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昊 哈爾濱體育學院
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已接近尾聲,我們期待一屆精彩、成功的冬奧會,但一屆成功的冬奧會并不是圓滿結束就算舉辦成功。因為冬奧會的關注焦點之一就是冬奧會主辦城市在舉辦后比賽場館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奧林匹克2020議程》中就對其做出了明確的規范。如何在冬奧會結束之后使其比賽場館能夠進行可持續的發展,甚至已經成為衡量一屆冬奧會是否舉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本人參與了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冰上分會成立分會,各高校專家、教授等在擔憂冬奧會結束后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寶貴的解決辦法。且這些辦法對于冬奧會結束后的比賽場館可持續發展也有著寶貴的借鑒意義。
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百度學術”等以“冬奧會、賽后場館可持續發展”等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文獻近50篇,直接與本研究相關有關的有17篇,這也為本研究的撰寫提供了理論支撐。
一座主體育場加上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比賽所需的所有場館、賽道和場地的總稱。
在冬奧會結束后進一步深入挖掘場館的功能與價值,使之在一定時期內能夠健康、平穩的運行,并能夠充分發揮經濟功能和社會價值。
國外場館在奧運會結束后積極的去引進大型賽事,且承辦規模也較為龐大,因此,總結國外賽后場館的利用經驗,為張家口地區賽后場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Kinugasa T,Kilding A E通過研究世界上舉辦大型賽事較多的幾個場館賽后利用的情況,如悉尼、雅典等。得出:由于這幾個場館每年都會成承辦較多的大型比賽,吸引的觀眾越來越多,名氣也慢慢的上漲,因此在場館在賽后逐漸達到了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狀態。鄒新嫻認為,法國在改造、建設比賽場館之初,就優先考慮了其在賽后的功能定位:優先為公民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的同時,采用多種手段深入挖掘其他的利用價值,最大限度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國內學者雖然在場館賽后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目前仍然具有借鑒價值。目前國內冰雪運動體現可持續發展較好的是速度滑冰館。學者張爍通過研究認為:整個場館的賽后階段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只有不斷的去對賽后場館進行升級、改造、完善,且不斷的滿足競技需求、大眾需求,商業需求和公益需求,才能在一定的時期內使其得到科學、合理的運用。學者冷騰認為:首先,鹽湖城冬奧會結束后原有的體育場館被充分的利用起來,并沒有盲目建設新的體育場館。第二,新建的場館以政府投資為主,多種投資主體并存。第三,鹽湖城冬奧會的場館在賽后注重不同功能的開發和利用。通過承辦大型的比賽,繼續發揮其體育場館的本體功能;依托社區體育俱樂部,發揮其社會服務功能,以此推動冬季項目的發展。
2018年河北省政府出臺了《河北省冰雪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鼓勵、提倡省內旅游經濟的發展,這就為張家口賽區場館的賽后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其次,國家體育總局出臺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以及“三億人上冰雪”等相關的政策,使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不斷高漲,人數不斷增加,而張家口賽區的場館由于承擔冬奧會雪上項目,自然在冬奧會結束后會吸引更多的人去體驗。
張家口地區由于承辦冬奧會雪上項目的比賽,因此在主辦大型職業賽事上會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張家口地區的雪上場館在冬奧會結束后應該加大力度引進和承辦大型的職業賽事,以此來保障場館在后期維護中的資金來源和提高場館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因此,張家口地區的場館在賽后通過承辦大型的比賽,可以繼續發揮體育場館的本體功能。
張家口地區與經濟發達的北京、天津相鄰,不僅有著天然的交通優勢,而且也具有非常明顯的產業承接區位優勢。承擔北京2021年冬奧會雪上賽事任務結束后,場館應不斷拓展經營模式,擴大經營范圍;不斷豐富服務內容以及服務項目,完善更多的配套設施,推動場館逐漸從單純的本體功能發展到涉及多種業態的綜合體,加強其社會服務功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場館的賽后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借鑒國外好的相關經驗,還應充分考慮其周邊的實際環境情況,并根據我國具體的國情,探索和發掘出一條適合張家口地區的賽后場館可持續發展道路,也為我國的賽后場館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