學生的生物知識體系,也提高了生物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