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肖月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西林縣第三初級中學 廣西 西林 533500)
初中音樂的教學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與素質教育理念相適應。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要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的意義,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更深入的學習音樂奠定基礎。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的教學教師要充分尊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科學的將小組合作融入到初中音樂教學中,結合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將學生科學的分為若干小組,制定一定的學習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交流和探討,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1]。例如,學生在學習《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一首歌曲時,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自然而然有富有感情的趣演唱這首歌曲,學生要深刻感受這首歌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就這一教學目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們在小組內可以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首歌想要表達怎樣的感情,怎樣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這首歌曲中,學生們積極踴躍的參與到談論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濃厚,學習質量也大大提升。經(jīng)過小組合作的一番討論與研究,每個小組可以選出一個代表進行總結與發(fā)言,全班同學都能融入到這濃厚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不僅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路,還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同時還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音樂的教學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不僅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較為集中,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合理的音樂情境。此外,教師在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的過程中不僅要包括要學習的音樂內容,更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元素,使學生更有興趣的趣學習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2]。例如,學生在學習《慶豐收》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四季的圖片,從而引出秋天的情境,學生可以充分展開聯(lián)想,充分想象豐收的景象。學生們可以一起制作豐收的道具,如玉米、高粱、花生、大豆等等,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共同設置豐收時農民忙碌的景象以及豐收喜悅的情感。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情境再現(xiàn),然后在融入慶豐收這首音樂,學生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音樂情境。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音樂的魅力,還能深深被音樂所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加濃厚,學習效率也大大提升,所以,教師科學的將情境教學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對學生起著積極促進的作用。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音樂教師要不斷的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單純的教唱,完全依賴教材,認為流行音樂較為膚淺,不適合初中生的學習。但是教材中的音樂大多為民族類、古典類的音樂,與學生的興趣脫節(jié),學生也覺得乏味枯燥,不利于初中音樂課堂的高效開展。所以,這就要求初中音樂教師要與時俱進,大膽的開拓新穎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將電視劇中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與教材內容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提高初中音樂課堂的高效性。例如,學生在學習《天山之春》這一單元內容時,教材當內容包括《青春舞曲》《喀什的春天》《新疆之春》等曲目,但是這些曲目學生非常陌生且不感興趣,所以教師就要拓寬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借助電視劇《冰山上的來客》中的歌曲《高原之歌》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利用學生熟悉的歌曲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學生也能很深刻的理解這一歌曲的情感。然后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教材內容的學習《新疆之春》這首歌,與學生研究歌詞的內容,結合電視劇內容,讓學生才能夠深刻感受到歌曲中表達出來解放后新疆人民歡欣的生活情趣,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這一歌曲的情感。在這一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堂的高效開展對學生的影響深遠。所以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與內容,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的意義,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