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燕
(新疆喀什市第三幼兒園 新疆 喀什 844000)
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思維發展尚不完善,對于教學中簡單的知識有時候也不能真正理解,需要教師反復講解,幼兒反復記憶。如果能夠將幼兒喜歡的游戲與教學知識完美的結合,就會讓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輕松的掌握教學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使幼兒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有利于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在游戲中陶冶幼兒的情操,發展幼兒的美感。總之,幼兒游戲教學能夠促進幼兒全方面的發展,為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對幼兒園游戲教學引起高度重視,并運用到教學中,真正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達到幼兒教學的目標。[1]
2.1 課前游戲導入,調動幼兒積極性。幼兒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往往對一件事的集中時間不夠長。玩是幼兒的天性,怎么玩都不會覺得枯燥,然而要讓幼兒坐下來專心學習文化知識,似乎對大多數幼兒來說都不是很容易。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時就進行游戲導入,這樣可以即刻激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對課堂學習知識的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師教授幼兒英文字母時,可以采用“套圈圈”游戲,課前教師對幼兒說,這節課我們玩套圈圈的游戲,一說游戲,幼兒們頓時活躍起來,都積極發言向老師提問,“什么是套圈圈?”“怎么玩?”等,一下子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激起了幼兒的興趣。這時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塑料圈,標有英文字母的圖卡和閃卡拿出來,教師將圖卡散在地上,讓幼兒站在規定的地點,將塑料圈套到教師出示的閃卡對應的圖卡上,成功套上圖卡的幼兒必須正確念出圖卡上的英文字母就得分。這樣使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學到了文化知識,提高了肢體協調能力,從而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2.2 以幼兒為主體,合理安排游戲內容。“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已經普遍應用到了現代教學中。同樣,對于幼兒教育來說也是如此。幼兒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游戲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身心發育等特點,合理的安排游戲內容。使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并從游戲中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2]例如,在以“責任”為主題的幼兒班級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雞蛋運輸”的游戲,把幼兒分為幾組,每組人數相同,教師做裁判,幼兒通過徒手傳遞雞蛋并保證雞蛋不能掉落到地上,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在這個每個幼兒都參與的游戲中,讓幼兒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并在游戲中提高了幼兒團隊合作和競爭的意識。護送雞蛋過程中幼兒對雞蛋的精心呵護,讓幼兒明白了責任心在生活中的意義重大。通過這一游戲教學,不僅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題的教學理念,還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3 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探究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堂成功的課,不僅僅是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還要注重課堂上的教學環境,它在幼兒園的游戲教學中顯得更加重要。由于幼兒園的幼兒受到本身年齡的限制,很難集中注意力接受老師講解式的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嘗試為幼兒創設游戲情景,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探究知識。教師要幫助并引導幼兒主動探索要學的知識,這樣既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他們思考的能力,養成善于思考、樂于思考的良好習慣。[3]例如,在幼兒園教學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用紙片代替錢,上面標出面值,用幼兒的文具做商品,并在文具上貼上價簽,然后讓幼兒們分角色充當售貨員和顧客,構設商店銷售商品的游戲情景。在幼兒購買商品的過程中,幼兒們會主動使用到加減法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加以引導,避免幼兒出現十以外的加減法,超出幼兒的能力范圍。通過這個游戲情境,不僅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還能激發幼兒探究知識的興趣。
總之,游戲教學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幼兒的特點,以幼兒為中心,合理的設計多樣化的游戲,使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開展游戲教學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各項能力,讓幼兒從小鍛煉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