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曉玲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山霞中心幼兒園 福建 泉州 362100)
幼兒大腦潛力需要被開發,語言能力尚不足夠,還需要學習很多,幼兒上課時分神會讓幼兒錯過幼師的教導,達不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幼兒需要在幼兒園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如果在幼師帶領學生運動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生很容易受傷,所以培養幼兒的注意力是幼兒提高各種能力的前提。
1.1 成人對注意力的不重視。幼兒注意力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培養建立起來的,尤其是在教師和家長的組織和引導下發展起來的。但是,一些教師和家長經常忽略對幼兒進行注意力的培養,過于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在幼兒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意或者無意的干擾,就會瞬間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導致半途而廢。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會發現,教師常常在不經意間分散、干擾幼兒的注意力。如一個孩子正在專心地畫畫,教師走近問道:“告訴老師,你畫的是什么呀?”孩子嘀咕著:“還沒好呢!”要知道這一打岔,也許孩子的靈感就消失了。又如,孩子在專心看書時,媽媽給孩子端來一大盤水果,或者指使他幫家長拿東西,總是不讓孩子把一件事做完。
1.2 學習環境的影響。幼兒所在的幼兒園對其心理健康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幼兒喜歡鮮艷明快的顏色、生動活潑的形象、熱烈喜慶的音樂、新鮮奇特的科學現象,這些總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并且是無意注意,這是占幼兒注意力發展的主體地位。幼兒園的主要功能就是幼兒與幼兒、教師與幼兒的雙向作用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民主溫馨、親切和藹的師幼關系能誘發他們良好的情感和情緒;和諧溫馨、輕松愉快的精神氛圍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與互助互愛、和諧相處的同伴關系能培養他們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2.1 設立獎懲制度。幼兒上幼兒園前,主要在家中由家長在家教導,家中環境自由隨性。幼兒進入幼兒園后,開始和許多同齡人一起學習,他們才剛接觸到集體學習這種學習模式,難免會不習慣。加上幼兒還處于對一切都好奇的年紀,入學后會覺得有這么多以前沒見過的同學一起學習十分有趣,想多交朋友,從而激發出孩子愛玩愛鬧的天性。幼兒園要求幼兒遵守紀律,但是幼兒理解能力不強,不明白為什么一定上課不能隨意講話,還要一直注意老師講的內容。幼兒只會覺得一直專注一件事會很累,這些都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既然幼兒不能主動的遵守上課紀律,那么就需要幼師使用一些方法幫助幼兒遵守紀律。幼師可以在班上設立獎懲制度強制幫助幼兒改掉上課走神的不良習慣。例如幼師可以在后黑板上制作一個表格,表格第一列分別寫上每個學生的名字,表格第二列相應的為每個學生留出一個空白表格貼小紅花,每個同學一周分給十朵小紅花。上課時幼師發現有學生走神先口頭提醒一次,若學生第二次走神就撕掉該生的一朵小紅花。每周結束后哪個學生剩得小紅花最少,下周就幫值日生做一周值日,哪個學生剩得小紅花最多上課時可以做游戲的主角,還有水果獎勵。幼兒園的學生有一些攀比心理,誰也不想一直被罰、被同學笑話,就會注意減少上課走神的次數。
2.2 課堂教學適當增加游戲。幼兒各種能力都不突出,需要發展。幼兒階段的學生正值語言能力發展時期,幼師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幼兒會覺得不容易聽懂,從而不喜歡上課,自然注意力不集中。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游戲進行教學,訓練幼兒開口說話的能力。
例如培養幼兒看圖書畫的能力,首先就應以“看”出發,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教師應鼓勵幼兒通過認真的觀看,全神貫注的觀察去洞察和發現身邊的美好。在看圖說話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應教會幼兒如何看圖,這是培養幼兒注意力最好的機會。幼兒在觀看一幅或幾幅圖片時,應根據一定的規律和順序去進行觀察。例如:教師出示了一幅展示一年四季變化的圖片,教師在提問圖片中都有什么的時候,幼兒本能的會將第一眼看到的事物向教師進行描述,這種觀察和表述往往雜亂無章,教師應及時指導幼兒,觀察圖片應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進行,此時,幼兒的注意力將會全部的集中在觀察圖片當中,這樣才不會漏掉圖片中所為我們傳達的每一處信息。經過教師的引導,幼兒會聚精會神的逐一觀察圖片中的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以提問的形式,來引發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學會有目的的觀察,掌握圖片中的脈絡。通過觀察圖片中一年四個季節的變化,再讓幼兒逐一進行表達,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幼兒自控力較差,但是幼師不能一味懲罰幼兒,要多種手段結合起來幫助他們提高專注力,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幼兒的特性就是各種能力不強而且好動頑皮,所以幼兒注意力的培養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幼師要有耐心,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