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良英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七都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000)
關于幼兒園本土特色在區域活動中的研究,不管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還是對于幼兒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一,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通過探討如何將鄉土的特色文化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其二,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教師將一些本土特色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家鄉的文化,幫助幼兒體會到家鄉的美。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各種高樓大廈已經建造起來,幼兒走進大自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因此,幼兒很難了解自己的鄉土文化,這對于他們以后的成長以及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幼兒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幼兒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在這一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就是幼兒教師要學會因地制宜,創設具有本土特色的區角活動。幼兒教師要善于發現,在眾多的現代化產物中挖掘最富有鄉土氣息,最貼近大自然的一片區域,帶領幼兒到這些區域進行探索,幫助幼兒體悟大自然的美。第二方面就是幼兒教師要合理、巧妙地利用現有的空間開展區域活動。很多時候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并且能夠讓幼兒充分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幼兒教師會將幼兒帶到一個固定的區域內。但是,區域面積對于天性好玩的幼兒來說是非常狹小的。這時候幼兒教師就要巧妙地創設環境,讓幼兒在有限的空間內獲得最真切的感受。[1]
例如:幼兒教師會定期帶領幼兒去戶外進行一些區域活動。比如:在學校周圍有一片小樹林,幼兒教師會常常帶領幼兒到那里去捉迷藏。在幼兒玩耍的過程中能夠深刻地體悟到土地、花、草以及樹木的氣息,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因為幼兒在進行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幼兒教師每次都選擇同樣的教學材料以及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那么很可能會讓幼兒產生厭倦的情緒,這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幼兒教師就要想辦法豐富區角內容,其中本土資源和廢舊物品就是兩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利用本土資源能夠幫助幼兒深刻地體會到家鄉的文化,通過利用廢舊物品能夠讓幼兒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品德。而且,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是江蘇的“南大門”,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由此可以看出蘇吳江區的本土特色是非常鮮明的,而且有很多的本土資源,這為教師開展區域活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2]
例如: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擁有很多著名的景點,比如:東廟橋、雙塔橋等等。我們的幼兒園就處于吳江區七都鎮,位于太湖邊上,風景優美,景色宜人。幼兒教師經常帶領幼兒到附近的景點去參觀,并且在參觀的過程中讓幼兒隨地撿起一些喜歡的樹葉、石子等等。然后參觀完成之后,幼兒都已經收集到了自己喜歡的自然材料,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隨時使用。
在進行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能夠學會聯合家長的力量,發掘家長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幼兒的年齡很小,他們剛剛進入到學校,對學校的生活還不太熟悉,有時候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那么就可以讓家長協助幼兒教師的教學工作,這樣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幼兒教師在開始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材料不足,幼兒不配合等等。這時候幼兒教師都可以求助家長,家長為了幼兒的成長也愿意貢獻自己的力量。[3]
例如: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了“時裝表演”的活動。但是,由于幼兒的年齡很小,他們很難獨自完成這樣一個活動。于是,幼兒教師就號召幼兒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這樣一項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拉近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讓他們的感情變得更加緊密,而且也能夠充分發揮出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的作用。
總而言之,開設區域活動是幫助幼兒深入學習的一種有效方法。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天性好玩兒。如果幼兒教師使用傳統的說教方式來進行教學,那么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幼兒教師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充分挖掘鄉土文化,將本地特色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那么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深入學習課堂的知識,而且也能夠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家鄉的文化。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這個地方景點很多,文化也很豐富,幼兒教師在開設活動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